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73896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我校五年级五班共38人,他们经过多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发展学

2、生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科学的学习;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对待科学的学习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与成果。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3. 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4.对待科学的学习

3、 :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的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5.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6.对待科学学习: 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知道地球

4、内部有炽热的岩浆;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现象;了解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2.物质世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3.地球与宇宙:能辨认出北斗星和北极星。4.物质世界:知道物质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能根据不同物质性质进行分类,知道各种物质的作用。正确使用,注意负面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5.物质世界:认识到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原因;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探究雨、雪、雾霜的成因及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规律。

5、6.运用所学知识,利用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三)能力培养本册教材的构建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强调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在探究目标的落实上,以亲身探究为手段,重点落实、强化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四、基本教学措施: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

6、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要教学

7、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暗示法 五.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一(9.1-9.2)1、地球内部有什么2 二(9.59.9)2火山 3地震 2三(9.139.16)4、做一块卵石 2四(9.199.23)5、各种各样的矿物6、地表的变化2 五(9.269.30)7.声音的产生8.谁能传播声音 2六(10.810.14)9.怎样听到声音2 七(10.1710.21)10各种各样的声音2八(10.2410.28)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2九(10.3111.4)12.秋季星空2十(11.711.11)13冬季星空2十一(11.1411.18)14木材 15纸2十二(11.2111.25)16.陶瓷17.金属2十三(11.2812.2)18玻璃与塑料2十四(12.512.9)19.材料的分类2十五(12.1212.16)20. 蒸发 21 沸腾2 十六(12.1912.23)22.凝结2十七(12.2612.30)23.水的三态变化2十八(1.31.6)24. 小水滴的旅行2十九(1.91.10)研究与实践2 二一一年八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