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69655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2西湖十锦 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 财富值! 欢迎分享! 免费下载:西 湖 十 锦【教学目标】1. 感受西湖美景与西湖美食间的紧密关联。2. 了解“西湖十锦”的菜式名称与风味特色。3. 学习每一道菜烹调过程的描写。4. 领悟西湖美食中所蕴含的民族情感。【教学重点】每一道菜烹调过程的描写。其中又烹调过程中内在的逻辑为难点:前后顺序,浓淡之间,轻重缓急需要兼顾。【教学难点】感受一个旅外华人通过回想故乡美食的滋味,从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1课时一、导入有一句话,人尽皆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和苏州一样,从古至今,被人们共喻为人间天堂。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

2、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她的美味,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道味蕾上的风景。与西湖有关的美食有许许多多,如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宋嫂鱼羹、蜜汁火方、炸响铃、叫花童子鸡等等。西湖美食,数不胜数,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菜式,被赴美作家赵继康写成了一篇西湖十锦,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来品尝这赫赫有名的“西湖十锦”吧。二、作者介绍赵继康:笔名季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短篇小说多部。1981年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1984年赴美定居。上个世纪50年代,赵继康与前夫王公浦合著电影剧本五朵金花,影片当年曾在世界上56个国家放映,创了当时国产片出口量的最高,为其赢得了很高

3、的声誉。因她对云南大理突出的贡献,2002年4月,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期间,她和王公浦受到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的表彰,并成为继金庸之后被大理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第二人。三、阅读全文,全文脉络梳理(一)朗读下面的字词坞w 文绉绉 zu 逶迤 wi y 勾芡qin 菰菜 莼chn菜 雪里蕻hng 奎ku 桧hu 老饕to 羁宦j hun (二)请找出“西湖十锦”分布在哪些段落当中:西湖小笼(第1、2段)西湖醋鱼、荷叶包的粉蒸肉、西湖塘泥包封的叫花鸡(第24段)宋嫂鱼羹(第5段)梅干菜烧肉、雪里蕻笋肉丝(片儿川)、湖菱烧豆腐(第6段)功德林的素烧鹅(第7-8段)素火腿(第9段)(三)请找出

4、西湖的其他美食的名称及其分布的段落。炸响铃、桂花白糖藕粉、翠绿的清明团子、鹅黄色的南瓜团子、萝卜丝和面粉炸成扁圆形的油冬儿,挑担子卖的藕粥,葱包桧和米粉烘片(第10段) 葱包桧(第11段)山核桃和香榧子(第12段)四、细读课文,学习烹调过程的描写。(一)请选出十锦当中最喜欢的一道菜,根据课文的描写,或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其烹调过程。例1、西湖醋鱼“醋鱼的烹调方法说来其实十分简单。清水煮开后,投入鲜鱼清煮,十多分钟后取出,盛入盘子,再浇以糖醋姜葱勾芡的汁水,色彩清爽美观,味道清淡中略带酸甜,鱼肉却极嫩,筷子有时几乎夹不起来。也许因为西湖的鱼,饲料丰富,桃花、荷花、桂花、梅花四季飘

5、香,柳絮落花零落湖面如雨,西湖的鱼餐落英之芬芳,肉味也就格外细腻。所以,誉满江南的西湖醋鱼,尽管在其他城镇如法炮制,甚至用同样的作料、同样的米醋,也绝对做不出西湖醋鱼的鲜嫩。”顺序:清水开鲜鱼煮十多分钟鱼入盘浇以汁水风味:清单 酸甜 鱼肉极嫩成功关键:一方水土一方“鱼”例2宋嫂鱼羹“又有一个叫宋五嫂的人,当垆卖酒,切得一手极薄的鱼片,几乎透明而飘飘欲飞,以此鱼脍有时更配以金橙,制作的“五嫂鱼羹”,一时扬名天下,成为烹调史上留名千古的有名女厨师。”(参考)制法:首先,将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斩去头尾,用平刀从头至尾沿脊背骨片成两片,放入盆中,鱼皮朝下,加葱段10克,绍酒15克,盐1克,上

6、笼用旺火蒸6分钟左右至熟,取出去掉葱,姜,滗去卤汁待用。用竹筷拨碎鱼肉,除去皮骨,再将卤汁倒回鱼肉中。 其次,将火腿,笋,香菇均切成5厘米长的丝。蛋黄打散。 最后,炒锅上旺火,下熟猪油15克烧热,下葱段15克,煸至有香味,加入鸡汤专利法煮沸,烹入绍酒10克,捞出葱段不用,放入笋和香菇,再煮沸后,将鱼肉连同原汁入锅,加酱油,盐1.5克,味精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然后将蛋黄液倒入锅内搅匀,待汤再沸时加醋,浇上六成热猪油35克,起锅碾盛入汤盆中,撒上火腿丝,姜末即成。例3、素烧鹅“素烧鹅”是完全仿效烧鸭烧鹅的切块形状制作的,用料却只是单纯的豆腐衣或说豆腐皮在广州叫做“边竹”的薄薄腐皮。烹调时在每

