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67619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游春》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游春教学设计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陈菊华一、谈话导入1、说到春天,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置身这样的美景中,你最想干什么?2、春天到了,孔子也带着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出示词卡:泗水河畔踏青,你们了解孔子吗?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3、出示课题:孔子游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孔子游春,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上圈圈画画。2、交流。三、精读课文(一)赏春春意浓在学生的发言的基础上出示第二自然段: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

2、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1、这段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春意浓自由朗读,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得美?(1)桃红柳绿、草色青青色彩美。你想到了哪些成语?词卡:绿草如茵“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出你的感受。(2)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A词卡:眸子同学们通过观察“眸”的字形一定会知道它的意思的。“眸子”指什么?(眼睛)

3、“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读出美。B词卡:飘逸的长发“飘逸的长发”是什么感觉?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甜蜜的絮语”(让你想到了什么?)读出你的感受。C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2、谁能通过朗读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指名读,师生简评。女生齐读。(二)论水1、欣赏着如此美妙的春光,感受着浓浓的春意,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谈论了些什么呢?快速浏览三至九自然段。(他们在谈论“水”。)2、品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出示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思,边思边写,哪些语句能够触动你,请你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你的理解、感悟、启迪及疑惑。这叫写批注。读了孔子这番意味深长的话,你有什么感受?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读书感受?(

4、1)水与真君子之间的相似之处。A有德行板书:有德行B有情义板书:有情义C有志向板书:有志向D善施教化板书:善施教化(2)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水中,看出了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还有君子的其他特点。)请你们想想,水还具备君子的哪些特点?3、孔子不愧为古之圣人,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在读中体会孔子在说这番话时的语气以及言中蕴含的深意。指名读第八自然段。(抓住“意味深长”点评。)男生齐读。(三)言志春意更浓1、在如诗如画的泗水河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观水、论水,课文最后一小节说(引读):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板书:春意更浓为什么说泗水河畔的

5、春意更浓了呢?出示:插图对照文中的插图,自由读课文10至17自然段。2、交流:你们知道为什么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呢?(1)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其乐融融,其情浓浓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2)弟子明志向,收获丰,师生心情愉悦从子路、颜回的回答中看出子路愿有福同享,颜回不好表功。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总结: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更是沐

6、浴在师爱的阳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相互交融,难怪课文最后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3、从子路和颜回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性格不同。4、前后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11至16自然段,体会子路、颜回不同的性格,想象子路颜回和孔子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可以加上动作练习着表演表演。5、学生表演。6、小结:不知道同学们觉察到没有,这浓浓的春意已悄悄地荡漾开去,将我们紧紧地包围着。四、总结延伸1、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游春,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畅所欲言。2、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曾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央视百家讲坛于丹的作品论语心得。真君子12孔子游春 春意浓 有德行 有情义有志向 善施教化春意更浓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