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370853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一九九年由C.K.Prahalad和Gary Hamel首先提出来的,经过理论界十多年的讨论和企业自身的实践后,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以逐渐趋于统一。但是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时,很多企业都没能够全面认识和形成有自己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很难真正的发展壮大起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该理论被引进我国,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高度重视。但对如何真正培育、改进和变革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思想真正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把员工的长期以来形成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和企业文化

2、相融合,形成和创建一种支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却很模糊,往往只注重统一的服装、统一的标志等表面的东西。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互关系,研究如何通过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建基于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工作是收集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资料,然后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提出建立基于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第二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2.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C.K.Prahalad和Gary Hamel在一九九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

3、: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关于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那些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所独有的、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2.2 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包括:一、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

4、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同时,这种价值性往往难被他人所察觉与评估。二、独特性。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所拥有。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都拥有准确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演进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它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企业运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素质、竞争力、观念、行为方式等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为企业中的个别人所拥有,更不为其他企业所能模仿和其它竞争力所替代。三、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支持企业能延伸到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域中去。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竞争力,它

5、为企业其它各种竞争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它又是一种核心性的竞争力,处于企业其它各种竞争力的统领地位。2.3 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和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由许多要素构成,几乎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以下三个层面中十个要素,它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第一个层面为“产品层”。其主要作用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它们包括:产品质量、市场营销、技术。产品质量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它己渗透和体现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质量管理(TQM)核心要求是:关注于顾客、以事实为基础、持续改进、让每个人承担义务、注重过程和最高管理者的承诺等。市场营销是通

6、过产品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并保持双方良性互动的一系列活动。由于市场营销直接面对是顾客和竞争者,因此通过营销最能显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如何。技术,尤其是独有的、核心的、关键的技术,是企业高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第二个层面为“制度层”。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挥起到支撑作用。它们包括:组织结构、经营战略、品牌、企业制度。组织结构是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发挥正常作用的载体,合理的组织结构将为企业实现即定的目标和战略提供与建立一个有效运营的平台。在加入WTO以后,以提高市场应变竞争力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目的的组织结构愈来愈向扁平化、虚拟

7、化、网络化、分权化方向发展,以此充分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和自下而上竞争力。经营战略的目的,按照M波特的说法,是旨在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作用力建立有利的、持久的地位。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竞争双方各自拥有的力量或资源,而是他们各自运用力量或资源的方式,即采取何种战略。品牌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直接反映,可对企业形象起到很好的表现作用。好的品牌可对产品起到扩散效应,对企业的知名度起到扩大效应,对顾客的注意力和忠诚度起到磁场效应。企业制度是保证组织各项业务正常运转的轨道,是组织调控其内部种种关系的有效工具。好的制度可为组织的稳定、各项业务的开发起重要作用。第三个层面为“核心层”。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

8、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保障。它们包括:人力资源、企业形象、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等要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较量。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应用及普及,是人才管理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它使人才管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并且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企业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形式,也是一个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过程。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企业家精神的根本是创新精神,企业管理思维的源泉是创新思维,企业竞争战略的精髓是创新战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竞争力。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

9、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以上分析的三个层面都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任何企业又都不可能完全具备,而是只有其中一个或几个做得比其他企业出类拔萃,并由其他要素作为支持和辅助,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构建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关键,不可能面面俱到。本文即从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入手来探讨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章 企业文化概述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由于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也就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于是每种

10、企业也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能够为培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动力和整合作用。3.1 企业文化的概念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国内外众说不一。有一种最基本的说法是:企业文化,就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3.2 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的特点有:一、经济性。企业作为一经济组织,其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该组织的成员的首要行为是经济行为,而非

11、其它。因而,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经济性,并非纯文化,特别是企业的价值观,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了指南。二、人文性。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它将经济活动中最具能动性和可塑性的人放在首位,在经营管理中更为重视人的因素人的管理与培训,使用权人在生产经营中更为主动。三、群体性。企业是人的群体,是一种经济组织。虽然企业文化的形成中企业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企业家的价值观必须为企业成员接受才能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四、特异性。企业文化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世上无一成不变的理论和方法,因而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也不同。在不同国度,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更具民族性。如美国企业富有求实精神、独立精神;而日本企业则以效

12、忠精神、团队精神著称。五、积沉性。企业文化涉及到一段时间内对知识、信仰、行为方式的了解和传播,是一个逐步积沉的过程,不是一挥而就之事,一旦形成,企业文化就具有相对稳定性。3.3 企业文化的结构研究企业文化的结构是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探讨,可以从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上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也叫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又称为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

13、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文化的制度层: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做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做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

14、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地位。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第四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证关系分析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跻身世界一流公司的行列十分困难,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并百年不衰更非易事。从2001年安然公司破产案、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信用危机到2002年世界通信虚报利润案,引起了美国和世界企业界的轩然大波,同时也印证了美国兰德公司调查报告中的结论:“是公司责任的崩溃、企业伦理的丧失、贪婪和欺

15、诈、企业诚信荡然无存,使安然、安达信、世界通信等公司丑闻不断。这证明了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市场。 为了谋求生存,一个公司必须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辩证关系。4.1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三个层面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工夫。以企业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

16、的。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先进的企业在于导入先进的理念,海尔的张瑞敏在1984年企业亏损147万的创业年代首先提出的就是企业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现在,管理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了“文化管理即阶段”。与体现在物质层面、行为层面的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相比,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更能展示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精髓。未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4.2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经验事实: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创造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