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74138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小明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C第3min时,该物质是固态D该物质的熔点约为502下列各函数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在熔化时及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ABCD3下列四个

2、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4夏天,在饮料中加些冰块能使饮料变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冰块( )A熔化放热B熔化吸热C凝固放热D凝固吸热5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存在C施

3、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两个物体不接触,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释放的能量C室内照明用的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D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时,其电阻突然变为0,此种状态的石墨烯为超导体8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比为34,现将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A11B98C12D219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C质量为的甲物质的体积为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

4、物质的体积较大10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B43.2gC31.8gD35.8g11我们周围的世界里充满了变化,充满了神奇。为什么会有风霜雨雪?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电灯为什么会发光?多少“为什么”启发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励我们去学习,让我们从新学科物理出发,乘着“物理探索号”扬帆远航。亲爱的同学,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带给您的感受是(别担心,我们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您选哪个答案本题都给满分,先偷着乐一下吧)( )A兴趣盎然,充满挑战B风光无限,收获

5、满满C索然无味,沮丧晕船D五里雾中,苦海无岸12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此过程为放热过程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二、填空题13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14我们日常使用的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液化石油气均是使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的。寒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_而成的。1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将红、_、蓝三种色光按适当比例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称它

6、们为光的三原色;太阳的热主要以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下同)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_对人眼的伤害。16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1),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如图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据实验结果可推知:真空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三、实验题17(8分)小东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小东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经玻璃板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

7、成的像;(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的像_,这说明: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的高度;(3)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4)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18(8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乙所示,是紫桐同学在实验中,用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如图丙所示,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的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8、:不断吸热,温度_;(4)另外有两个组的同学使用了如图2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中,选_套装置较合理;若用甲图所示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2丙中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则乙图对应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图2丙中的_。19(8分)小刚同学要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1)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为41.6g。(2)他发现金属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步骤如下a、如图甲,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金属块。b、先往量筒中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

9、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cm3。(3)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g/cm3。(4)小明提出的方案: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1;再将金属块锯成若干块放入量筒中测量出总体积V2。从而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请分析小明和小刚两种方案后回答:小明方案优点_。小明方案缺点_。(不考虑金属块被切割后不能恢复原状)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ab是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这条反射光线又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ab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1(8分)在画光路图时,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凸

10、透镜可用图甲表示,O点是光心,F为其焦点。请根据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在下图中画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_)五、计算题22(10分)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1)正常情况下,到达学校需要多少时间?(2)一天,小明7:42才从家出发,为了能够8:00到校,那么他的速度应该多大才不会迟到?23(12分)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家住南昌市的小宇想去上海玩玩,某天王宇的爸爸驾车带王宇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王宇的爸爸从自己家自己驾车9:45开车出发,通过火车站途中看到路边如图甲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王宇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

11、时刻表,如图乙所示。求:(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王宇最快能赶乘上哪一车次。(2)乘坐的该趟高铁到达目的地运行的时间是多少?(3)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详解】A 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即图像中出现与时间轴平行的一段,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该物质5min开始熔化,所以第3min时,物质还没有熔化,所以此时物质是固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物质在50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详解】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持续吸热;熔化前为固

12、态,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温度升高;熔化后是液态的水,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温度也升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详解】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安装噪声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分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详解】冰块放入饮料中,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个过程是固态变成液态,所以是熔化过程,这个过程会吸收热量,让饮料变凉。故选B。5、D【分析】分析

13、物态变化应该知道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是什么状态【详解】雾气原来是水蒸气,现在是是液态的小水滴,是发生了由气到液的变化,是液化现象;故选D正确6、A【详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生力作用时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A符合题意;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存在,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7、A【详解】A原子是由居于中间位置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故A项错误;A项

14、符合题意;B太阳内部是在超高温的条件下发生核聚变释放能量,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它有五大特性,其中有一个是导电特性;室内照明用的LED灯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由题意知,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时的石墨烯为超导体;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8、D【分析】用计算比值,依物质密度不因物体体积改变而变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 , 所以又密度不因物体体积变化而变化,故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密度之比仍为21选故D。【点睛9、D【详解】A根据图象可求得甲的密度为同理可求得乙物质密度为 而水的密度为,说明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故A错误;B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故B错误;C分析图象可知质量为的甲物质的体积为,故C错误;D分析图象,当纵坐标相同时,乙的横坐标值大,说明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故D正确。10、C【详解】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即1个20g的砝码,1个1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