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693779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策略隆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陆燕飞 一、问题提出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评价建议中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可是,近年来,笔者在对我县农村学校五、六年级习作作业本进行查阅时,发现农村习作评改与课标要求有较的差距,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评改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是学生习作本统一交给教师批改,教师批阅集体讲评后,学生作简单的修改;二是部分教师对习作评改的态度不积极,评改比较随意,有的只是简单的圈些错别字,稍好一点的就是划

2、一些好词好句,写几句指导性或操作性不强的评语;三是即使有教师采用“学生自我修改教师评阅”的方式进行批改,但效果比较差。二、问题思考根据我县习作评改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多次与教师交流中,发现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村学生数量近年来连续递增,中心小学教师执教班级的学生多,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达到50人甚至60人以上,大部分村一级学校的学生也在增加,而村级学校教师或包班教学,或担任教学科目多,农村教师迫于学校管理要求,只好硬着头皮批改。大部分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或改得随意,或改得辛苦,或改得烦抑,即使有的教师改得认真细致,可是却因为没有收到相应成效而失去批改热情;而学生对待教师批改的习作不可置否

3、甚至麻木不动的态度也无法让教师感受到批改的价值。二是教师对对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许多教师认为,只有自己批改,才能应付得了学校或上级领导的检查,而实际上却因为力不从心不得不穷于应付。三是教师对习作评改的操作缺乏相应的培训与指导。在交流中发现有些教师想让学生学习修改习作,可却苦于没有可操作性的修改方法指导,而无法教给学生具体修改的方法。三、解难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学生的习作修改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对年段的习作教学要求还是评价建议,都提出培养学生修改

4、习作能力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唯有逐步放下习作评改权,才能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评改的能力。古今中外,综观许多大文豪、大文学家的文稿,无不是写了修,写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而在学生习作阶段,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习作是学生思维的轨迹,教师应顺势而导,引发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完善,最后完成自己的习作。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就不喜欢老师在作文修改评价上的生搬硬套,青少年时期在乐山求学时,他经常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写上评语。郭沫若先生曾说:“只要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评价作文的方法,就可以独立修改、评价作文了。

5、老师何必把学生捆得死死的呢?”郭先生后来在文学、戏剧、考古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他少年时期形成独立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叶圣陶先生也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纵观目前农村小学习作评改现实,农村教师埋在习作堆中,代替学生或修或评,费心费时无效。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喜欢评改,不会动笔,而是由于教师没有更新观念,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不放手让学生评改而造成的。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农村教师要更新习作评改的观念,把培养学生习作评改能力为首要任务,教师要把评

6、改习作当作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个人与自己习作交流的环节;其次是改变习作评改方式,打造适合农村小学习作评改的精彩学堂,灵活评改,不让习作评改成为习作教学中的最后一道工序,而是学生习作训练的延续,从而达到解放教师,培养学生评改能力的目的。四、解决策略(一)教师要当好习作评改的教练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传授修改基本方法。如针对学生写完习作后,修改空间狭小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学生打草稿前,建议学生隔行写,左右两边要留出空间,以便于修改;针对学生自改或互改时乱添乱画的凌乱现象,教师要系统的修改指导,对学生进行修改符号的专项训练,不但让他们认识修改

7、符号的样子和作用,还应该通过具体的修改示范教会学生使用修改符号,如删除号、恢复号、对调号、改正号、增添号、重点号、提示号、调遣号、起段号、并段号、缩位号、前移号,为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会各种修改符号,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师在讲评习作时,还应该把是否正确使用修改符号纳入评价范围。(二)教师要教会学生尝试从整体上大修农村学生的习作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内容贫乏、空洞简单,套用他人范作事例或文不对题;在行文上往往采用简单的三段式结构。如果农村教师只让学生修改错别字或病句等,并不能解决学生习作上存在的问题。因此,农村教师在习作评改上要反其道而行,从大处着手。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快速判断:习作按照

8、要求写了吗?有没有离题?有没有事例?习作按意思分好段了吗?是不是还可以细分?学生分好段后,再看看段落是不是围绕某个意思写,是不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等,然后再从小处细化指导。如小学习作中的很多内容都离不开人与事,如何教会学生去评改此类习作呢? 首先检查习作是不是真实,想一想,习作中的人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存在的?人物活起来了吗?人物会动吗?他(她)是怎样动的?哪个部位在动?他(她)会说话吗?以什么样的神态、姿势说?说了什么话?说的话符合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吗?对于写景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思考:习作分好段了吗?关注季节的变化或地点变化而景物不同了吗?段落的结构弄好了吗?段落过渡自然吗?教师还可以教学生参

9、照课文,领悟表达基本方法。如对话描写要高度关注提示语,一般文章的提示语有几种形式,它是怎样交代人物说话的,又是怎样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调、心理、神态等细节。学生快速判断知道习作存在的问题后,再根据需要对全篇习作进行大修,使之成为一篇段落分明、内容充实的习作。(三)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在解决了分段和增加习作内容后,再逐步提高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此时,教师不急于要求学生学会改整篇文章,而是从细微处入手。如从错别字入手,先学会圈出习作中的错别字,改一改错别字;然后再从习作中的词句入手,推敲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等;最后,还要关注题目起得好不好,提示学生要起好题目,使题目起得

