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67974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倍受人们关注,作为教师应注重在各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相比较,音乐教学活动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发展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是“老师教,学生学”这一单调、刻板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从而也压抑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学改革新途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对提高幼儿审美情趣、挖掘

2、幼儿潜能、培养幼儿学习自主性等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电教手段 幼儿 音乐教学【正文】:一、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1、情境导入,启动情感。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幼儿的心录上,要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的确,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导入部分,如果我们呈现给幼儿一种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自然启动美好情境,提高审美情趣。 如我在执教音乐活动春天时,我选择了情境式导入法,电视画面上呈现的是一派美好的景象:大地一片碧绿,五颜六色的花儿竟相开放,蝴蝶在花儿上起舞,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采蜜,并时而发出嗡嗡的声音

3、,柳树姑娘在微风的轻拂下,摆动着碧绿的“长辫子”,小兔子在草地上快活地蹦来蹦去。这种生动、欢快的场景迅速感染了幼儿,他们一会儿学蝴蝶翩翩起舞,一会儿学蜜蜂嗡叫,一会儿学小兔子蹦蹦跳。不知不觉中,课的导入部分已经让幼儿掌握了本次活动中舞蹈的动作要领,并获得了春天美、自然美的情感体验。 2、视听渲染,深化情感。 音乐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音运动的变化、组合,利用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等,将各种美好的情感付诸于声音表现,激起听者的共鸣,使音乐的情感和听者的情感合二为一。许多调查表明,音乐对人类健康,培养儿童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功效。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幼儿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

4、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将歌词相关内容的影片或录像带放给幼儿看,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上音乐欣赏课国歌的时候,先让幼儿整体听一遍音乐,让幼儿谈谈对这段乐曲的感受,幼儿说的都是一些很肤浅的认识。在这个时候我放了有关外国侵略者入侵我国,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奋勇杀敌的影片片断,孩子们看了影片后,感受颇深,他们不仅认识到敌人的残酷无情,也了解到胜利的来之不易,当再一次听国歌的音乐时,孩子们已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着奋勇杀敌的动作。可见适时、恰当的电教手段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幼儿的爱国情感和为祖国作贡献的伟大思想,提高了审美情趣。

5、 二、运用电教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幼儿潜能。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和音乐密不可分,在舞蹈教学中除开教幼儿粗浅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外,教师还应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 例如大班幼儿创编舞蹈小青蛙,呱呱呱的活动中,我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先放青蛙呱呱叫的录音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知道小青蛙在叫,然后教师演示投影片让幼儿欣赏青蛙图,让幼儿看投影片了解青蛙的各种动态,在这时放音乐小青蛙,呱呱呱给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幼儿边听歌曲边看着青蛙图,在教师的启发下编出青蛙蹦跳的不同动作、青蛙捉害虫的姿态及小青蛙可爱的样子。小朋友们想出的双脚跳,足以说明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幼儿的潜能得

6、到充分的挖掘。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体性。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很快就忘记了,看到了很快就记住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帮助幼儿学习,幼儿就很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 例如我在教幼儿演唱歌曲睡醒了,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先教幼儿念歌词,第二步教师范唱,第三步教幼儿唱歌。这种单调的“三步曲”,使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其效果也很一般。这次再教睡醒了这首歌时,我一改以往的传统模式,将这首歌制成了“MTV”的形式,从而达学习,勇于探索尝试,使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烘托和渲染学习气氛,剌激幼儿的兴奋点,使其更好地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

7、这种“MTV”的形式,让幼儿耳目一新,可以同时为幼儿提供多种信息:视觉信息:浅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儿和依立在树上的小鸟;动态信息:花儿由花蕾到慢慢绽放,鸟儿由静立不动到叽叽喳喳地叫,小朋友们由熟睡到睡醒起床;听觉信息:舒缓抒情的音乐,配上歌词(花儿醒了微微笑,鸟儿醒了喳喳叫,好孩子睡醒了快起来。起床快把被叠好)。画面随着歌词的内容而变化着,当他们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是“MTV”的演唱者时,情绪很快调动起来,情不自禁地跟着“MTV”一起唱歌。不知不觉,当老师弹这首歌的谱子时,幼儿已能声情并茂地唱这首歌了。 四、运用电教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幼儿歌曲来

8、自于幼儿的生活,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幼儿教育中的音乐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通过音乐活动与电教媒体的结合,把各种音乐方面的知识技能生动直观、形声兼备的展示给幼儿,适应了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弥补了他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想像力。 例如学习歌曲小鸡出壳时,为了让幼儿有个更直观形象的认识,我先放一段小鸡出壳的录像,同时形象生动的语述“小鸡出壳”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然后在第一遍清唱歌曲

9、时,运用“小鸡出壳”的flash动画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以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当歌曲唱到“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时,我将画面暂停,里面立即钻出了一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的脑袋。丰富有趣的动画演示,立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幼儿不禁在脑海中想象小鸡出壳的画面。 例如在大班音乐游戏森林舞会中,有各种动物的模仿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小动物是幼儿经常见到的,所以模仿它们的动作,想象它们跳舞的动作对幼儿来说都是很简单的。但是还有很多动物是幼儿在生活中见不到或者是很难见到的,因此模仿它们的动作就比较难,老师在游戏引导时利用传统的示范法和语言引导很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我请幼儿观看有关森林里动物的电

10、视录像,利用录像中形象逼真的画面和教师的言语引导,吸引幼儿的注意,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电视录像教学,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在游戏中争先恐后地扮演,大胆想象扮演森林里动物的舞蹈动作,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想的效果。电教媒体的运用扩大了幼儿的眼界,创设了赏心悦目的环境,培养幼儿音乐的耳朵、艺术的头脑、美好的心灵。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便于幼儿理解。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幼儿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为幼儿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参考文献】: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的现代教育原理2、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 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7月出版的学前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