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380980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七中学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兑命曰“学学半”。(礼记)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B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诸葛亮)先帝不因为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

2、中书书陶弘景)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话题。D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郦道元)春冬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2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_;那清脆如弹拨者,_;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A B C 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教育部采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

3、施,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解决了“三点半难题”。B小周来到百色市旅游风景示范区,游览了靖西古龙山峡谷群、西林宫保府等风景点。C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对于广大青少年十分熟悉,该影片引来无数点赞。D今年,我市新增“百色山茶油”“隆林板栗”“德保山楂”三个现代特色农业产品。4下列选项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海报。B近日,西藏阿里地区出现藏羚羊迁徙大规模活动,数量约在三万只左右。C眼下,四川农家正喜迎丰收,满山金灿灿的枇杷像“小灯笼”挂满枝头。D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活动正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5“细菌和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之间的战争,就

4、如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精益求精,交互胜出。”下列哪一项的解释最能说明上述比喻的内涵?( )A在抗生素的强势攻击下,通常会有少数突变的细菌存活下来,它们会繁殖,并保护它们的基因传递下去。B面对抗生素,存活下来具有抵抗力的细菌不断繁衍壮大;为了消灭这些细菌,人类又研发出更强的抗生素。C在细菌与抗生素的这场战争中,细菌逐渐占据了优势,和抗生素的关系就像一个慢慢失去平衡的跷跷板。D人类要研发出能对抗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困难。若研发失败,人类可能得和细菌共处一段不愉快的时间。6综合性学习材料一:与单纯的旅游不同,研学旅行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

5、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式。材料二:研学旅行注重学习和观光并重,到任何景点参观,研学旅行都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查。对于学生来说,一次好的研学旅行体验最重要的不只是游,也不只是学,而是悟。学生所听到、所看到的都可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材料三:徽标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给“研学旅行”下个定义。_材料三是某研学旅行班的标志,请结合画面和文字内容,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_7古诗文积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6、所欲也。_,_。(孟子) 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_ ,_ ”两句写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_,_。古诗中的地名藏着文化的灵魂,请你在九下的古诗中任选两句含有这样意味的地名的诗句: _,_。8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库整个帝国

7、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是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

8、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1以上文段选自_,作者是_。2本文段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联系全书说说作者借这个国家讽刺了当时英国的哪些政治现象。3文中的君王为什么先是封“我”为“那达克”,后来却又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达成消灭“我”的阴谋?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怎样的人?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

9、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2有人评价李贺的诗作“善于运用新奇浓重的色彩,使画面鲜明,形成强烈对比”,请结合划线句分析他诗作的这一特点及表达效果。10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10、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沛公:指刘邦。霸上:在今陕西西安。组:丝带。玺、符、节:分别是天子印、发兵符、使节信物。轵道:轵道亭,在今陕西西安。属:委托。偶语:聚在一起说。偶,相聚。抵:判处。诸吏人:各官吏和百姓。献飨:即犒劳。飨,用酒食招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诸将或言诛秦王 (_)(2)吾当王关中 (_)馀悉除去秦法(_) (4)人又益喜(_)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

11、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4这段文字是成语“约法三章”的出处。刘邦在什么情况下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的?根据你的理解,简要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奶奶的第一次合影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

12、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

13、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奶奶。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

14、时栽的,你爹才7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不严。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1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2根据第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3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5选文题材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