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86783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本插图复习1. 在图1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蛋_,这说明_ _ _.图1图2图3图42 在图2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烛焰在_,这说明_.3在图3中,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的声音_不同;在图4中,当玩具电动机的转速增大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变化是_ _.4. 如图5甲所示,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瓶口内_ 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_.另换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入开

2、水,如图5乙所示,瓶口内_ 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该实验中“雨滴”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_,形成的原因是_ .图5甲乙丙观察图5丙,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 _(有/没有)出现“白气”, 原因是_ _.甲乙图7图65. 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 _,由这个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成_ _多种色光.在这个实验中,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如图6乙所示,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测时,温度也会上升,这说明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_线具有_ _.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紫光外侧,你看到的现象是_.6. 在图7的实验中,要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烛光,必须_ _.7. 图8

3、是用铁丝绕成的圆环,在水中浸一下后取出,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这时它是一个_ _透镜;轻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少量水,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小了,这时它是一个_ _透镜.图8图9图108. 如图9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在投影过程中,凸透镜的作用是_ _;平面镜的作用是_ _.9. 如图10所示,俯视玻璃砖下的线条,线条似乎升高了,这是_现象。10.在图11中,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_ _、 _ _ 清晰的像:适当增加凸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墙上能看到灯丝_ _、 _ 清晰的像:再增加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_ _、

4、_ 清晰的像.图11图1211. 在图12中,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了刻痕,说明_ _.12如图13所示,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塑料片的_ _产生的.图13图14图1513. 图14所示的实验中,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是_ _,有这个实验可以知道_.14. 如图15所示,在杯中装满米,压紧后插入竹筷,再慢慢将竹筷提起来,会出现的现象是_ _,此时米受到的_力和_力是一对 力.15. 如图16所示,将载有条形磁铁的小车释放后,小车将_.此现象说明:图17图18图16NN_;_.16. 如图17所示,把气球放在钉板上,再把木板放在气球上,向木版上施加压力,气

5、球变形但不会被钉板上的钉刺破,这是因为_.17. 用图18所示的装置,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线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在_ _的情况下卡片处于平衡状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卡片_保持平衡.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_ _.图19图2018. 如图19所示,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可以观察到:_ _ _;_ _ _;_ _.19. 图20是测量 的压强计,轻按橡皮膜,可以观察到_ _.图21图22图23图2420. 在图21所示的“探究斜面”的实验中,如果不考虑摩

6、擦等阻力的影响,拉力所做的功Fs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Gh之间_,联系使用其他机械可得到:没有_的机械.21. 如图22所示,将一张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刀,然后将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就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将卡片反过来,用手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会看到:_,这一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_做功,即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具有_能.22. 如图23所示,使单摆偏离原来静止位置到A1.当摆球从A1向下摆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逐渐_,势能逐渐_;当摆球到最低点O1时,它的动能最_、势能最_. 在此过程中,摆球的势能逐渐转变成_能.此后,摆球又向B1的位置运动,随着摆球

7、的上升,它的速度越来越_ _,动能逐渐转变成_ _能;当摆球到最高处B1点时,它的动能为_ _,势能最_ _.单摆在实际摆动中,向上摆动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是因为_ .23. 图24所示的“模拟打桩”实验,是为了研究_ .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_,“桩”被打得越深;_,“桩”被打得越深.24.如图25所示,将手中的铁丝在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_,表明铁丝的内能_;在图26中,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图25图26图27看到_ _,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_ _,并达到棉絮的_.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_是改变物体内能

8、的一种方式.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上述的两个现象,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_ _能转化为_ _能.25. 如图27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将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盒盖_,同时听到“呯”的一声响.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产生的燃气对_做功,燃气的_能减少,转化为_的_ _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26. 在图28“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实验中,根据_,我们可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利用左图的电路可以得到_ _;利用右图的电路可以得到_ _.图28图29 27.

9、在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29所示,R1、R2 是两个电阻圈,R1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接通电路,通过观察到_的现象,说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图30图3128. 用如图30所示的实验装置是可以“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其中左图的实验可以表明,当电路中发生_ _时,电路中电流将急剧增大,熔丝立即被熔断;右图的实验中熔丝熔断的原因是_,又称为_ _.图32图33图3429. 图31所示的电路是用来检查家庭电路短路故障的.闭合闸刀开关,再逐个合上各用电器开关,若校验灯发出暗红色的光,则该支路_;若校验灯正常发光,则该支路_.30. 如图32所示的实验说明(1)_;(2) .这一现象称为电流的_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丹麦物理学家_.31. 在图33中,开关闭合后,将会观察到_ _,利用此实验原理可以制成_机,其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