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815016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蒙氏教育生活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氏教育生活化 分享如何在蒙台梭利科学活动中开展生活化教育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成局部,和其它领域一起共同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开展。儿童在早期就已经表现出对世界的好奇、探索和思考,这些行为正是最初的科学活动。但是,对于大多数幼儿园老师来说都会对如何开展科学活动感到困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们不知如何引领幼儿进行探究活动。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俨然是“知识的代言人和象征,不幸的是,这些通过教师“硬塞的方式获得的科学知识并不能在幼儿头脑中保持长久,为什么幼儿记住了却又会忘记?知道了却不能理解呢?那么,科

2、学活动的核心价值究竟又是什么呢?通过学习蒙台梭利理论,我们认识到科学活动的本质就在于探究,科学过程的核心也在于探究,科学态度的核心还是在于探究精神,科学知识正是科学探究的具体结果。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多数停留在直接的、具体的、描述性的感知经验层面,幼儿所能理解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在成人意义上所指的抽象的、概念化的科学知识。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获得有关事物和现象的具体的、个别的经验,却不容易从中进行抽象与概括,更不能通过概念进行简单的学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并不理解抽象的知识。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可见,纲要强调了让幼儿

3、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以此来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研究欲望。应该说,一切教育都是生活中的教育,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都来源于生活。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与科学活动两者密不可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以及蒙台梭利思想和纲要的精神,本学期,我们尝试在小班开展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二、活动实施一在科学活动的内容上体现生活化教育1.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就是开展幼儿对周围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这也是蒙台梭利理念所倡导的。从内容上首先选择幼儿生活中熟

4、悉的现象,引导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为此我们开展了“翻开来尝一尝的活动。目的在于请幼儿想方法研究翻开各种包装袋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在活动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不同包装的食品,如带锯齿的塑料袋、带缺口的塑料袋、需要拧开的瓶子和糖;从材料的种类上分可以分成硬塑料、软塑料、蜡纸、玻璃纸等。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一种材料进行活动,并且通过自己动手翻开了食品包装袋,吃到食物。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通过今天的主题活动,孩子们都针对一种物品的包装尝试了翻开的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相信今后他们再遇到这些材料的包装时一定会应对自如。但我也发现在选择活动材料的时候,大多数

5、孩子选择了自己带的物品,这样就出现了翻开方法有重复的现象。其实,教师可以针动作快的孩子,鼓励他们尝试几种不同物品的翻开方法,对其开展会更有帮助。2自己动脑思考问题冬天的北京,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感觉很冷。有些孩子在早锻炼的时候带着帽子和手套而有些孩子那么什么也不带,我相信他们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观察到这个“情报我设计了教育活动“我们变暖和了。在活动的开始局部,为了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我和孩子们没有戴帽子和手套来到院子里跑步。然后回到教室中向幼儿提问:“我们有什么感觉?孩子们说:“手冷、脸冷,连心都冷了。于是,我们开始讨论怎样使自己变暖和的方法。这时候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家中的空调、暖气

6、等取暖工具,而没有从自己身边最简便的服装说起。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服装请幼儿观察。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思考什么服装可以使自己变暖和。于是,帽子、手套、外衣、棉袄等服装等被孩子们逐一说出来了。在这个时候,我向幼儿一一出示了这些物品并且让孩子们人手一份,感知这些东西。最后,我让每个人都带上帽子,围好围巾,戴好手套,穿好棉背心,再次到院子中活动,这次孩子们都说自己变暖和了。(二)在科学活动的手段上体现生活化1.充分收集,人人参与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以多媒体手段,引领孩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我们在开展“什么高又高的活动之前,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

7、能够变高的材料,如粉红塔、棕色梯、皮球、吹泡泡的材料等,并带着孩子一起观察生活中物体可以变高的现象。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用DV进行录像,将孩子们寻找到的升高的国旗、卷起来的百叶窗、推上去的卷帘门、旋转的楼梯进行拍摄。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教师又从网上搜集了电梯上升、音乐喷泉、飞机起飞的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原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升高的现象。就这样我们运用现代化手段不断拓展幼儿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面。2.依据特点,激发兴趣小班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常见物,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科学与幼儿生活、环境的具体关系。那么生活中什么材料才是适合小班幼儿进行探索的呢

8、?我们想到了糖果。五颜六色、各种味道的糖果一定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而糖果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水中能够被溶解。于是,我们开展了“甜甜的河水教育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棒棒糖可以在水中被溶解的现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在活动前根据活动目标创编了故事“甜甜的河水,并根据故事内容制作了PPT课件。课件的制作吸引了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当教师以故事形式请幼儿边看故事边引出活动时,孩子们自然地进入到了探索过程中。活动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育原那么,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运用了一些启发性、开放式和递进式的提问。在第一次提问时大局部幼儿都说不出来怎样将棒棒糖变成甜甜的水,

9、经过讨论之后,当幼儿看完课件,我再次进行提问的时候,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将棒棒糖放到水里,使糖溶解。可见,通过讨论和观看课件,幼儿可以获得对于一些现象的深刻理解。四、总结与反思一在愉悦的心情中培养兴趣幼儿投身于科学活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好玩,或是新颖的材料吸引了幼儿的好奇,或是游戏中的现象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或是活动的形式满足了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而这些又是离不开生活的。总之,科学活动能够让幼儿在一种愉悦的心态中学习科学。二在轻松的心态中自主探究在生活中开展科学活动,能够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没有压力的状态之下学习科学,幼儿丝毫不会感受到学习的任务和压力,而几乎是在完全放松的心态中接触科学的事物,它使幼儿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中走向科学探索之路。三在宽松的环境中开展能力小班幼儿对于科学活动所表现出的能力是出乎我们的预料的,他们能够发现成人不能发现的事实和现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成人不太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探索兴趣,他们喜欢动手尝试。所以,只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生活化的环境,幼儿园科学教育一定能够成为科学家的摇篮。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尝试着在科学活动中开展生活化教育,看到了小班幼儿在积极尝试、探索中的变化。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幼儿园科学教育这个领域一定会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