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口腔粘膜病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73065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口腔粘膜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习题口腔粘膜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习题口腔粘膜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习题口腔粘膜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习题口腔粘膜病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题口腔粘膜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口腔粘膜病(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印本页口腔粘膜病 第一单元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题目答案分离版 题目答案结合版 字体:大 中 小一、A11、下面哪项描述为带状疱疹的重要临床体现A.单侧性皮肤一黏膜疱疹,沿神经支分布及剧烈的疼痛B.成簇小水疱,疱破后行成大片浅表溃疡C.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D.口腔黏膜忽然发生广泛的糜烂E.口腔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烂或溃疡【对的答案】:A【答案解析】: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边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性,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期,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浮现牙痛。本病最常用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

2、占整个病变的70;另一方面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 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后来,疱浆混浊,逐渐形成结痂,12周脱痂,遗留色素沉着,遗留的色素可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也有超过8周者。 口腔黏膜的损害,疱疹多密集,溃疡面较大,唇、颊、舌、腭的病损也仅限于单侧。第一除额部外,可累及眼角黏膜,甚至失明;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

3、外,病毒入侵膝状神经节可浮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步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体现为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但多在皮肤黏膜病损完全消退后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用于老年患者,也许存在半年甚至更长。 2、带状疱疹的致病病原微生物是A.细菌B.真菌C.衣原体D.支原体E.病毒【对的答案】:E【答案解析】: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边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性,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该题针对“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不合用于口腔单

4、纯性疱疹治疗的药物是A.阿昔洛韦B.利巴韦林C.泼尼松D.干扰素E.聚肌胞【对的答案】:C【答案解析】:口腔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治疗上重要选择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治疗。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激素进行治疗。 【该题针对“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面哪项不是急性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区别A.好发年龄不同B.性别差别C.前者为急性发作、全身反映较重;后者为反复发作、全身反映较轻D.前者病损体现为成簇小水疱;后者病损体现为散在小溃疡E.前者病损可伴皮肤损害;后者病损无皮肤损害【对的答案】:B【答案解析】:口疮在临床上多见,最常用的是轻型,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一般较

5、少亦较表浅,故不留瘢痕,若有感染则溃疡扩大且加深,但这种状况少见。重型往往有轻型的病史,多为12个大而深的溃疡或同步有12个较小的溃疡。病程长,疗效差。疱疹样口疮,溃疡小而数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边黏膜充血,这与疱疹性口炎常难以区别。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无明显的性别差别。 【该题针对“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5、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是A.舌背B.舌腹面C.软腭D.口唇或接近口唇处E.颊部【对的答案】:D【答案解析】: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是唇,故又称为复发性唇疱疹,唇是疱疹病毒的靶器官。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的位置再次发病。愈合后不留

6、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该题针对“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6、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发病过程在临床上可分为A.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B.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静止期C.充血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D.前驱期、水疱期、静止期、愈合期E.前驱期、充血水肿期、糜烂期、愈合期【对的答案】:A【答案解析】:原发性疱疹性口炎:(1)前驱期(2)水疱期(3)糜烂期(4)愈合期 【该题针对“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7、下列哪项描述最接近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体现A.白色网纹样病变B.口腔深大溃疡C.红色增殖样变D.白色角化E.较严重的龈口炎【对的答案】:E【答案解析】:原发性

7、疱疹性口炎,为最常用的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体现为一种较严重的龈口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本病以6岁如下小朋友较多见,特别是6个月至2岁,由于多数婴儿出生后,即有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这是一种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4-6个月时即行消失,2岁前不会浮现明显的抗体效价。体现为口腔粘膜发生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水疱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色假膜。 【该题针对“第二十章 章节练习”知识点进行考核】 8、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好发人群是A.老年人B.6岁如下小朋友C.青少年D.更年期妇女E.40岁左右的中年人【对的答案】:B【答案解析】: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最常用的由型单纯疱疹病

8、毒引起的口腔病损。以6岁如下小朋友较多见,特别是6个月至2岁更多,由于多数婴儿出生后,即有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这是一种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46个月时自行消失,2岁前不会浮现明显的抗体效价。 【该题针对“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好发人群”知识点进行考核】 9、机体在对抗口腔单纯性疱疹感染过程中。最具作用的是A.唾液溶菌酶B.唾液黏蛋白C.细胞免疫D.上皮角蛋白E.体液免疫【对的答案】:C【答案解析】:机体在对抗病毒性疾病时,最具作用的就是免疫,而细胞免疫属于获得性免疫应答,可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该题针对“第二十章 章节练习”知识点进行考核】 10、下列哪项不是口腔单纯性疱疹的重要传播途径为A.唾

