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367589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钓鱼的启示》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钓鱼的启示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2.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

2、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难点: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做人的名人名言。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师:生活是一本书,时时给我们启示,钓鱼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板

3、书:“钓鱼”、“放鱼”)设计意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文中情景,为学习下面的内容作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

4、”等字,指导学生学习。2.师: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终生难忘的启示,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第10段)3.读第10自然段,找含义深刻的句子师:请自由朗读第10自然段,用“ ”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名)句子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设计意图从启示入手,既勾起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又提示学生寻找“我”得到“启示”的心理历程,探讨课文的内涵。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一)理解句子1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课件出示)(先浏览课文,再指名)师:同学们太利害了,把

5、老师找的句子也说出来了。我们先看第1个句子,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快速浏览课文3-9自然段后,同桌讨论回答问题。(1)“是与非”是指什么意思?(生:对与错!)(2)就作者钓鲈鱼的事来看,怎样做才是对的,哪样做是错?(3)为什么说带走鲈鱼是错的?请根据所查的资料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后,师用投影出示以下资料,让学学生默读。)(资料:因为有一段时间是适合鲈鱼繁殖和生长的季节,在开放日之前不应该捕捞正在产卵和生长中的鲈鱼。这是每一个渔民都应该遵守的规则。)(4)“实践起来却很难”在文中是指(作者放鲈鱼很难)。 2.师:什么原因让作者感到放掉鲈鱼很难呢?请快速默读课

6、文39自然段,找出原因,并用“ ”画出有关语句。(指名汇报)(估计学生会这样回答,并找出以下句子作理由。) 鱼很大,很美。(我从来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这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大鲈鱼。(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拉上岸来。) 这时离捕捞鲈鱼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当时四周没有其他人。(我抬头看了影子)3.师:是啊,面对这么诱惑人的鱼,“我”选择了什么呢?这要经历多么艰难的心理斗争啊?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39自然段,找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体会“我”实践起来的艰难。(生自由,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先说句子,再说体会到什么)随学生汇报投影出示以下句子

7、:句子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师:“得意”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板书:得意)句子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师:请用“急切”的语气读。(板书:急切)句子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板书:委屈)师: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句子4: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师:此时此刻的“我”和爸爸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呢?(“我”可能会说:爸爸反正没人发现,我们就留下这条大鲈鱼吧,好吗?爸爸,我求求你了!爸爸可能会说:孩子,我们必须从小时候开始,处处接受严格教育,事事严格要求,才能成为有道德的

8、人啊。爸爸希望你从小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明白爸爸的用心良苦吗?)句子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板书:依依不舍)师:“依依不舍”还可换成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齐读这5个句子师:说得太好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句子读好吧!(二)理解句子2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师:看,把鱼放回湖中,“我”经历了一个多么困难的心理历程啊!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出示课件)就这句话中,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来考考大家呢?(指名:学生质疑,学生回答)估计学生可能提:那“鱼”

9、为什么加上双引号?(答:因为不是指真正的“鱼”。)“鱼”指的是什么?(答:这句子中的“鱼”指的是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我”可能遇到哪些“鱼”呢?(答:可能遇到过的“鱼”可能是:我当设计师可能会有人出高价钱钱收买我,让我把我设计的东西挖过去)“我”遇到了“鱼”后会怎样做呢?(答:我是不会为这些“诱惑”而动心的。)为什么能这样做?(因为父亲当年对的教导我永远铭记于心,并一直都是这样做的。)2师小结,齐品读第10自然段!师:是啊!只有这样做,我们才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们一起再读第10自然段吧!设计意图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读中感悟,读中内化语言,发展语感。放飞想象力,加强口语训练

10、。品词,教会学生通过重点词语去理解课文。通过辩论,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曾遇到过怎样的“鱼”呢?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请说出来与你的同桌分享分享!2.齐读道德名言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让我们来看看名人又是怎样说的,请齐读名人名言!3.“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4.“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希腊)。5.“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6.小结:(指着板书)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知

11、道了“我”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时心情非常的得意,但当爸爸说要把它放回湖里去时,我变得急切了,我恳求爸爸留下大鲈鱼,但爸爸却坚决要我放鱼,这时我委屈极了,只好依依不舍的把鱼放回湖里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我终于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设计意图 在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对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把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中,从而使本文主旨得到了升华。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2搜集有关道德的名言。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钓鱼 得意放鱼 委屈、沮丧获得启示 感激 教学反思 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更深刻的明白了在阅读

12、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读的目的,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意读思结合,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学效率。一、以体验促阅读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想一下如果自己就是作者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再如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说什么进行想象续说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二、抓重点词句,感悟情境语言文字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凭借,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1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所以,阅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不能让读停留在同一层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由浅及深,逐步提高。三、联系实际,感悟文章在课文中,学生理解起来最难的是“什么是诱惑人的鱼”。同学通过讨论找生活中的实例,比较形象的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四、不足及改进措施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当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课文中难点的处理问题。三是学生情感的激发问题。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养的文章,如何让学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礼,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产生一种震撼,这在课堂上显得薄弱。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