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机组运行规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691335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87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机组运行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锅炉机组运行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锅炉机组运行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锅炉机组运行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锅炉机组运行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机组运行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BXNR.GL.10-2005锅炉机组运行规程(试 行)徐州南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批 准: 审 核:编 写:目 录第一篇 锅炉机组的运行第一章 设备及燃料的简要特性第二章 锅炉机组检修后的检查与试验 第一节 检修后的检查 第二节 水压试验 第三节 转动机械试运行 第四节 冲洗过热器第三章 锅炉机组的启动 第一节 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第二节 启动前的准备 第三节 锅炉点火 第四节 锅炉升压 第五节 锅炉并列第四章 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第一节 锅炉运行调整任务第二节 锅炉水位的调整第三节 汽压和汽温的调整第四节 锅炉燃烧的调整第五节 锅炉排污第六节 锅炉除灰与打焦第七节 除尘器的运行第八节 转

2、动机械的运行第九节 自动装置的运行第十节 锅炉设备的运行维护第五章 锅炉机组的停止第一节 停炉前的准备第二节 停炉程序第三节 停炉后的冷却第四节 停炉后的防腐第五节 停炉后的防寒第六节 锅炉的热备用第二篇 锅炉机组故障处理第一章 故障停炉第二章 锅炉水位异常第一节 锅炉满水第二节 锅炉缺水第三节 锅炉水位不明第三章 汽包水位计损坏第四章 汽水共腾第五章 锅炉承压部件损坏第一节 锅炉水冷壁管损坏第二节 省煤器损坏第三节 过热器损坏第四节 减温器损坏第五节 蒸汽及给水管道损坏第六章 锅炉及管道水冲击第七章 锅炉燃烧异常第一节 烟道内可燃物再燃烧第二节 锅炉结焦第八章 电气系统故障第一节 负荷骤减第

3、二节 锅炉厂用电源中断第九章 辅助设备故障第一节 风机故障第二节 炉排故障第三节 燃烧室炉墙及吊钩损坏附录1 漩流板式除尘器运行操作规程(适用于2#、3#、4#炉)附录2 灰水泵运行规程(适用于灰水泵房)附录3 输煤系统运行 附录4 出渣系统运行 第一篇锅炉机组的运行第一章 设备及燃料的简要特性一、设备简要特性1、设备概况 1.1 1#、2#、3#锅炉部分 (1)锅炉型号:UG35/3.82M18 (2)制造厂家:无锡锅炉厂 (3)制造年月:1992年3月(1#炉)、1997年3月(2#、3#炉) (4)投产年月:1998年12月(2#3#炉)1.2 锅炉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1)额定蒸发量:

4、35t/H (2)额定蒸汽压力:3.82MPa (3)汽包蒸汽工作压力:4.21MPa (4)额定蒸汽温度:450(5)给水温度:104(6)给水压力:4.61MPa(7)热空气温度:136(8)排烟温度:148(9)连续排污率:2%(10)锅炉机组设计效率:81%(11)锅炉水容积:30T1.3 4#锅炉部分(1)锅炉型号:UG75/3.82M40 (2)制造厂家:无锡锅炉厂 (3)制造年月:2002年12月 (4)投产年月:2003年11月1.4 锅炉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1)额定蒸发量:75t/H (2)额定蒸汽压力:3.82MPa (3)汽包蒸汽工作压力:4.21MPa (4)额定蒸汽温

5、度:450(5)给水温度:150(6)给水压力:4.61MPa(7)热空气温度:165(8)排烟温度:162(9)连续排污率:2%(10)锅炉机组设计效率:81.1%2、锅炉设备结构概况:2.1 1#、2#、3#锅炉部分1#、2#、3#锅炉均为中压、单汽包自然循环锅炉;“”型布置,装有加煤斗及顺转的鳞片式不漏煤单炉排的燃烧设备,炉膛四周布满水冷壁管,炉膛出口处布置有拉稀的凝渣管,水平烟道内垂直布置对流式过热器,表面式减温器位于高温和低温段过热器之间,尾部竖井中布置有钢管式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锅炉的出渣设备为一台刮板式除渣机。2.1.1 锅炉主要承压及本体部件:(1)炉膛内由603mm的锅炉

6、管密布炉膛四周,构成水冷壁;整个水冷壁系统组成六个循环回路:前水冷壁为一个回路,由39根节距为100mm的水冷壁管、8根834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为0.369。整个后水冷壁为一个循环回路。由54根节距为80mm的水冷壁管,10根834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为0.357。侧水冷壁分成前后两个回路,前回路由九根节距为140mm的水冷壁管,两根834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为0.472,侧后回路由15根节距为140mm的水冷壁管、3根834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为0.386。2.1.2水冷壁回路特性 前水冷壁后水冷壁侧水

7、冷壁前回路后回路水冷壁管节距11080140140水冷壁管根数3954915下降管根数81023截面比0.3690.3570.4720.386水冷壁受热面:192.55M2(2)汽包及附属设备:汽包材料为20g;内径尺寸1500mm,壁厚46mm。汽包总长度为6.7m,全部采用焊接管接头与水冷壁管,下降管联接。为了便于检修,两侧有2个尺寸为425320mm的椭圆形人孔门;汽包上设有安全阀,紧急放水、压力表(高读与低读),自用蒸气和排气等一些必要的管座。还装有高读水位表(石英玻璃管水位表)和低读水位表(电接点水位表)及水位自动调节管座。为了在点火过程中保证省煤器的安全可靠,汽包上设有再循环管座与

