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703357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提纲第一课课程概要一、俄国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性质)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加入了协约国,是三国协约的成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3、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一个是,而且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同时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注:3月是公历年的月份,二月是俄历月份,见P2注释什么叫苏维埃?见课本P6为什么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政

2、权不能掌握政权呢?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本人身在国外二、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1917年11月,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起义,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起为信号,向冬宫(沙俄皇帝的皇宫)发起猛烈进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因当时为俄历十月,史称十月革命。建立了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当时俄国的政权名称称为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大战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止战争建立了历史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提醒: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但失败了三、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背景:十月革

3、命胜利后,因为建立的政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跟当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相对立,所以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当时物资匮乏,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一方面实行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执行时间:1918到1920三年主要措施:P5第一自然段积极作用: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打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使俄国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消极影响: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病和错误,其中许多措施超出当时需要,引起

4、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2)新经济政策背景:如前面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消极影响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要以新的经济政策来替代,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用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的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时间:1921年到1925年具体内容:意义:启示:见解读P115(3)苏联的成立成立时间:1922年底名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标志:见课本P8中右图最初成员:扩大:解体:1991年底存在时间:1922至1991年注意:俄国国名的变化1917年3月前,沙俄1917年3月至1917年11年,俄国1917年11月至

5、1922年底,苏俄,即苏维埃俄国1922年底至1991年底,苏联1991年底至现在,以俄罗斯为代表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政治经济体制上存在的弊端(考点)1)列宁逝世1924年2)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时间:从1928年起至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方针: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成就:(1)工业方面: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注:第一位是美国),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2)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解释:1、有计

6、划的经济建设(采取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叫计划经济2、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实行的社会制度是跟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也是实行这种经济制度,一直影响到现在,如八年级下册所讲的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学习苏联的经济政策,如重点发展重工业。)3、这是一种僵化的经济制度4、现在中国逐步用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政治方面:(2) 1936 年,苏联颁布 新宪法 ,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4) 斯大林模式(解读P116)(1)基本特征:高度集中(2)具体表现:A、政治方面:(例课本P11苏联的大清洗运动)B、经济方面

7、:(3)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一、了解凡尔赛合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删除“了解”)1、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内容:(提问)(1)大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2)大战爆发时间:(3)大战结束时间:(4)胜败方:(5)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引入:根据它的性质,那么协约国集团打赢了一战,那么肯定要进行分赃了,具体情况怎样?(1)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通过大战变化了的各国实力(分多分少问题)(2)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新秩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针对德国(欧洲)、西亚

8、和德国在海外的全部殖民地(非洲)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所以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介绍巴黎和会的基本情况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1)召开时间:1919年1月(2)签订条约时间:1919年6月(为什么和会持续五个月这么久?)(3)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解释:因本次条约签约地点是在凡尔赛宫,所以以签约地点命名,又如中日马关条约签约地点是在日本马关这个地方

9、,所以叫中日马关条约,好多条约都是以条约签订的具体地点来命名)(4)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5)参加国:27个由于苏维埃俄国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一战,因此在巴黎和会上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而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说明了一句话,弱国无外交。(6)操纵国:法(总理克里孟梭)、英(首相劳合乔治)、美(总统威尔逊)(注:英、法虽为欧洲强国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而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则得到大幅度的增长,所以他们得到的利益很大)(7)结果: 与 签订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的内容:(1)领土方面:由法国收回阿尔萨

10、斯和洛林交(2)军事方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3)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4)赔款方面: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殖民地方面,最能体现一战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性质)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凡尔赛体系: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

11、。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最重要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九国公约 (对亚洲、太平洋地区)(1)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区的尖锐矛盾,参加会议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日、美等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2)目的(或中心议题):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3)时间:19211922年(4)参加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指出:参加会议

12、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5)地点:美国华盛顿(6)操纵国:美、英、日(起主要作用),其中美国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7)条约主要内容: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8)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中国的和约。揭示美国九国条约中宣称(表面)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中国扩张的企图,它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称霸中国的局面,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大侵略势力提供了方便。(9)对美国影响:通过签订的条约,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极大地扩大了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

13、迅速膨胀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影响:1、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2、或五四运动的爆发课本P15二段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合十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指出: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使世界暂时得到了稳定,但是不是长久的。因为这个体系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德国。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

14、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眘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抵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根据考点,提出问题:1、罗斯福为什么要实行新政?罗斯福是谁?简单介绍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一、背景: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调整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秩序,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2、这个时期经济增长快,表现在哪?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特别是1924192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繁荣”一时,如20年代的美国,国民

15、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汽车数量在十几年间,几乎翻了三番3、“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什么叫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由于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而劳动群众无钱购买而积压造成生产过剩(注意:资本主义的经济是自由市场经济。)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经济危机二、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注:为什么股票暴跌会引发经济危机?三、开始时间:1929年10月开始国家:美国涉及范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19291933年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指出:此次经济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灾难:一是工人失业,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