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696623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市促进就业工程的情况汇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一、全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淮北市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城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着力打破除城乡就业二元格局,努力使我市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基本形成城乡劳动者就业制度和服务机制,认真实施“促进就业工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分解了目标责任,不断加快工作进度。XX年,新增就业岗位 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8%以内。农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增转移就业万人,劳务输出规模达到 万人。(一)全面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的组织领导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城乡

2、就业,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了促进就业的组织领导体系。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今年初以市目标办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淮北市XX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和淮北市XX年企事业单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区政府及街道社区,健全了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二)以消除“零就业家庭”为重点,在就业援助体系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我市把消除“零就业家庭”列为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之一。年初,建立了“零就业家庭”的调查登记、申报认定和就业服务制度,共摸排出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 192户,形成统一的零就业家庭基础台账

3、和资源数据库。我们以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问题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一对一”结对帮扶和“量身定制”的就业援助,通过公益性岗位、企业吸纳、社区非正规就业组织、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托底安置等途径,对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制定一份就业服务档案,实行“一家一策、一人一策”,根据其自身素质、家庭情况、求职意愿、培训要求等不同需求制定援助计划,叠加使用再就业扶持政策措施。在构建就业援助体系上坚持安置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法,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不断提高其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成立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9家,对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

4、困难就业群体全部实行托底安置。吸纳安置困难就业人员523人。今年以来,发放岗位补贴、社保补贴1946万元(其中为58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43万元)。审核认定组织起来就业实体63家,安置就业811人。截止8月底,我市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已实现全部消除、动态为零。并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对新申报的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三)大力实施“就业新起点计划”,建立健全了失业调控工作机制。今年,我市作为全省 “就业新起点计划”试点城市,为做好我市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再就业工作,制订实施了“就业新起点计划”,先后与皖北煤电公司毛郢孜矿、

5、淮北矿业集团临涣矿、海孜矿签订了分流安置协议,采取“七个一”的措施,即向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行为的企业派一个再就业服务组,组织一个再就业政策指导会,一次个性化就业指导,一次免费职业培训服务,与服务对象签订一个实施协议,提供一份求职补贴,一项免费职业介绍服务,运用再就业政策和失业保险基金,使4万名职工实现分流安置,确保了关闭破产企业平稳退出市场。(四)实施“全民创业扶持工程”,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局面。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完善了我市街道社区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台帐,为每位创业者建立个人创业档案。在就业服务大厅设立创业项目推介园,在培训中心设立创业项目推介

6、室,结合第二届中国(淮北)实用专利技术推介会,增加和更新了创业项目;并且进一步打造“创业培训”品牌,全面实施“专家咨询服务、项目推介、小额担保贷款、跟踪回访”等连锁创业服务模式,今年,共举办syb创业培训班7期28个班,培训创业学员84人,其中316人成功创办企业,涌现出李祥志、苏振兴、李道华等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11人。下岗失业人员进入园区(街)可享受“开业不登记、经营免四税、管理不收费、房租给优惠、成功给优惠”的扶持政策。目前,我市已建成3个创业园区和5条再就业一条街,现落户82户,安置就业766人。为园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组织起来就业一次性奖励、房租和水电费补贴等再

7、就业补助资金7万元。(五)建立绿色通道,推进优惠政策落实。市税务部门在办税服务场所设立专门的再就业服务窗口,简化和规范办税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集中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企业的涉税事宜,减少办税环节;市工商部门将办事时限从规定的3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对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实体的,优先受理,优先发照,优先年检,简化手续。今年以来,实际支出再就业资金8122万元;市地税部门累计为1275户1466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199万元,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5万元;市国税部门为162名下岗失业人员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15万元;市工商部门为1311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工商管理费29万元。今年

