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74596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材料丢番图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第5章阅读材料丢番图,主要内容是丢番图墓志铭上的一首诗。该部分内容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后,需要以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基础。内容仅一首诗歌,但信息量大,可用算术、方程两种方法求解,可借此比较出方程方法的优越性,体现数学史的魅力。了解这部分内容,对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很有意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知识层面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题,初步感受了方程方法的优越性,但还未完全掌握方程思想,对一些简单题目还习惯于用算术方法求解。从能力层面来说,七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抽象思维向经验型的抽

2、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数学家的墓志铭,感受数学史的魅力,目标达成率100%;2. 通过求解例题,掌握算术、方程两种解题方法,目标达成率90%;3. 通过归纳总结,比较算术、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体会方程方法的优越性,目标达成率80%;【重点难点】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难点:在游戏中体会方程方法的优越性【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 图片引入,感受数学历史师开场白:古往今来,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许多数学家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或是遵循他们的遗愿,在他们的墓碑上留下了有意思的墓志铭。比如说,这是阿基米德

3、的墓碑,你能发现什么图形?(ppt展示图片)生预设:圆柱,球。师: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高和球的直径相同。这样的圆柱与球,表面积之比与体积之比都是3:2,阿基米德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所以他请后人们将这个模型刻在了他的墓碑上。师:再看鲁道夫的墓碑,外面一圈是什么图形?(生:圆)这上面记录了一串数字,是什么?(生:圆周率)师:鲁道夫一生致力于求解圆周率,他用割圆法将精确到小数点后第35位。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算出的这一串数字刻在了他的墓碑上。那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丢番图,他的墓碑上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揭示课题,板书)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史产生兴趣,由数学家们的墓志铭引入了本课课

4、题;也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时不有。(二)例题解析,比较算术方程师:这是刻在丢番图墓碑上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里藏着他的年龄。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师生共读诗歌)u 例题解析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请你算一算:(1)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2)丢番图几岁时,他的儿子出生。(5分钟,学生思考、解答)预设1:算术方法生: 师:你是怎么理解

5、这条算式的?生:5年和4年是具体的年份,除以他们所占的份额,就是单位1表示的年龄。师:有一些同学对于这条算式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如果我们把丢番图的一生看作一段行程,当碰到很多量时,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理解题意?生:线段示意图。师:(ppt展示线段示意图) 师:(一段段展示)5年和前面的几分之一一样吗?从图上可以看出,具体的年份有几年?这9年所占的份额是?所以我们可以列出这条算式。预设2:方程方法生:设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是x岁。师:为什么这样设x?生:题中的几分之一都与去世时的年龄有关。师:所以我们要寻找题中最相关的量设未知数。你列出的方程是?生: 师:你是怎么寻找等量关系的?生:每小一段经历的年龄

6、加起来,就是他总的年龄。也可以从线段示意图上来看,每一小条线段相加就是总的线段。师:很好。设未知数,寻找等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方程求解。预设3:数论角度生:年龄会是这些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所以年龄为712=84。师:这位同学从整数倍数的角度看问题,很简便。师:结合线段示意图,大家能一起列出第二小问的式子吗?生齐答,师板书: 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预设1:算术。计算方便。预设2:方程。顺着题意,更好理解。师:如果我们用算术方法,是从已知量入手,寻找算理,列出算术。而用方程方法,则是从未知量入手,顺着题意理清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碰到更复杂、量更多的问题是,

7、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生:方程)师:所以我们要感谢丢番图,方程思想就是他提出的。他在数学上还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这一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丢番图年龄问题,在两种方法中比较各自的优点以及解题的原理,引入丢番图的成就。(三)视频欣赏,了解代数产生u 视频欣赏:丢番图旁白:丢番图生于约公元246年,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学后期的重要学者和数学家,他完全脱离了几何形式,对算术理论有深入研究,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古希腊数学兴趣中心在几何,他们认为只有经过几何论证的命题才是可靠的。为了逻辑的严密性,代数也披上了几何的外衣。一切代数问题,甚至简单的一次方程的求解

