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68583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摘要金融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推动力。金融发展理论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金融发展实际上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市场功能日趋深化,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的金融发展在总量方面快速增长,但在结构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处于较低效率均衡状态,市场化水平远远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市场化水平。金融体系比较落后,社会剩余资本就无法借助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得到有效配置,金融中介也无法高效率的配置社会剩余资本。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赖

2、于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因而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来指出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能对优化我国金融结构,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效率;经济发展一、金融结构的含义Goldsmith(1969)提出,“金融结构即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了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并且,金融结构“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这是首次明确地给出金融结构的定义。在goldsmith看来,一国金融结构

3、由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构成,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定义的,即,金融结构指在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等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趋势。而从微观角度来看,金融结构指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内部的构成、比例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综合宏微观两方面,金融结构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及配合的状态。二、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金融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金融业从“单一型、集权式”转向“多元化、分散式”,金融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有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结构的高度化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4、,而金融结构得合理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金融要素种类繁多、层次结构较为复杂、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体系。下面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三方面)我国金融业的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融资结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开放结构等来考察我国金融结构的概况。1.中国金融机构结构概况金融机构是构成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我国的金融机构的结构最能反映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和特征。如今,我国金融机构总体形成了以银行为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兼顾管理性、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建设以及内外资金融机构配合的结构特色。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

5、构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8家金融租赁公司,4家货币经纪公司,14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消费金融公司,635家村镇银行,10家贷款公司以及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800家,从业人员319.8万人。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也有了很大发展,截至2011年底,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家银行在华设立209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

6、在华设立37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245家分行)、2家合资银行(下设7家分行,1家附属机构)、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 ;26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94家分行。外资银行在我国27个省(市、区)50个城市设立机构网点,较2003年初增加30个城市。同时,共有6家外资法人银行分行获准在其所在城市辖内外向型企业密集市县设立支行。资产规模从机构类型看,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47.3%、16.2%和15.2%。由此可见,我国金融机构结构有三个特点:第一,金融机构的种类相对齐全。第二,金融机构体系是以银行业金

7、融机构为主导。第三,在银行业中,国有商业银行比重最大。2.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概况金融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金融市场总体上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黄金市场所构成的机构体系。2012年第一季度,货币市场上:银行间债券回购交易额30.7万亿元,同业拆借成交额10.2万亿元,银行间现券交易额14.9万亿元,票据市场交易额4.0万亿元。债券市场,第一季度发行1.54万亿元。股票市场,季末流通市值17.6万亿。外汇市场,季末交易额8720亿美元。保险市场,季末交易额4835亿元。黄金市场,季末交易额8464.1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市场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金

8、融衍生品市场缺乏,原生金融市场较完整。第二,在各类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比重较大。3.金融工具结构概况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也在不断创新,种类不断增加,金融资产日趋多样化。近年来新增加了中央银行票据、新基准浮动利率债券、新型基金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等。2005年又推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对我国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全面考察。首先,从金融资产的总量及内部构成来看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由于票据难以统计,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基本还没发展起来,故不对其进行考察。只从存款、债券、股票及保险单四方面概括金融资产的总量和结构。我国金融资产构成概览金融资产

9、种类数量(亿元)比重(%)货币类金融资产895565.3781.4债券类金融资产154001.4股票类金融资产18434616.76保险费收入48350.44总计1100146.37100.00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执行报告2012年第一季度。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在中国金融总资产中,货币类资产占比最大,证券类资产占比较少,其中股票类占比17%,保费收入占比0.44%,其次,从金融机构角度看,金融资产分布情况如下所示我国金融资产分布情况项目数量(亿元)比重(%)国外净资产226044.9514.12国内信贷 对政府债权(净) 对非金融部门债权 对其他金融部门债权587324.02 34

10、604.25 521658.47 31061.3036.705.8988.825.29货币和准货币 货币 准货币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725851.8 266661.5 459190.3 143232.08 303093.01 12905.1545.3536.7463.2631.2066.012.81外汇存款2286.700.14债券59105.243.69总计1600612.71100.00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0年从表中可以看出,在金融总资产中,国内信贷、货币和准货币占绝对比重。在国内信贷中,有88.82%是对非金融部门的债权,在货币和准货币中,准货币占63.26%,储蓄

11、存款占66.01%。这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特征:在我国金融资产中,货币资产占绝大比重,而在货币类资产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又占绝对比重。三、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相应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变,金融结构在总体上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虽然在结构上有了多元化的发展,但结构的人为性设计、简单化建设、国有银行的垄断性和整体金融的政策性特点等,大大削弱了金融结构多元化的效能。从而使金融结构的演化无法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难以有效促进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以及效率的提高,成为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瓶颈。具体来说,当前我国金融结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 金融产业结构

12、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由过去的单一银行业,发展成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租赁业种类较为齐全的金融产业体系,但是,其内部结构却不协调。表现为银行业独大占据垄断地位,其他金融产业偏小,特别是信托业和租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相互协调不够,聚合质量不高,难以产生结构溢出效应。金融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银行主导,特别是国有银行垄断性地位造就国有银行规模较大,历史包袱重,不良贷款比例大。由于国有银行缺乏具有威胁的竞争对手,加之具有国家信用的支持,国有银行在经营中重规模扩张,清效率提升,导致资产质量不高;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低,银行不能通过利率等市场手段来筛选借款企业和影响企业行为,

13、从而使风险易于集中到银行。保险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对于信托业和租赁业来说,存在问题较大。在我国,由于信托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明确,一直没有一个明晰的信托业发展政策,加之缺少与信托法相配套的法律制度规则,导致信托业发展缓慢。养老金信托、公司债信托、土地信托等支撑信托业发展一些主要信托业务,由于没有法律依据迟迟不能开展。金融租赁业的情况也是如此。目前我国每年的融资租赁不到美国的1/90,不到日本的2%。在体质变迁和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我国租赁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租赁业发展政策却为,租赁业准入限制过严,监管多头,税收政策不尽合理,租赁业发展的信用环境和

14、法治环境不佳,导致整个租赁也陷入止步不前的状态。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我国的金融市场子市场种类基本齐全,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等,但市场结构是不平衡的。不仅表现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衡,而且表现为货币市场内部的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的失衡、资本市场内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失衡,最后综合的表现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失衡。整个金融市场缺乏层次性,各子市场配合不协调,市场效率低下,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金融市场的种类结构存在着“七重七轻”现象,即重资本市场而轻货币市场、货币市场中重债券回购市场而轻票据市场、资本市场中重股票市场而轻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重流通

15、市场而轻发行市场、流通市场中重场内市场而轻场外市场、债券市场中重国债市场而轻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券市场、重长期债券市场而轻短期债券市场。其次,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失衡。货币市场参与者数量少、覆盖面窄、参与程度不高、交易行为不规范,资本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群体庞大而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太小(2002年股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99.49%、机构投资者占0.41%,而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占5080%)。最后,融资方式结构矛盾突出。金融产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势必导致融资结构的不合理,集中反映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近年来,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的直接融资逐步扩大,但在融资总额中的比重仍然明显偏低,间接融资仍占有绝对的压倒式低位。目前我国只有沪、深两个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结构单一,市场高度同质化的特点很突出,两个市场在上市标准,交易品种、运作与监管规划,甚至行情趋势上都基本一致。在市场交易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对市场结构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这种结构就明显不合适宜,从而限制了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发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