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69606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延安市重点名校2023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2、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2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 1C水分解过程中,元素种类增加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3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

3、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C胃液0.9-1.5 D胰液7.5-8.04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5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A化学用语B现象描述氧化铝AlOH表示一个氢分子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性质与用途D事实与解释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石墨质软而滑腻做

4、润滑剂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N2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ABBCCDD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B将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C把适量的硝酸铵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7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食品保鲜膜(袋)8成语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文字的精华。成语言简意赅、意义凝练、形象生动、韵律

5、悠扬。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B炉火纯青C量体裁衣D刻舟求剑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 种单质的是AAlBC60CHDFe2O310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的原子质量为78.96B的化学性质相似C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D属于同种元素11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稀HCl与NaCl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热,观察是否有固体残渣C除去CO气体中少量CO2气体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后收集D

6、除去CaO固体中少量的CaCO3加入适量稀盐酸后,过滤AABBCCDD12要使如图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锌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盐酸蔗糖和水氧化钙和水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用化学用语填空。汞元素_。碳酸根离子_。2个甲烷分子_。氦气_。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2) 3Fe2+中数字2 的意义是_。14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两个二氧化氮分子_;铵根离子_;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_;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 _;“4”表示 _。15化学符号可以将“宏观”和“微

7、观”联系起来,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符号“Fe3+”的名称_;(2)最简单的有机物_;(3)铵根离子的符号_。16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_g,水为_g。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_(填“左盘”或“右盘”)。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偏小”

8、或“无影响”)。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18根据图1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图1图2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写出以纯净物为原料用装置A制O2的化学方程式:_。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氨气应从_口进(选“b”或“c”)。医用H2O2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

9、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需要控制该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装置序号)。某学生利用烧杯、球形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等组成制取氢气的装置(如图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装置B处应放的药品是_。该装置的优点是_(只需回答一点)。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_来实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该浓盐酸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现要配制3%的稀盐酸120g,需要加水_克。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

10、,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答案解析】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 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选项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11、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B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

12、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D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2、C【答案解析】A. 由图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3、,选项正确;B. 由图可知,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 1,选项正确;C. 水分解过程中,元素种类种类不变,只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选项错误;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选项正确。故选C。3、C【答案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故选C。4、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乙中含有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甲、和两个乙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两个丙、和一个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故选考点:反应的微观示意5、D【答案解析】A、氧化铝Al2O3,,H表示一个氢原子;2Fe2+表示两个亚

14、铁离子;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C、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N2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反应制氮肥、炸药。ABC都需要修改,只有D完全正确,不需要修改。故选D。6、B【答案解析】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B、将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把适量的硝酸铵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溶液温度下降,不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