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试题第三单元自测卷 苏教版.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75576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试题第三单元自测卷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试题第三单元自测卷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试题第三单元自测卷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试题第三单元自测卷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年级上数学试题第三单元自测卷 苏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自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0分)1.用两个正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2.给一块正方形手帕的四周绣上花边,要求花边的长度就是求正方形的边长。()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4.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5.图的周长是图的3倍。()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长的一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A.12B.18C.322.用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A.10B.20C.123.用4个边长是1分

2、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A.8B.10C.164.把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A.等于B.大于C.小于5.右图中A、B两部分的周长相比,()A.A的周长大于B的周长B.A的周长等于B的周长C.A的周长小于B的周长三、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16分)四、算一算,并填表。(单位:厘米)(12分)长方形长宽周长1591038628正方形边长周长162840五、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周长是16cm的长方形和正方形。(6分)六、解决问题。(46分)1.沿着游泳池的四周走一圈,走了多少米?(6分) 2.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20米

3、,宽12米。一面靠墙,其他三面用木篱笆围,至少需要多少米的木篱笆?(6分) 3.奶奶沿着一个边长为30米的正方形花坛散步,奶奶走了5圈,一共走了多少米?(6分) 4.一条花边长8米,正好围正方形桌布一周,这个正方形桌布的边长是多少米?有5块桌布要做这样的花边,一共需要多少米花边?(6分) 5.一块长方形绿化林,它的宽是13米,长是宽的3倍,长是多少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6分) 6.实验小学准备将原来边长为50米的正方形操场扩建成一个长70米、宽50米的长方形运动场。你知道扩建后的运动场的周长增加了多少米吗?(7分) 7.下面的图形都是用6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4、?(9分) (1)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3)“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

5、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三单元自测卷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

6、,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一1.2.3.4.5.二、1.B2.C3.A4.B5.B三、(7+4)2=22(dm)234=92(cm)(8+6)2=28(cm)(2+1+1+3)2+12=16(m)四、4898;647160五、略六、1.(10+35)2=90(米)2.20+122=44(米)3.3045=600(米)4.84=2(米)85=40(米)5.133=39(米)(13+39)2=104(米)6.70-50=20(米)202=40(米)7.(1)26=12(厘米)(2+12)2=28(厘米)(2)23=6(厘米)22=4(厘米)(6+4)2=20(厘米)(3)解法同(2)。平移后图形同(2)。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