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757585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海伦市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B用吸管喝饮料C活塞式抽水机D用打气筒把空气压入自行车轮胎中2小豪在参观科技馆时体验了一次骑“空中自行车”,自行车的下方悬挂着

2、质量较大的配重,自行车在钢丝上前进,骑行的人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自行车在钢丝上前进而不倾倒的原理相同的是A公道杯B刷子小车C不倒翁D展品“球吸”3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1,2位置的势能相同,机械能也相同 B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2位置的机械能较小C小球在1位置的动能较大,机械能也较大D小球在2位置的势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4 “共享单车”被网友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骑自行车出行,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轮胎上的花纹主要是为了造型美丽B人对车的压力

3、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车把两端的刹车手柄,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D脚蹬系统相当于一个轮轴,好处是可以省力5如图,用重为0.4N的动滑轮将重4N的物体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所用的拉力为()A2NB2.2NC4ND4.4N6荡秋千时,从一侧最高点荡到另一侧最高点的过程中( )A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动能先减小后增大C动能一直增大D重力势能一直减小7如图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8早在我国西汉时

4、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绳对A物体的拉力与A物体所受到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a绳对A物体的拉力与A物体对a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b绳对B物体的拉力与B物体所受到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b绳对A物体的拉力与A物体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叠放在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受的重力与地面给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B的重力C水平拉动物体B时,A随B一起加速向右运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D物

5、体A对B的压强一定小于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三、填空题11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_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_cm3.12(2017舟山卷)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_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13汽车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但雨天行车时须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均选填“增大”或“减小”)。14潜水艇是靠改变_来

6、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某外型确定的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南海某地执行任务,若它悬浮在江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1,悬浮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2,则F1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已知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15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力是_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永远_运动下去,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16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

7、四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_球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画出图中杠杆平衡时A端施加的最小力F的方向及其力臂L.(_)18如图甲所示,游客正在利用自拍杆进行自拍自拍杆可以看成一个杠杆(O为支点),请你在图乙中画出游客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_)19(10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甲,为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需将两端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_;(2)如图乙,在已调平的杠杆 A 处挂两个钩码,则在 B 处需挂_个钩码时,杠杆才能继续保持水平平衡。(3)如图丙,小宁在实验中发现

8、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中保持钩码个数及位置不变,改变拉力的力臂L1并读出竖直向上的拉力 F1,在坐标系中绘制出 F1 与 L1 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动力 F1 = 0.3N时,动力臂 L1 =_ cm。五、计算题20(6分)如图1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正方体的质量为8kg,底面积为410-2m2。求(g=10N/kg)(1)该正方体的重力;(2)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3)现把该正方体按如图2所示的做法截成完全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后,取出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求这个小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21(6分)小

9、华在超市购买大米,他将如图所示的两袋大米从货架上搬到手推车上,每袋大米质量为10kg。(1)他在搬运时对大米至少要做多少功?(2)若车重100N,水平推行时摩擦力是总重的0.02倍,当车装入两袋大米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行时,则他推车的功率是多大?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1、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解:A、用滴管吸取药液,要先把滴管橡胶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进滴管里,利用了大气压不符合题意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

10、,利用了大气压不符合题意C、活塞式抽水机也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到高处的,利用了大气压不符合题意D、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是人的推力把气充进轮胎中,与大气压无关故本项符合题意故选D2、C【答案解析】“空中自行车”的下方悬挂着质量较大的配重,这样能降低重心,提高稳度;A公道杯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A错误;B刷子小车在工作时,利用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不倒翁就是利用降低重心的方法来实现稳度的,故C正确;D展品“球吸”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C3、C【答案解析】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是因为小球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11、内能,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在1处的机械能大于在2处的机械能,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但在2处的机械能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2位置的动能小于1位置的动能,故C正确,ABD错误。4、D【答案解析】A轮胎上的花纹主要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而不是为了造型美丽,故A错误;B人对车的压力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车把两端的刹车手柄,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错误;D脚蹬系统相当于一个轮轴,其外轮半径大于轴半径,且动力作用在轮上,好处是可以省力,故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

12、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杠杆分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等臂杠杆。(4)轮轴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相当于变形的杠杆,即在使用时,外轮半径大于轴半径,要看动力作用在哪里,若动力作用在轮上,是省力的机械,若动力作用在轴上,是费力的机械。5、B【答案解析】使用动滑轮时,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是2段,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所用的拉力F= (G+G动)=

13、(4N+0.4N)=2.2N故选B。6、A【答案解析】荡秋千时,从一侧最高点荡到另一侧最高点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高度先降低再升高,速度同时先增大再减小,故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7、C【答案解析】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4、,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点睛】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8、A【答案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分析解答此题。【题目详解】由冰透镜对着大阳却能聚光,使艾绒着火,由此可知冰透镜是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且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故选A。二、多选题9、BC【答案解析】A根据题意知道,A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分别是竖直向上的a绳对A物体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b绳对A物体的拉力,即a绳对A物体的拉力大于A物体所受到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a绳对A物体的拉力与A物体对a绳的拉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即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C根据题意知道,B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分别是竖直向上的b绳对B物体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两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b绳对A物体的拉力与A物体对b绳的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