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68109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师德的一点思考何谓教育,书面解释为: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何为“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何为“育”,虽不能读书识字却比无知多一点努力,身体力行。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掌握技术学术上的知识,而育人则是使受教育者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的过程。“教”和“育”孰轻孰重?书面解释“教” ,以孝为先,而后才以文相授,可见育人的重要性不低于教学,甚至更重要。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评判一个学生是好学生,是因为什么,不必多说,一定是分数;我们评判一个学生是坏学生,也不必说,还是因为他

2、分数不够。分数和人格是不是一回事呢?绝对是两回事。可是长久以来,评判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为人格是不会考试的。作为教师,如何评价和看待学生的优劣,是关系教师师德风范的重要体现。教师师德师风的树立,对学生人格的彰显有一定的标杆作用,但不会从根本上撼动学生的人格发展。因此要体现高尚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不仅仅会传授知识的技巧,德育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的,这也需要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怀。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同等重要,否则教育是不会真正成功的。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拿出勇气、智慧和魄力,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凝聚更多的共识与合力!”如果我们能全面深化改革,拿出勇

3、气、智慧和魄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化观念,将德育与教学一视同仁,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泼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这名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大学生刘海洋伤害黑熊的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硫酸伤熊的原因是想探索熊的灵敏度。2005年21岁的原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学生陈立宏,铤而走险入室抢劫,持刀将事主杀死。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陈立宏押赴刑场执行死刑。天之骄子怎么会触犯法律,而

4、且手段居然愚蠢到这种地步?这些事件告诉我们,知识不等于智慧,也完全不会对等地转化成道德规范。从这些事件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高分学生触犯法律,用的手法是最愚笨的,最没有技术含量。按理说他们都非常聪明,更应该懂得爱护生灵,更应该懂得如何通过合法的方式赚取更多的财富。可是当他们想探索熊的灵敏度,想获得巨额财富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处理这些事,于是悲剧就发生了。重教轻育的社会指向制造了这样一批“高分好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受到家长、老师、长辈们的赞扬和宠爱,他们往往在内心深处得意洋洋自恃清高,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可是每一个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困惑,这些困难,

5、不是分数高就能够完全克服和解决的。有责任心、师德高尚的教师事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如果我们愿意牺牲一些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花时间去了解人本身,把学到的新知识和做人的本分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会更优秀的,心身更健全。东方文明的古书籍,论语、孟子、老子、中庸,几乎都在谈做人,几乎没有涉及科学技术的,所以读过这些古籍的先贤们,人文基础丰厚,对人性和道德有一种高尚的坚持。我们要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不能忘记必须做好德育工作,最好的途径就是从祖先那里去汲取力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跟很多学生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跟他们在食堂吃饭,聊天,他们私下跟我讲了很多平时不敢讲的话,我才知道这些孩子面临着这么多的问

6、题。家庭原因,朋友的原因,恋爱的原因,给他们带来好多的苦闷。他们的父母听过这样的话吗?没有。班主任能听到这样的话吗?没有。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去,让他们放松警戒,从而关怀他们最真实最需要关怀的那部分。说不出口的话,长期积压到一定程度,是极有可能出事故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多一点宽容,尽自己最大的能耐,多关怀学生的心灵,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灵沟通渠道,这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很有必要的方式。师德师风高尚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但教育孩子也不是单方面的仅仅靠教师道德水平高就可以做得很完善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线一体的协作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学校应该以智育为主,家

7、庭配合。家庭以德育为主,学校配合。有一次我监考初一年级,发现考场上五个孩子的鞋带都是松掉的,散落在地上,最基本的连鞋带都扎不好,这该老师教还是父母教?作为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连这种事情都不教,也不让他做。现在的家长也好,尤其是媒体导向,总是认为教学和育人都是学校的事情,一谈到德育,家长们都会不自觉的与物质联系起来,认为只要自己物质上满足了自己孩子自己的责任就完成了,根本没想到自己还有育人的责任,这么做是很危险的。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被物欲压满了赛满了,他想要的基本就能得到,这样也会失去快乐,试想,一个轻而易举就捕获到猎物的狮子吃得饱饱的,吃得撑撑的,它就没有兴趣再去捕获食物,也失去了品尝其他美味的快乐,而这种快乐的缺失是父母无法理解的。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让学生回家后就上网打游戏,在家里对长辈大吼大叫,这需要家长的监督和教育,家长不承担这个责任,就不要孩子一出问题就往老师往学校身上推。我真心希望家长、学校,全社会,都负起自己的责任,给中国教育一个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