8、将园区(街)建设、小额担保贷款作为落实政策的重点,下大力气突破难点,加快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将园区(街)建设列入政府考核重要指标,建立工作责任制,强化奖惩措施,规范建设标准,组织力量对各县区园区(街)建设进行了督查考核,指导已建成的创业基地完善入驻创业基地人员享受扶持政策的基础台帐,确保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直接用到个人身上。二是切实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力度。各级财政、劳动保障及经办银行将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作为促进全民创业的重要任务来抓,建立贷款申请者的个人信用档案库,着力抓好贷前、贷中和贷后的跟踪服务工作,降低代偿率。重点推进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今年已

9、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万元。(六)完善就业服务机制,建立新型就业服务模式各级财政切实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县区两级劳动力市场建设,努力构建全市职业介绍一体化、信息使用一网通、就业服务一站式、就业与社保联动、“一对一”人本化的新型就业服务模式。市职业介绍中心全面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增设了6个职业指导室,由职业指导员为求职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培训申请、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免费服务。加强与各类院校和用工单位的联系,建立了实施“企业用工会员制”和劳动力市场“岗位银行”, 对于用工数量较多、优先吸纳困难就业群体的用工单位,为其量身订做包括用工招聘、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参保、

10、劳动事务代理、优惠政策兑现等一整套的全程就业服务模式。开展了帮扶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帮扶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促进妇女就业专场招聘会”、“促进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和“关注失地农民就业专场招聘会”等2多次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安置就业8多人。(七)加速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一是加强乡镇一级的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搭建了基层转移就业服务的工作平台。全市21个乡镇均已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12个,建立转移就业培训基地118个、转移就业输入基地329个,发展转移就业经纪人624人,建立了铁佛、南

11、坪、刘桥、宋疃等1个转移就业示范乡镇,对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充分发挥培训补贴的导向作用,将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象扩大到城乡各类劳动力。制定了淮北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考核细则和淮北市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政策措施,确立了全市33家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实施了以城乡新生劳动力、退伍兵为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以在岗农民工为对象的技能提升培训;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对象的转移就业前培训。今年1-8月,全市共培训农民工37899人,其中输出前培训2539

12、6人。三是积极鼓励农民返乡创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和外出“能人”档案库,举办了返乡人员创业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转移就业服务和农民创业服务,给予返乡创业农民与城镇创业人员同等扶持政策待遇,通过亲情拉动、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农民返乡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二、当前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就业总量矛盾、结构性矛盾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矛盾是我市就业工作的三大矛盾,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总体上看,我市18月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取得的成绩也较显著,但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1、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强。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人手少、任

13、务重、职能分散;街道社区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基础仍很薄弱,劳动保障专管员工资低;乡镇一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工作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较为粗放。2、职业培训的管理体制不顺。我市的职业培训管理体制长期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效率低下,资源难以充分利用。三、下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一)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法律上确立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对推动劳动就业法制化进程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扩大就业促进

14、法的宣传,促进政策落实,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发挥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指导和督促县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要在确保场地面积、软硬件设施、人员配备达标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健全和完善服务项目,转变服务模式,全面实行“一对一、一站式”的“人本化”就业服务。结合当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实际,进一步充实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和加强管理,完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年底前要继续组织开展以“满足企业要求,服务技能人才”为主题的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并将服务项目、措施向县区、街道(乡镇)、社区

15、延伸,扩大覆盖面。要重点围绕企业用工和技能劳动者求职就业的实际需求,在就业服务上进一步拓展功能、强化手段、提高效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培训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着力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三)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严格按照淮政XX3号文件要求,积极落实好“一个确保,三个推进”,即确保将每年财政可支配财力的1%作为就业再就业资金列入预算,推进创业基地建设步伐,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进度,推进免费职介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促进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四)加大对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

16、督查力度。落实督查通报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围绕优惠证的发放、税费减免、再就业培训、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等工作,要深入基层、企业,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拿出新思路、新办法,解决好影响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并适时召开全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真正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让就业政策发挥更大的效应。(五)抓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从XX-XX年,用3年的时间,力争在我市基本建成统筹城乡就业的“六大体系”即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组织体系、促进就业政策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用工管理体系、就业与社保联动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的重点,是向基层延伸服务功能,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做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