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82564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钠铝铁专项训练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物质NaAlFe保存煤油(或石蜡油)中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直接在试剂瓶中化性常温下氧化成Na2O:4Na+O2=2Na2O点燃点燃生成Na2O2点燃2Na+O2=Na2O2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点燃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点燃4Al+3O2=2Al2O3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铁锈:重要成分Fe2O3点燃纯氧中点燃生成:

2、点燃3Fe+2O2= Fe3O4与 O2与Cl22Na+Cl2=2NaCl2Al+3Cl2=2AlCl32Fe+3Cl2= 2FeCl3与S常温下即可反映:2Na+S=Na2S加热时才干反映:2Al + 3S=Al2S3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Fe + S = FeS与水常温与冷水剧烈反映:2Na+2H2O=2NaOH+H2去膜后与热水反映:2Al+6H2O=2Al(OH)3+3H2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映。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映:3Fe+4H2O(g) = Fe3O4+4H2与 酸溶 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 3H2Fe+2HCl=FeCl2+H2与 碱 溶

3、 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与 盐溶 液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与氯化铁溶液: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与 氧化 物-点燃镁条引燃时铝热反映:2Al+Fe2O3=Al2O3+2Fe-金属活泼性逐渐削弱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Na2ONa2O2Al2O3Fe2O3性质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赤红色固体与水反映Na2O+H2O=2NaOH2Na2O2+2H2O=4N

4、aOH+O2-与酸溶液Na2O+2HCl=2NaCl+H2O(溶液无色)2Na2O2+4HCl=4NaCl+2H2O+O2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黄色)与酸溶液Na2O+2HCl=2NaCl+H2O(溶液无色)2Na2O2+4HCl=4NaCl+2H2O+O2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黄色)与碱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其她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2、氢氧化物化性NaOHAl(O

5、H)3Fe(OH)2Fe(OH)3属性碱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与酸溶液NaOH+HCl=NaCl+H2OAl(OH)3+3HCl=AlCl3+3H2OFe(OH)2+2HCl=FeCl2+2H2OFe(OH)3+3HCl=FeCl3+3H2O与碱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 -稳定性稳定2Al(OH)3=Al2O3+3H2O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其她2NaOH+CO2=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制备金属钠与水即可铝盐溶液与过量浓氨水亚铁盐溶液与氢

6、氧化钠溶液(液面下)铁盐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盐Na2CO3NaHCO3溶解度较大较小溶液碱性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与酸反映迅速Na2CO3+2HCl=2NaCl+2H2O+CO2反映更迅速NaHCO3+HCl=NaCl+H2O+CO2与碱-NaHCO3+NaOH=Na2CO3+H2O稳定性稳定,加热不分解。固体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互相转化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Na2CO3+H2O+CO2=2NaHCO3固体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其她溶液中:Na2CO3+Ca(OH)2

7、=2NaOH+CaCO3溶液中:NaHCO3+Ca(OH)2=NaOH+CaCO3+H2O用途工业原料等中和胃酸、制糕点等金属离子检查:焰色反映呈黄色FeCl2FeCl3颜色浅绿色黄色与碱溶液FeCl2+2NaOH=Fe(OH)2+2NaClFeCl3+3NaOH=Fe(OH)3+3NaCl互相转化2FeCl2+Cl2=2FeCl3 2FeBr2+Br2=2FeBr3重要体现: 性(还原性)2FeCl3+Fe=3FeCl2 2FeBr3+Fe=3FeBr2体现: 性(氧化性)检查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遇KSCN显血红色用途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化1、

8、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映方程式。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映方程式。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映方程式。附:1、焰色反映: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查。锂钠钾钙锶钡铜紫红色黄色紫色砖红色洋红色黄绿色蓝绿色注:观测钾焰色反映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NaHCO3是发酵粉的重要成分,也用于制

9、灭火剂、焙粉或凉爽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取CO2可制得碳酸氢钠。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度。(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10、合金: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下列有关钠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A、 金属钠与氧气反映,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C、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的化

10、学性质活泼,但不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对的的是( )金属钠会熔化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燃烧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A、 B、 C、 D、3、金属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应变为( )A、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4、为维持人体内体液浓度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 Mg2 B. Ca2 C. Na D. Fe35、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论述中,说法对的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 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

11、高 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映堆的导热剂6、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A、汞 B、银 C、钠 D、铁7、下列实验操作对的的是( )A、 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观测现象B、 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试管中加热,观测现象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测钠的颜色。8、将少量金属钠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剧烈反映,有蓝色沉淀及无色气体产生。则烧杯中发生的反映是( )2NaCuSO4 = Na2SO4Cu;Cu2H2O = Cu(OH)2H2;2NaH2O = 2NaOHH2;2NaOHCuSO4 = Cu(OH)2Na2SO4A. B. C

12、. D. 9、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物是( )ANaOH和H2 BCu(OH)2 、Na2SO4 、 H2 CCu和 Na2SO4 DH2SO4 、 Cu(OH)2、 Na2SO410、下列六种物质:NaO Na2O2NaCl Na2CO3溶液 NaOH 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映的是 ( )A. B. C. D.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映条件(温度、反映物用量)变化,不会引起产物种类变化的是 ( ) 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Na2O2和CO2 D. C和O2 12、金属钠着火,能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湿抹布 C、泡沫灭火器 D、干沙13、将2.3克钠放入100克水中,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2.3% B、等于4% C、不小于2.3%不不小于4% D、不小于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