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68062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城市管理组团网格式工作研究 如何按照“第一时间发现、处置、解决问题,打 造精细化城市”的现代城市管理要求,对城市实施规范化管理和常态、精细、长效管理已 成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性问题。为此,现结合我区实际,就积极推行“组团网格式”城市管理新模式探讨如下: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全域化城市管理执法的形势日趋严峻,城管部门的 工作面越来越广、工作量与日俱增、执法管理内容日益繁多、群众需求进一步提高、执法 管理内涵不断拓展,粗放式城市管理模式的弊端己逐渐显现。一是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城 市管理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标准愈来愈高,致使执法队

2、员日常工作疲于 应付、频繁加班。据统计,执法队员每年平均加班超过30天,长时间、高强度的加班, 对城管队伍发展建设十分不利。二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自2002年以来,我局管辖区域 从129. 4平方公里增加到218. 8平方公里,增长了 70%:管辖人口从30. 5万增加到45. 7万,增 长了 50%。但城管执法力量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现有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差距太大, 难以保障全时段、全区域的城市管理。三是管理执法存在盲区。按照现在以具体业务为标准 划分分队来实施城市的日常管理,形成了条块分割、信息闭塞、实践锻炼机会减少,导致 队员综合素质出现短板和经常性的监管不到位、疲于应付消化的现象。

3、四是大城管格局尚 未真正形成。各镇(街道)对辖区城市管理负总责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树立,致使 城管部门在实施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疲F应对、四面出击,眉毛胡子一把抓,“该做的没 有做好,不该做的都做了”。二、目标任务通过推行“组团网格式”管理,就是要落实一包到底、信息互通、力量互补、处置互 动、监督互促、成效互惠的“一包五互”机制,落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标准,科学配置 执法力量,优化管理执法组织形式,规范行政行为,完善监督措施,将一线队员推向路面, 提高见面率和管事率。要逐步实现以下目标:一是依托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建 立统一的城市管理信息处理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科技含量,缓解执法力量不

4、足的矛盾。 二是要切实整合所有城市管理力量,实现执法人员与协管员、信息采集员、路段管理员、 商铺专管员等多支城市管理辅助力量的无缝对接,形成“多位一体”的社会化管理运作体 系,在日常动态管理中发挥作用。三是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以块为 主”的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与各镇(街道)城市管理联动,并借助联合执法队平台,进一 步提高城管、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各职能部门工作合力,不断建立健全“两级政府、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城市管理覆盖率。四是要充分调 动网格管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倡导“出门就上班”理念,努力提升城管队员出门 巡查频率、街面巡查时间、发现和处

5、置问题概率、管理覆盖面等,提升规范化、常态化、 精细化和长效化城市管理水平。三、对策建议(一)分割网格,落实一包到底责任分割网格,落实“一包到底”责任,就是以实行“责任田”模式,逐步打破吃“大锅 饭”,切实提高城管队员工作激情、干劲和效率,为城市管理注入活力。一是分割网格, 形成“责任田” 将各中队辖区分割为多个边界清楚、无缝对接的网格单元(该网格的分 割以智慧城管信息采集网格分割为基础,便了与智慧城管工作有效对接),再根据每个网 格工作量大小,将城管队员(包括协管队员)合理、有序分布在各个网格内,每个网格就 成了所在队员的“责任田”。二是落实责任,实行一包到底。分“用”到户后,队员对所 在网

6、格内与自身职权相关的所有事宜实行包干:一方面做到守土有责,处理所在网格内发 生的有关职责事件,另一方面做到荣辱与共,对网格内出现的问题乂因为玩忽职守未得到 及时有效处置的,将被追究相应责任。三是接受考核,形成竞争机制。每个网格内城市管 理工作开展得如何,都将接受局考核小组和中队考核小组的定期、定量考核,考核结果与 该网格内队员的奖金及评奖评优挂钩。同时,为了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还要实 行网格竞聘上岗机制,如果某个网格在一段时间内管理不尽人意,将通过竞聘选出能者接 任,重用能者。(二)整合力量,形成多团组合模式整合力量,形成“多团组合”,则是为实现力量1+12的效果,为城市管理注入新生。