8、,也都纳入了几何的模式。直到丢番图,才把代数解放出来,摆脱了几何的束缚。他认为代数方法比几何的演绎陈述更适宜于解决问题,而在解题过程中显示出的高度巧思和独创性,在希腊数学中独树一帜。代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未知数,并对未知数加以运算。而引入未知数,创设未知数的符号,以及建立方程的思想,都是丢番图创立的,并写进了丢番图的巨著算术。算术这本书是讲数论的,它讨论了一次、二次以及个别的三次方程,还有大量的不定方程。现在对于具有整数系数的不定方程,如果只考虑其整数解,这类方程就叫做丢番图方程,属于数论的一个分支。到了16世纪,这本书有了拉丁文译文,后来又出版了希腊文拉丁文对照本,正是这本书

9、引导费马走向近代数论之路,他在这本书上写了许多批注,包括著名的费马大定理,他还写道“我有一个美妙的证明,但是这里的空白太小,写不下”。师:看完视频,你觉得丢番图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生预设:解放代数。师追问:代数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生:有未知数。师:未知数就是丢番图引入的,他还做了什么?生:创设未知数的符号,建立方程的思想。师:丢番图做了三步:引入未知数、创设未知数的符号、建立方程的思想。那么引入未知数究竟有什么好处?方程思想究竟伟大在何处呢?让我们一起在一个游戏中感受方程的魅力。设计意图:通过丢番图的介绍视频,了解丢番图的成就,感受代数中方程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四)游戏时间,体悟方程魅力u 【

10、活动】环节一:熟悉规则规则:6个同学围成一个圈,每个人在任务单上的外圈写下一个数(-10到10之间的偶数),并把自己写好的数只告诉与你相邻的两位同学。这样,你得到了两个数,请你算出它们的平均数,组内按顺序报出来并记录在内圈。师:你得到的已知数有几个?(9个)剩下三个数,你能不问其他同学,通过已知条件算出来吗?(生计算后,组内校对;师请最快的一组同学上台分享,将该生的9个数据抄在纸上,投影,请他展示思考过程)生预设(若为A同学):已知F,A,B同学外圈的数,A与C的平均数为B的内圈,由此可求得C的外圈数;同理,通过F的内圈数,可求得E同学的外圈数;再去求D同学的数。追问:这三个数中,你可以一步直

11、接求得的有几个?(生:2个)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发现两条直接的等量关系。u 【活动】环节二:引入未知数(准备道具,遮住投影任务单中的外圈)师:假如说我们不在这一组,只听到了他们报出的平均数,现在已知数有几个?(生:6个)那么你能求出刚刚A同学写下的数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后,请生上台分享)生预设:设A同学想的数是x,根据B内圈的数,可求得C外圈数,同理可得E外圈数。因为C和E的外圈平均数是D的内圈数,可以列出方程(师板书).追问:你怎么想到方程方法的?生预设:这是未知的数,方程可以从未知量入手。追问:为什么这样设x?生预设:这是我们要求的数,而且它和其他几个量都有关。师小结:这位

12、同学像丢番图一样,引入了未知数,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了相关的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有同学试着用算术来做吗?(生:做不出来)u 【活动】环节三:巩固方程思想小组讨论:若10个人参与这个游戏,他们可以在实数范围内任意想一个数,报出来的相邻两人的平均数如图所示,则报3的人心里想的数是 (请生上台分享)生预设:设报3的人心里想的数是x,可依次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报5,7,9,1的人心里想的数,由报1,3的人心里想的数平均数是2,可列出方程。师小结:这位同学很熟练地运用了上一题的方程思想。当题中未知量变多的时候,方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感受方程方法中引入未知数的好处,及用代数简洁地表示相关量的优越性。(五)课堂小结,列举方程优点师:这道题究竟能用算术方法来完成吗?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就这道题而言,方程方法有什么优越性?预设:顺着题意更好理解,可以简洁的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其他量师总结:所以,让我们一起感谢丢番图,正是他引入了未知数,创设了未知数的符号,建立了方程的思想,为我们推开了代数学的大门,使得数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板书设计】主板书:丢番图(1) 算术:方程:设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为x岁 (2) 副板书:(游戏环节二列出的方程)(游戏环节三列出的方程)【作业设计】1. 思考课上游戏的算术解法;2. 找一道题,对比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