10、醒目、准确、简洁、新颖而富有表现力。对于习作的评语,不要评得过于笼统,要教学生学会单项细评。如题目起得好的的,可以画一画,在旁边写上“题目新颖”等;如果习作中注意了人物神态方面的描写,且描写较好的,可以在旁边写“神态描写好,活灵活现”,相信这样的细致评语,会使学生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今后的习作有更多的促进作用。(四)习作评改方式要做必要的改变学生评改习作的能力需要教师较长时间的培养,短时间的评改无法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需要分小步子走。第一步:教师范改,让学生在跟着老师的步子走。没有教师系统的评改指导,学生不可能学会规范地评改。因此,教师要在评改时采用习作修改符号的进

11、行修改,通过具体的修改示范教会学生使用修改符号,强化学生对修改符号认识,促使学生学会使用修改符号。示范评改时,与学生共同剖析本班习作存在的问题,采用一篇中等学生的文章,从整篇入手,引导发现优点与修改点。如在示范修改写人的习作时,教会学生大致了解内容;其次再读习作,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的。如“一个 的人”:(1)作者写了什么人?(2)写人物的什么特点?(3)写的人物是不是有具体的事例?所写的事例是否典型、真实?列举的事例是否能突出人物的特点?(4)习作中的人物活起来了吗?(有没有采用一些必要的描写,如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5)是不是分好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没有衔接好?如果没有衔

12、接好,该怎样使用过渡句。(6)习作的开头和结尾有没有一定的特点,或者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如相互照应等。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推敲,可以在哪个地方添加,在哪个地方进行可以修改;然后再与学生共同欣赏好词佳句,先是欣赏当次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好词佳句。示范评改时,用“”标出好词,用“ ”画出写得好的句子,用“ ”标出写得妙的段落,如开头、结尾等,在好词好句好段旁边写一写欣赏理由。此外,教师还要收集的与当次习作相关的佳作或选择相关的课文描写好的词句,与学生对比欣赏,通过共赏好词佳句好段,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遣词造句的水平。教师在示范在评改中要注意评判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农村学生的习作尽管比较粗糙、雉嫩,但是

13、,教师要在范改中以鼓励为主,要通过注重单项评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评出“最有创意的题目”、“最佳段落结构”、“内容最真实” 、“最佳开头”、“最有意义结尾”、“最简洁的语言描写”、“最生动语言”、“最好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最佳环境描写”等细项,帮助学生树立“我的习作有闪光点”的信心。第二步:小组互助,让学生互改自改中学会修改。教师范改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进入第二步,采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全程参与,互评自改的方式进行修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修改的原则,让学生在互助中提高评改能力。学生一般认识不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因此,把学生编成若干个修改小组,让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仿照老

14、师的做法,带领小组成员,从大处着手,先把整篇习作看完,快速判断习作存在的大问题,如是否按分好意义段,内容是否与文题相符,内容是否充实等;找出关键问题,点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学生各自做大修改工作。然后各小组再从细处着手,先找出用错的字和标点符号,以及一些明显的语病等,然后运用相应的修改符号进行删除、调换、添加等;最后由习作者进行朗读修改,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修改之处。如要求每个成员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在朗读中发现不足之处,先作记号;另外还可以采用边朗读边提问的方式,让听读的同学在写得不明白处和不具体处提出疑问,然后再进行修改。第三步:分层提高,让习作优秀学生在琢磨中提高。如经过小组的评改后,优秀习

15、作的作者还要细细雕琢自己的习作。雕琢的方式可以采用“一读,二思,三找,四评,五改”的方式进行。一读就是自己再读一读感受习作表达的流畅程度;二思就是思考自己的习作还有提升的空间吗?三找是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斟酌斟酌,找一找,可以修改的地方;四评就是分项对自己的习作做细致的评价;五改就是再动手改一改,改到自己满意为止。第四步:改后展示,让学生在评改后得到成功体验。在学生完成习作基本评改后,教师要学生浏览习作,肯定学生评改的进步之处,还激发学生评改的积极性。如开展修改展评会,让学生读读自己修改的最得意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评改?这样评改有什么好处?为其他学生提供的学习借鉴机会。在评价上,要评出习作

16、“评改恰当之星”、“ 评改态度诚恳之星”、“ 评改进步之星”等,鼓励习作修改得好的学生,树立学会评改光荣的正气。彻底改变完成习作交给教师批改,自己不再参与评改而提高的做法。此外,还要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自觉性,对于寄宿制的农村小学,课余时间多,教师除了在课堂中范改学生在课堂实战评改外,更应该采用课外互助评改方式。引导在学校住宿的学生利用饭后时间,把课堂中小组评改的方式延伸到课外来,让学生在修改中学会发现,学会评判,学会增删,学会细致修改;并在评改中养成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总之,广大农村教师要深入落实课标精神,打造农村习作评改精彩学堂,让自我评改成为农村学生习作后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在不断的习作评改中发现自己的变化,体验评改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享受评改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