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82508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数下7单元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七 单元(章)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单元(章)复式折线统计图总课时数2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 材 分 析教材精心选择了我国青岛和昆明两个城市2003年各月的降水量统计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将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统计中的必要。在例题的基础上,练习十三第1题通过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学 情 分 析学生在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复式统计图,利用来自生活的例子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读懂

2、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2,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统计能力提高了。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 1 页 (总11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设计人:陈内龙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课第几 课时1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2,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3,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得到提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出示青岛和昆明2003年各月的降水量,比较两个城市的降水量,学生得出放在一起好比较,当学生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时,师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通过对比,明确图例的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

4、点。第 2 页(总11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 回忆铺垫 1、分别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2、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又能知道什么?3、我们还学过什么统计图呢?揭题:我们已经学习过折线统计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二、学习例题1、分别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提问:根据第一幅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2、根据第二幅统计图,你又能知道些什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两幅统计

5、图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板书的“折线统计图”前添上“复式”,完成课题书)3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生观察比较。回答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把这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那是怎样的呢?学生尝试合并统计图学生对两个城市的降水量进行比较。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图中折线的整体形态,说说青岛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指名口答。如果要比较这两个城市2003年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你打算怎么办?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复式条形统计图,那么这两幅统计图也能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表示青岛市、昆

6、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条折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确图例表示的意思第 3 页(总11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启发: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小,说明了什么?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大,又说明了什么?三、巩固练习(一)完成“练一练(二)、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习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两个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复

7、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分别从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城市全年降水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2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第 4 页(总11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

8、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2)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3)全年实际收入( )万元。(4)年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5)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第 5 页(总11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复式折线统计图相同点 不同点定点 两条线标数绘线 两种颜色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1、请把你和同桌家里近六个月来的电费统计出来,作成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2、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复式折线统计图。教 学 后 记 第 6 页(总11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设计人:陈内龙 修改人: 授课时

9、间: 年 月 日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练习课第几 课时2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1,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教学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学生通过练习题观察、比较统计图单式折线统

10、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通过对比,明确图例的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第 7 页(总11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二、综合练习1、出示P77第2题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示第3题。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1、完成P78第4题指名回答。(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

11、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第 8 页(总11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

12、要环节的效果1、完成P78第5题四、全课总结1、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逐题讨论交流,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1、 独立完成P79第6题,(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第 9 页(总11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2在20012003年这三年中,深圳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升入清华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666分,640分,641分,要升入深圳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34分,545分,522分。根据以上数据先把折线统计图填写完整,再完成后面的问题。 清华大学与深圳大学对深圳市考生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统计图 (20012003年)第 10页(总11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