9、液B.飞沫C.疱疹液D.胎儿经产道感染E.输血【对的答案】:E【答案解析】:单纯疱疹病毒重要传播途径经口一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黏膜、眼角膜等疱疹病灶处传染。11、引起口腔单纯性疱疹的病原体是A.巨细胞病毒B.HIVC.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D.HSVE.EB病毒【对的答案】:D【答案解析】:口腔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所致的皮肤黏膜病。HSV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是发现最早的人疱疹病毒。 【该题针对“第二十章 章节练习”知识点进行考核】 12、不能用于口腔念珠菌病局部治疗的药物是A.西地碘B.24碳酸氢钠C.制霉菌素、咪康唑D.肤轻松软膏

10、E.龙胆紫水溶液【对的答案】:D【答案解析】:治疗念珠菌病应当用抗真菌药,肤轻松软膏是激素类药物,故不能用。 【该题针对“第二十章 章节练习”知识点进行考核】 13、临床上常用的念珠菌实验室检测措施A.涂片法、培养法、基因诊断B.涂片法、培养法、活检法C.涂片法、培养法、免疫法D.培养法、活检法、基因诊断E.涂片法、免疫法、基因诊断【对的答案】:B【答案解析】:念珠菌实验室检测措施涉及涂片法、分离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学和基因诊断等。一般来说,临床上常用的措施是前三种。 【该题针对“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4、对于念珠菌性口炎中慢性肥厚型的高龄患者,为了明确诊断有无异常增生

11、,首选的诊断措施是A.唾液培养B.唾液及血清念珠菌抗体测定C.活体组织检查D.直接涂片镜检E.血CEA测定【对的答案】:C【答案解析】:念珠菌性口炎中慢性肥厚型,又称念珠菌白斑,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由于菌丝进一步到黏膜或皮肤的内部,引起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上皮增生、微脓肿形成以及固有层乳头的炎细胞浸润,而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脱。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轻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有人觉得念珠菌白斑病有高于4%的恶变率,特别是高龄患者应提高警惕,争取初期活检,以明确诊断。 【该题针对“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型口炎的临床体现是A.病损区黏膜充血,

12、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B.病损区黏膜体现为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C.病损区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见斑点状假膜D.病损区黏膜充血糜烂,舌背乳头成团块萎缩,周边舌苔增厚E.病损区黏膜浮现珠光白色网纹伴充血【对的答案】:D【答案解析】: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又叫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临床体现为在粘膜上浮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粘膜多见,严重时舌背粘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腭及口角也可有红色斑块。粘膜红斑是由于上皮萎缩加上粘膜充血所致。若继发与伪膜型,可见伪膜。重要体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边舌苔增厚。患者常一方面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黏

13、膜灼痛。 【该题针对“第二十章 章节练习”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多发于A.老年人B.青少年C.新生婴儿D.更年期妇女E.40岁左右的中年人【对的答案】:C【答案解析】:急性假膜型(鹅口疮):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婴儿最多见,发生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鹅口疮病。 【该题针对“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多发于”知识点进行考核】 17、念珠菌性口炎临床上可分为如下三型A.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萎缩型B.慢性肥厚型、急性红斑型、溃疡型C.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充血型D.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坏死型E.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慢性肥厚型【对的答案

14、】:E【答案解析】:(1)急性假膜型(鹅口疮):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婴儿最多见,发生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鹅口疮病。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自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帽针头大小,不久即互相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初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洁白的对比。而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

15、发热,全身反映一般较轻;但少数病例,也许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少数患者还可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2)急性萎缩型(红斑型):急性萎缩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而致,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等。某些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天疱疮等,在大量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的过程中,也可发生念珠菌性口炎,因此,本型又被称为抗生素口炎。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以舌黏膜多见,两颊、上腭、L|角、唇等部位亦可发生。可有假膜,并伴有口角炎,但重要体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边舌苔增厚。患者常一方面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3)慢性肥厚型(增殖型):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念珠菌性白斑,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由于菌丝进一步到黏膜或皮肤的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