7、一层豆腐皮之间,抹一层酱油和麻油,一张张叠起来压紧,然后折叠好放在蒸锅里蒸,蒸好后切成块,放置在盘子里,恰像烧鸭烧鹅的胸脯肉切块一样。豆腐皮被酱油染色后,一张紧贴一张,乍看上去很像酱鹅肉的纤维,皮上再略微起皱,光泽黑亮,和烧鸭烧鹅的皮很像,几乎可以乱真。原料:豆腐皮。酱油。麻油。关键:每一层豆腐皮之间都要抹一层酱油和麻油,如此蒸好之后才能造型逼真。(二)在描写菜的烹调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哪些方面?提示:准备工作,前后顺序,时间长短(细致到分钟),调料多少(尽量准确),细节描写(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要领(每道菜的成功都有关键所在)。五、讨论:说说“西湖十锦”的共同特征。所谓“西湖十锦”,首先当然

8、都与“西湖”有着紧要的关联,无论是西湖鲜鱼还是西湖荷叶还是西湖塘泥,都是别处没有的,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与别处的风味自然不同;其次便是响当当的名气,譬如西湖的小笼包,那滋味还是牵引着千千万万的西湖人,据说做得好的店每天早上店门口都有人排长龙买小笼;最后就是西湖十锦在作者的脑海中都印象分明。不仅讲得出风味,连烹调过程都讲解的十分细致,甚至连典故都拿出来追溯历史。六、思考:为何在书写完西湖的名菜后,还要大书特书民间零食山核桃和香榧子呢?作者旅居美国,思念故土,对于西湖美食的念想,远远超出了十道名菜的范围,故不由自主地想及一切与西湖有关的美食。虽然只是零食,但是却承载了地地道道的西湖风情。第二课时一

9、、复习导入:在本文中,“西湖十锦”的菜式名称分别是什么?西湖小笼、西湖醋鱼、荷叶包的粉蒸肉、西湖塘泥包封的叫花鸡、宋嫂鱼羹、梅干菜烧肉、雪里蕻笋肉丝(片儿川)、湖菱烧豆腐、功德林的素烧鹅、素火腿二、再读课文,解决疑问。1、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请举例说明。拟人:“杭州人既然以“钱塘风景古来奇”自傲,西湖十里荷塘的荷叶,以及积累陈年枯荷败叶带有清香的西湖泥,也都在无限自豪的菜单上,居于最最引人注目的地位。”对比:“和知味观齐名的另一家餐馆楼外楼,位于孤山附近的湖岸边。”引用:“楼外楼其实并非楼外有楼,而只是起源于古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夸张:“

10、又有一个叫宋五嫂的人,当垆卖酒,切得一手极薄的鱼片,几乎透明而飘飘欲飞,以此鱼脍有时更配以金橙,制作的“五嫂鱼羹”,一时扬名天下,成为烹调史上留名千古的有名女厨师。”2、作者文中有多处引用古诗词,增添了文章诗意。而文章本身亦有许多诗意的文学语言,请找出来,交流体会。例:“方圆三十里的杭州西湖,山外有山,水外有水,湖中有湖,极尽小巧玲珑的秀气。”(“山外有山,水外有水,湖中有湖”三个词语及其工整,有中国古典诗句的风格,虽为美食散文,语言却有充满诗意)“也许因为西湖的鱼,饲料丰富,桃花、荷花、桂花、梅花四季飘香,柳絮落花零落湖面如雨,西湖的鱼餐落英之芬芳,肉味也就格外细腻。”(“也许”二字叫人捉摸

11、不定而充满丰富的想象。四季百花飘香,柳絮纷飞,好景使人醉,更使湖中的鱼儿闻花香,餐美景,实在有别于他处。)3、为何题目为“西湖十锦”,而作者却将“炸响铃”添作西湖十锦的第十一锦?提示:作者旅居美国,思念故土,对于西湖美食的念想,远远超出了十道名菜的范围,故不由自主地想及第十一锦。后面所描写的小吃及零食,也是同样的道理。4、作者认为西湖十锦为首的当推那一道菜?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找出依据?西湖醋鱼。第4、5、13段。三、文章艺术特色鉴赏。(一)美食地图的精彩绘制。西湖美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美食,西湖风景的名字有“平湖秋月、柳浪闻莺,什三潭映月、花港观鱼,断桥、小瀛洲”等等文绉绉的名字,以致饮食业的餐

12、馆,也都沾上了风雅的气息,店名格外别致脱俗。譬如朴实真挚的“知味观”,譬如取自于诗词的“楼外楼”,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当然,这些名字也不是浪得虚名,摆上桌的都是些色香味俱全,非西湖水则不能烹的名菜,因此,记住菜名还不够,非得记住菜的来源地,细致到那一地那一家才地道。本文在介绍西湖十锦的同时,描绘了是湖滨的“知味观”,孤山附近的“楼外楼”,玉泉的“山外山”和灵隐的“天外天”,还有杭州的“功德林”,还有处处可见小吃买卖的寻常街头。实在是细致而精彩的美食地图。(二)美食历史的趣味回溯。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已经杭州湾巡航过,美景随着时代的变迁,越发得现出内在的美,有文人诗歌传颂,这传颂当中自然少不了美食。如:早在隋朝杜宝大业拾遗记中,就留有记载说“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也”。苏东坡和蒋夔寄茶,也有这样两句诗:“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蜇江柱初脱泉。”再如烹调史上留名千古的有名女厨师:宋五嫂。再如苏东坡最喜食的“东坡肉”。各种各样的名菜不仅有着动听的菜名,而且,还有着趣味满溢的历史来源。作者对美食历史的来源的追溯,让读者深深明白了这些西湖美食饱受时间洗礼之后的辉煌。四、作业请围绕自己家乡最有特色的一道菜,研究其来源、特色、烹制手法以及给予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菜名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字数400左右。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的提升自我! 免费文档!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