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673635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 X X X X X 学院教案首页)班级2016级学前教育课程名称奥尔夫音乐课授课教师X X X授课课时4学习课题动作训练入门教学基本 要求知识要求了解奥尔夫动作训练的内涵,目的和教学内容。技能要求学会在运动中创编律动和舞蹈动作。职业素养要求感受身体律动,舞蹈,戏剧以及游戏表演的立体性与艺术 性。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音乐节奏或者教师的指令做出动作。学生们能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动作。教学难点:请同学来当指挥带领同学们完成表演。学习场景 设计1. 学生围城一个大圆2.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3. 学生围城一个半圆教学组织全班授课教学过程 设计1. 走跑停2. 镜子影子相反面3. 动作叠加4.

2、民谣赏析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备注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及旁注一、走跑停师:在鼓上敲击“咚咚咚”代表走,同学们觉得这个走可以用几分 音符代替?生:四分音符师:可以,那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四分音符。生:师:在鼓上敲击”咚咚咚咚咚咚”代表跑,同学们觉得这个跑可以用 几分音符代替?生:八分音符师:有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八分音符生:师:当我用鼓棒敲击鼓边的时候“当当当”时代表休止,敲击一下 代表休止一拍,于是可以表示为四分休止符。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四分 休止符。生:师:每位同学分散站开,当听到是“咚咚咚”时就走路,当听到“咚咚 咚咚 咚咚”时就跑步,当听到“当当当”时就停止。教师开始敲击乐器。

3、生:跟随鼓声运动师:同学们尽量分散走开,根据我变换的节奏来运动。(教师把鼓拿到头顶敲击)同学们想想,你们的动作应该怎样来变化呢? 生:有的同学踮起了脚尖,有的同学举起了双手师:(教师蹲了下来敲击鼓)我发生了变化,你们怎样做动作呢?生:同学们蹲下来行走。师:教师把鼓声慢慢的敲大声并保持几下在慢慢声音变小生:同学们走路的声音慢慢变重又慢慢变轻师:同学们刚才观察的很仔细,我们继续啦,看老师还有什么变化。(敲 的鼓声由轻慢变重快)生:同学们由轻走到重跑。师:刚才同学们都做的很好,那有哪位同学自愿来当指挥,来体验指挥 的乐趣。生:学生指挥教师指导,指点问题。师:还是在走 跑 停的基础上,当鼓声停止时我会

4、发出指令,看同学们 的反应力如何。(教师敲击鼓,鼓声停止)2位同学手牵手生:同学们找到伙伴并牵手。师:(教师敲鼓,鼓声停止)戴眼镜的同学一组,不戴眼镜的同学一组。 生:同学们迅速地找到组织站成了两组。走跑停30分 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及旁注师:(教师敲鼓,鼓声停止)3人一组,手碰脚。生:学生找到3人一组,并做出了手碰脚的动作。师:(要求每组的学生做不冋的动作,引导提示学生。)刚才老师的指令 中涉及到生活中的事物、数字、身体四肢。冋学们想想看还能怎样发出指令。生:(请两二位同学当指挥,来玩活动)师:这个活动是在最简单的走跑停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音乐元素中 的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快慢,之后

5、又加入了数字、事物、颜色、 身体四肢,内容量大,在实际幼儿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入所需要的 内容。同学们想想这个活动,主要训练了幼儿的哪些音乐素质和能力?生:听节奏反应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二、镜子影子相反面师:相信大家都照过镜子,现在我面对大家,你们都是镜子,我来照镜子 啦。(教师做动作)生:学生模仿教师做动作。师:动作尽量从大动作的开始,速度也要慢点。请一位同学来做动作,看 看下面的同学是不是镜子中的你。生:学生做动作。师:两两同学一组,一位是照镜子的人,一位是镜子,听音乐来创编动 作。当听到有鼓声敲击的时候两位同学互换角色。(教师在教室走动指导同学 完成)生:学生自由做动作师:(教师背

6、对学生)现在你们是我的相反面,还是我先带领大家做简单 的动作,我如果同时动了身体的两个部位,大家只需要做一个身体部位的相 反面。生:学生做动作师:好的,现在同学们三人一组站成竖排,第一个同学是带头人,第二个 同学是第一个同学的影子,第三个同学是第一个同学的相反面。跟随音乐来 做动作,当听到鼓声时第一个同学退后到第三个同学的位置,于是原来第二 个同学变成了第一个同学来创编动作。生:跟随音乐来做动作,教师也融入到学生中来玩耍。师:这个活动主要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模仿能力、反应能力。三、动作叠加把全班分为六组,先请一组同学和老师示范,老师做第一个动作,第二 个同学先模仿老师的第一个动作在加入自己的一

7、个动作,第三个同学先做完 前两个同学的动作再加入自己的一个动作,第四个同学做完前三个同学的动 作再加入自己的动作。镜子影子先反面25分钟动作叠加25分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及旁注一次类推完成动作叠加。每组练习师:教师拟定了六个主题,分别有雪人融化,帕金森病人,羽毛飘落,机 器人,虚弱无力的人,喝醉酒的人,每组用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分别展示,让 其他组的同学猜。生:积极准备,每组表演。师:这个活动主要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记忆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 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或与学生一同完成动作叠加。四、民谣赏析师:先聆听音乐,分析乐曲有几部分组成。生:师:带领学生分析乐曲,乐曲有两部分组成,AB两部

8、分,反复四遍。全 班分为三大组,根据音乐来创编两部分动作,动作不需要太多太难,主要表 现出乐曲的结构。生:每组表演创编的作品,教师进行指导。师:在给幼儿教学时,让幼儿创编有难度,所以可以教师课前想好动作, 在教学中直接给幼儿教动作,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是两部分的,能体验到 是两部分即可。不必给幼儿过多的讲曲式结构。只是身为教师的你们知道这 种结构是单二部曲式。老师创编好了几个动作,AB部分的动作分别是这样(教师带领学生学 习),之后跟随音乐律动。五、课堂小结本节课进行了四个活动,都是关于动作训练的,从动作训练中我们可以 看出动作训练的价值是巨大的,能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创造力、注意力、合 作能力等。我们说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动作训练不同于舞蹈体操,大家思考 一下是为什么呢?生:学生讨论师:不要求动作造型的技巧规格和动作整齐划一,即即兴性。在群体动 作时鼓励用不同的动作把同一音响特征表现出来,即独特性。从大的明确的, 鲜明的动作到小的,相对隐蔽的,含蓄的动作。这也是动作训练的三个特点。六、课后作业音乐的选取在教学中很是重要,所以在课后每人找符合刚才我们学习过 的4个活动中的任意2个活动的乐曲。民谣赏析30分钟 课堂小结20分钟 课后作业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