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674781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颖《创新课堂教学追求课堂高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课堂教学 追求课堂高效下面就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2012年版)九年级下册的Module 8 My Future Life Unit 2 I know that you will be better at maths.为例来阐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本模块以“毕业”为话题,介绍了同学们在毕业之际的交流,并展示了一篇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第二单元的课文具有鲜明的演讲词特点,鲜明的结构能够有助于把握演讲内容的重点,文章分为导入、第一感谢、第二感谢、第三感谢和结语部分;语法内容是复习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一、课前准备是前提(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只是教师

2、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可以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把教材当成素材,大胆地对其进行取舍和整合,根据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一部分的读前活动和第二、三、四部分的阅读理解活动中,有几个题是重复的,因此我将它们重新整合,将读前活动设计为:1. How many roses does the speaker have?2. Who will probably get thanks from the school-leavers?3. Which three things has the speaker learnt?(二)合理设计任务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

3、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贴近实际生活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从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言语做事”,其初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在本课的单词教授环节,我设计了四个任务:1. Read follow the teacher. (跟读是为了让学生先熟知词汇)2. Read together.(齐读是了解学生的初步掌握情况) 3. Reading competition.(竞赛是通过听、说环节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进一步掌握,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4. Match.(匹配练习是学生从听说过渡到写的一个简单练习,通过该

4、练习使学生将英文单词与中文词义相结合,加深对词汇的识记)在课文教学的While-reading(读中)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任务:Task 1:Skimming(Pair Work)Look through the speech quickly to check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Task 2:Scanning(Group Work)Read through the speech to find out useful expressions. Task 3:Summarizing(Team Work)Sum up the structure (结构)of

5、the speech. 三个任务由易到难,每个任务都紧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信息点的捕捉,最重要的是所有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中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一)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美国的教育家布卢姆说:“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学生层次(分层)为基础,以显性目标(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为主线来细化、确定。基于此,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All will be able to remember new words and underst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eech.Most will be able to

6、identify(识别)the Object Clauses(宾语从句) and the Attributive Clauses(定语从句). Some will be able to write a speech to extend (扩大、延伸)thanks to other people.(二)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本节课我以校园视频进行导入,通过下列问题:1.How soon will you leave sch

7、ool? 2. Will you be happy or sad at that moment? 3. Who will you say thanks to?来进行读前的情景设置,使学生一开始就身临其境。(三)创造合作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到课内探究再到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在本课的Pre-reading(读前)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即让各组组长抽取一个信封,信封中装有一

8、些小纸条,实际上纸条是我将文章中的含有宾语从句的复合句剪开打乱顺序,通过小组合作以连词组句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宾语从句。而在While-reading(读中)环节,第二个任务是Read in groups. Underline useful expressions.组长可以自行分配组员的朗读任务,但是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其中;划词组环节,可以让基础稍差的学生先找他们会的,再由程度稍好的学生加以补充。(四)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本课的课

9、文很长,但是结构很鲜明。阅读是为了最后的写作做铺垫,所以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写作的难度。通过文章的开头Dear head teacher, teachers, parents and fellow students,Im very proud that you have chosen me to speak to you today.让学生了解Start your speech by saying what your speech is going to be about.通过文章第二段的These roses are to thank three groups of peop

10、le for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hat I have learnt.让学生明确Decide who you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再通过三至五段的实例让学生知道Decide what you want to thank them for with examples.最后以 “Thank you, friends, teachers and parents! We love you!”来结束,即Finish your speech by giving best wishes for the future.三、 课下作业是

11、补充作业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将本课的作业在基于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为:1. All should remember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on page 66. 2. Most should finish off your speech with at least one Object Clause and one Attributive Clause. 3. Some can write a speech to e

12、xtend (扩大、延伸)thanks to other people.第三项作业又分为三个层次,即:Tricky: Write one of your classmates that you want to thank, including “give up, try ones best” and at least one Object Clause. Trickier: Write two groups of people that you want to thank, including at least one Object Clause and one Attributive Cla

13、use. Trickiest: Write all the people that you want to thank, including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Complex Sentences(复合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能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四、 课后反思是关键本课的学习目标考虑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合理的分层;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熟悉的校园视频进行导入来唤起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不舍;词汇教学简单明了,将直观图片和单词相结合,通过跟读、齐读、竞赛和匹配练习达到学习和认知的目的;课文教学打破课本原有的设置,

14、将读前环节的课文习题进行有效整合,使之自然地引出定语从句,并且有效地对之前的词汇进行了检查,同时这三个定语从句的句子也为学生后面的写作打下伏笔;阅读活动通过Individual work.、Pair work、Group work 和Team work使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但是由于学生程度不同,所以吸收情况也不尽一样。读中环节的习题因为具有开放性,学生回答的准确率不高。写作环节因为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不少孩子并没有写完。同时课堂的评价环节还要加强。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的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