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文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72149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阅读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外阅读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外阅读文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外阅读文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外阅读文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阅读文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阅读文段五、雪中小卓玛李春雷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么名字?”“谢谢!”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

2、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 有了饮水。 正是因为这些, 灾区才安定下来。来源 :21 世纪教育网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 却也算干净整齐。 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

3、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

4、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那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

5、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 面对她的痴情, 面对她的坚定, 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摘自人民日报2010 年 4 月 28 日,有改动)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分)2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藏族小姑娘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 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

6、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的感觉到了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 3 分)4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 像一簇猩红的篝火, 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 3 分)5下面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根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揣摩此时小卓玛的心理活动。 ( 2 分)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六、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开学三天后,我如愿当上了班长。我在高中时一直做班长,有经验,所以充满自信。我希望一个班级能有好的团队精神和面貌。当天下午,我走上讲台对大家说: “打扰各位同学几分钟, 为了方便大家联系,我决定在班里开通飞信。”“什么是飞信啊?”前排,一个短头发的女生

7、问。“就是综合通信服务啊,可以实现互联网和手机间的无缝通信服务 通俗点说吧,就是可以群体使用的短信息,免费的,就像 QQ 群,我们班先建立起自己的飞信群。” 短头发的女生吐吐舌头,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半开玩笑地说: “我从小县城来的,消息不灵通。 ”好多同学笑起来。我也笑了笑说:“如果大家都明白了的话,把手机号报给我 ”我的话还没说完,听到有个男生问:“必须要用手机吗?”“当然,不用手机怎么发短信?”我不解地向后看去,问话的,是个皮肤微黑的男生,瘦瘦的,但是眼睛很亮,唇角微微上扬,有点倔强的表情。但是我没想到那个男生忽然站起来说:“我没有手机。”“去买一个啊。”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是从农村

8、来的, 家里穷, 家里还有奶奶和妹妹, 母亲身体不好,一家人的生活都靠父亲在城里做建筑工。我上大学的学费是父亲借来的,在大学里怎么生活下去,还要靠我自己,所以对不起,虽然我热爱我们的班级,但是班里的飞信群,我不能参加。”说完,那个男生朝外走去。我愣住了,而此刻,全班同学,也都鸦雀无声。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普通的蓝色运动装,白球鞋,街边小摊的廉价物品,做工粗糙 而裹在这样劣质运动装里的背影,却依然挺拔。却依然挺拔。( 11)许久,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惭愧、自责,甚至有一种失效。( 12)第二天,我在教室里挂了一块黑板,我说:“以后有什么消息,我会写在黑板上通知大家, 请大家留

9、意! ”然后,走到教室后面,走到那个拒绝了我并敢于承认贫穷的男生面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弯下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13)教室的某个角落,发出了孤单的掌声,很快,掌声多了起来,连成了片。( 14)我抬起头的时候,那个高高的倔强的男生清亮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 15)这一天,是我 18 岁生日,虽然我收到了许多贵重的礼物,但是我知道,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作者:宁子有删改)1. (2 分)通读全文,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脉络,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自责、失败真诚、成熟2. (2 分)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3. (2 分)第( 13

10、)段运用了侧面描写,你认为在这里有什么作用?4. (3 分)你怎样理解“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这句话?5. (3 分)如果小说第( 11 )段改成“许久,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不屑、耻辱,甚至有一种愤恨。”请你为小说改写一个结尾(简述即可) 。七、美丽如初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

11、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 ! ”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 ! ”“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 ?”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 ! ”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

12、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 却不开口, 母亲说: “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 ” 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1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4 分 )2. 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 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分?(3)3第段中

13、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3 分 )4纵观全文, (1) 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 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分?(5)答: (1)_(2)_八、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春华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 “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 “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 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