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69343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衢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基础知识。 (共13题;共35分)1. (1分) 补充四字词语。神_活_ 摇_摆_ 灌溉_穷_尽 _动_器 _海_家放声_ _胜_迹 _争艳_柳绿 _消_散 _山_川2. (1分) 选词填空。 (1) 倒映 倒影 岸边的柳树_在清清的湖水中。鹿摆摆身子,水中的_也跟着摆动起来。(2) 欣赏 观赏 星期天,我们去公园_菊花。鹿对着池水_自己美丽的倒影。3. (2分) 下列加横线字读音都符合拼写规则的一组是( )A . 树叶(yi)

2、 肆虐(nu) 年轮(luen) 困窘(jng)B . 随从(su) 琥珀(pu) 豁亮(h) 跳跃(y)C . 音乐(y) 培养(yng) 山头(sn) 出来(li)D . 干燥(zo) 玻璃(li) 停泊(b) 藐视(mio)4. (2分) 选择题。 (1) 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长喙(yun) 粉黛(di)B . 嗜好(sh) 眸子(mi)C . 眼睑(jin) 榨油(zh)D . 享受(xing) 垂蔓(mn)(2)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嫌弃 增加 口哨B . 一亩 浇水 爱幕C . 缠着 尤其 兰花D . 播种 忘却 完整(3)

3、 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 . 依旧依然B . 茂盛茂密C . 分辨辩论D . 奇异异常(4)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桂花雨中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 A .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超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B . 母亲喜欢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气,不喜欢杭州桂花的香气。C . 母亲内心时刻惦记着家乡的一切,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比得上。D . 母亲习惯了家乡桂花的香气,不适应杭州桂花香。(5) 下面哪句诗可以表达桂花雨中母亲对桂花的感情?( ) A . 月是故乡明B . 乡音无改鬓毛衰C . 每逢佳节倍思亲D . 海上明月共潮生(6) “信赖,往往创造出

4、美好的境界。”作者认为“美好的境界”是( )。 A . 作者和珍珠鸟相亲相依的美好情景。B . 鸟儿不再怕人,和人在一个屋子里共同生活。C . 人和动物互相依恋的情意,人与自然融为一体。D . 珍珠鸟喜欢作者,它和作者成了朋友。5.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无穷无尽 穷追猛打 穷山恶水B . 东张西望 张冠李戴 伸张正义C . 历历在目 目中无人 举目四望D . 随心所欲 摇摇欲坠 欲罢不能6. (2分) “惨无人道”中“惨”字的意思是( ) A . 凶恶,狠毒B . 程度严重,厉害C . 悲惨,凄惨D . 惨重7. (2分) (2016武汉) 依次填入

5、到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河流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在奔流之中,都在竭力浸润着脚下的土地。河水大概是庄稼最频繁的光顾者,能够_沙石的阻拦,能够_枯败的禾苗,能够_肆虐的风沙,能够_骄阳的炙烤。A . 唤醒 冲破 削弱 抵御B . 冲破 抵御 唤醒 削弱C . 抵御 削弱 冲破 唤醒D . 冲破 唤醒 抵御 消弱8. (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B . 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C . 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

6、,但一尘不染 , 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D . 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9. (2分) (2019五上椒江期末)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B .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C .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D .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10. (10分) 我会说。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

7、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注意简明、连贯、得体)11. (5分) 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 王晓红非常爱护时间。(2) 我怀着高兴愉快的心情走上领奖台。(3) 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12. (3分) 日积月累。 (1) 写出高尔基的关于读书的名言:_。(2) _遥招手,怕得鱼惊_。 13. (1分) 运用不同的标点符号,使下面这一句话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意思。这梨子不大好吃二、 阅读感悟 (共2题;共21分)14. (7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称象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

8、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参考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没办法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冲,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赶上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欲知其轻重。_使水及原痕。_(2) “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_。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4) 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5) 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

9、大象的重量? 15. (14分) 课外阅读。 夜游雁荡山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

10、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

11、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敛翅:_窥视:_(2) 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3) 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4) 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5)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

12、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习作表达。 (共1题;共1分)16. (1分) “环保”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以及开展的资料收集活动,我们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出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请你选择其一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13题;共35分)1-1、2-1、2-2、3-1、4-1、4-2、4-3、4-4、4-5、4-6、5-1、6-1、7-1、8-1、9-1、10-1、11-1、11-2、11-3、12-1、12-2、13-1、二、 阅读感悟 (共2题;共21分)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5-4、15-5、三、 习作表达。 (共1题;共1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