8、省煤器进口联箱相接。汽包内部有整套汽水分离设备,布置12只直径为290mm的旋风分离器作为粗分离,分离器的平均负荷为2.9T/h;顶部设置的百叶窗作为细分离。汽包内部还设有连续排污管和加药管。锅炉的给水质量和蒸汽品质应符合GB12145规定“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3)过热器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管 径管子排数h横向节距S1平均纵向节距S2受热面积H材 质低温段过热器383.54610098.2130.220高温段过热器383.5/423.545100116129.620/15CrMo低合金钢(4)减温器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过热蒸汽的温度调节采用螺旋管表面式减温器;布置在高温段和

9、低温段过热器间。用通过进入减温器冷却水量的多少来控制蒸汽温度,减温器的冷却水来自部分锅炉给水,冷却水灰水通过混合联箱进入汽包。(5)省煤器省煤器单级布置在尾部竖井中,结构为钢管式,错列逆流布置;共计分三个管组,管组之间有600mm的距离;管径为323.0mm,材料20#g,横向节距为S1=40mm,纵向节距S2=60mm,省煤器的蛇形管和锅炉后墙平行。省煤器沸腾度为17%,总受热面积:629M2。(6)安全门:汽包上安装两只重锤式双阀心安全门(40mm),动作压力分别整定为:4.38MPa、4.46Mpa。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安装壹只重锤式安全门(50mm),动作压力整定为:3.97MPa。2.1

10、.2 锅炉空气预热器部分空气预热器为钢管立式方案,分级上下两级布置。采用直径401.5mm管子焊接,钢管总数3416根,总受热面积701M2。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为136,锅炉设计排烟温度为148。2.1.3 锅炉燃烧设备锅炉燃烧设备由炉膛、炉排、给煤部分、原煤仓和一次风分配等系统构成。(1)整个炉排由下部导轨、钢架、主动轴、从动轴、链条、前挡风门、档渣装置等七个部分组成,炉排面积35.12m2。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距离:8500mm,炉排宽度为4520mm,设有13根平行链条;炉排5片一组,用炉排夹板夹住,固定在链条上。炉排后部装有挡渣器(俗称老鹰铁)作为挡渣设备。炉排采用两侧进风方式,每侧开有

11、四个400500 mm和两个300450mm的矩形进风管道。与风道连接的进风管内装有有蝶形阀门,可以调节风室风压。风室出渣装置采用蝶形落灰门。炉排两侧与支架间的采用边角式侧密封结构,以阻止外界空气漏入燃烧室。炉排传动系统由滑差调速电机、J300A型减速箱、联轴器三部分组成,炉排的转速调整借助于滑差变速电机的转速改变来实现。电机的动力通过皮带传动、减速箱和联轴器传递到炉排前大轴,推动整个炉排向前运动。J300A型减速箱的速比为3377,其中皮带轮的速比1.69,总的转动比为5700。为保护炉排等转动部件,变速箱上装设有离合器;一旦运行中机械阻力增大,离合器即动作,切断炉排大轴的动力输出。离合装置

12、中保险弹簧的松紧度在检修时一次调整好,运行中一般不需再动。锅炉的给煤系统包含原煤斗、给煤滚筒、分配篦子、煤闸门及其附属设备。通过给煤滚筒的旋转,使燃煤依照颗粒大小均匀地铺在炉排上,紧贴炉排表面的煤层为较大颗粒,自下向上颗粒依次递减,保证了煤层的透气性。借助调整给煤滚筒上部煤闸门与滚筒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煤层的厚度;还可以通过改变炉排的车速,籍以调节给煤量,以适合锅炉负荷及煤质变化的需要。给煤滚筒通过传动链条与炉排同步转动,为防止因煤中的大块卡住滚筒损坏设备,在滚筒传动齿轮一侧也设置了离合装置,如果煤中有大块卡住滚筒,大轴传动轮与滚筒之间的啮合齿轮在离合器弹簧的作用下发生相对错位滑动,推动安装在

13、支架上的信号接点发出相应的声光信号,以提醒运行人员注意。炉排大轴的润滑系统包括轴套、润滑油管、油杯等部件。正常运行中,油杯中的润滑油经润滑油管渗进轴套,对轴承、大轴等转动部分进行润滑,因此必须对油杯进行定期检查和补充油,以防大轴断油。 2.2 4#锅炉部分4#锅炉与1#3#锅炉一样,属于中压中温,单汽包自然循环锅炉,“”布置。采用新型分层加煤斗及顺转鳞片式不漏煤双炉排的燃烧设备。炉膛内四周布置水冷壁管,炉膛出口处布置前后错开的凝渣管。水平烟道内垂直布置对流式过热器,按蒸汽流通方向分为高温段和低温段二级。采用表面式减温器来调节蒸汽温度,减温器位于高温和低温段过热器中间。锅炉尾部坚井中单级布置有钢

14、管式省煤器和钢管式空气预热器。锅炉的出渣设备采用同样规格的刮板式出渣机,数量增至2台。2.2.1 锅炉主要承压部件: (1)水冷壁部分4#炉的炉膛截面尺寸(深度宽度)为46858500mm。由603mmm的锅炉管密布于炉膛四周构成水冷壁;按照循环系统划分,全部水冷壁可分成六个循环回路:整个前水冷壁为一个回路,由71根节距为120mm的水冷壁管和6根1084.5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为0.284。整个后水冷壁为一个回路,由71根节距为120mm水冷壁 管和6根1084.5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为0.284。侧水冷壁分为前后二个回路:侧前回路由15根节距140mm的水冷壁管,2根1084.5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0.448;侧后回路由18根节距为140mm的水冷壁管,2根1084.5mm的下降管组成,其下降管和上升管的截面比为0.373。水冷壁回路特性: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