7、 一是整合力量,改变各自为战。据了解,为了做好该项工作,相关部门先后成立了不少针 对某一样城市管理工作的队伍。如:在招宝山街道区域内,城市管理面上有多支队伍一一 有城管局的执法队员、协管队员、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城管义工,有片区民警,有环卫 部门的保洁员,有市政部门的养护人员,有园林部门的养护人员,还有街道的路段管理员、 社区的商铺管理员等,人数千余之多,但没有在块上集聚,基本呈现各自为“战”局面, 要以分割的每个网格为单位,积极整合所有面上的力量和资源,努力形成各支力量共同 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格局。二是建立机制,发挥。要让集聚网格内的各支 力量真正发挥1+12的效果,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有

8、效的工作机制来实现:一是建立统一指 挥机制,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由城管局所在辖区中队牵头,明确各支队伍分工和合作的 职责,全面协调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二是建立例会交流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工作例会等形 式,定期组织各成员通报工作,总结分析运行情况,查找问题,创新举措,落实整改;三 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全面、及时交流各成员所掌握的各类城市管理 信息,达到信息共享,便于有效管理工作对象和及时处置事件:四是建立效能考核机制, 通过统一灵活的考核机制,对各成员在“组团网格式”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效能等工作实绩 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反馈到各成员所在单位。三是形成网络,统一调配处置。通过“多 团组

9、合”模式,在城市管理中实现力量整合、协调配合。同时,要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建立起 网络协同系统,形成全区4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统一协调处置城市管理机制, 做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改变过去职权分散、责任不清造成的处置速度慢、效果差的局 面,实现市容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三)拓展内涵,深化便民服务理念“组团网格式”城市管理不仅要有分割网格,实行“一包到底”和整合力量、形成 “多员组团”形式的严谨管理模式组成,而且还要具备生动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从而 更加拓展其内涵,深化便民服务,打造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一是零距离接触,增进号市 民情。通过推行该模式,要不断完善和强化城管进社区、进商铺、进市

10、民等机制,提高队 员与群众的见面率,进一步增强与市民感情。二是创新服务理念,深化便民服务。要综合 运用“市容前置”管理、跟踪服务等举措,落实专人结对联系社区解决难题,变被动管 理为主动服务,使联系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数字化管理,打造精细城管。要根 据实际,及时建立网格化管理基础数据平台,将管理对象的情况汇集成信息库,建立健全 科学有效的信息采集、监督、反馈机制,强化网格化服务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推进精细 化城市管理模式。(四)科学设置,提高执法管理效能一是岗位设置。路面执勤闵位设置要做到“六定”,即:定人员。管理的责任区域、 路段、部位要落实到具体的分队、班组,并确定责任人(包括分队

11、长、班组长、组员等) 等。定区域。确定本岗位管理的责任路段、部位、区域等。定时间。明确执勤值守的工作 时间。定形式。明确执勤岗位的具体形式。定职责。明确执勤岗位的具体任务、工作标准 及主要责任。定措施。落实考勤考核、检查督察、奖励惩处等具体保障措施。二是执勤方 式。按照管理要求,推行重点区域蹲点固守、一般区域流动巡查、重大行动联动联管的模 式,实现区域、时段全覆盖。各中队路面执勤可采用定岗执勤、机动执勤、错时执勤和应 急执勤四种方式展开。三是后装保障。目前,协管员总体待遇相对较低,队伍结构不合理、 人员不稳定,要通过改革协管员薪酬制度,适度提高协管员的薪金水平,调整协管员收 入结构。同时,要相

12、应增加执法自行车和执法通等装备,增设值班岗亭将办公场所前移等, 提高执法效率。(五)完善机制,营造联动联管局面一是要建立决策和交流机制。要进一步强化镇(街道)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联席会 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城市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 施,切实改变城市管理“城管独唱”的局面。二是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镇(街道)、 区属各职能部门项目执行城市管理情况纳入“全域城市化”考核范围。城管部门内部要采 取“局考中队,中队考队员”的二级考核方法,每月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同 时,要建立倒查问责机制,根据考核、测评情况,实行末位诫勉谈话和辞退。各中队根据 局相关考核办法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三是要建立社会广泛参与机制。营造辖区内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共参与、齐监督城市管理工作的氛围,把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宣传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强化社会化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