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67255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正确决策的思维。一般认为,批判性思维由认知技能和情感意向构成。前者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调控;后者又称批判精神,包括求真、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质疑、自信和好奇等。面对日常生活中五花八门的问题,人们时时需要进行正确思考并作出行动。作为强有力的理性思维工具,批判性思维应运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批判性思维往往存在两种误解。一种是认为批判性思维旨在发现他人而非批判性思维者自身的思想或行为错误。其实,“批判在这里是中性词,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理解为“评论。因此,批判性思维不是人们所误解的对人不对己的“找茬思维。

2、另一种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疑心一切、否认一切的破坏性思维。实际上,批判性思维并没有试图否认一切。在检查发现有合理的理由后,它必然要肯定某些思想。所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审慎、客观和公允的,也是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创新是产生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内容一致、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批判性思维对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创新离不开批判精神的支持和帮助。在面对旧思想、旧观念和旧技术时,创新者要破旧立新,实现理论突破和技术革新,就必须具有独立思考、敢于疑心的胆略;具有寻根究底的强烈好奇心和舍我其谁的高度自信心;具有不唯书、不唯

3、上、只唯实的科学精神;具有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这就是典型的批判精神。没有批判精神的介入、驱动、引导和鼓励,创新意识就难以孕育成型,创新过程就不能启动并持续下去,创新成果也就不能最终完成。科技史上数以万计的创造创造,都离不开创新者的批判精神。相反,唯命是从、人云亦云的从众性,偏见成癖、独断专行的褊狭性,思想懒惰、因循守旧的刻板性,都会对创新起阻碍作用。另一方面,认知技能为创新的整个过程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根本工具。一般说来,创新过程包含问题表征、设计解题方案、执行解题方案和监控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相应的认知技能。例如,在问题表征中,需要运用解释技能和分析技能,去加工问题涉及的各类知识,实现

4、对问题的字面理解和深层理解。又如,在监控中,既要运用评估技能,对解题过程加以反思、监督和检验,又要运用自我调控技能,及时改正错误,校准方向。要正确认识批判性思维对创新的作用和意义,还需要澄清两种常见的观点。一种观点坚称创新需要发散思维,无需批判性思维。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没有认识到创新既依赖发散思维,又依赖收敛思维。思维从某个角度可划分为用以搜寻所有可能答案的发散思维和对这些答案加以筛选的收敛思维。学者们普遍认为,收敛思维属于但不等同于批判性思维。实践证明,片面强调发散思维而无端否认批判性思维,容易使创新半途而废。另外,发散思维本身也含有批判性思维如类比。另一种观点宣称创新是直觉、灵感、顿悟和形象思维直接作用的结果,批判性思维对创新非但无益,反而束缚人的思路,有害于创新。不能否认直觉等因素对创造创造具有积极意义,但否认批判性思维的观点显然会走向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实际上,没有批判性思维的指引和制约,创造创造就会流于漫无边际、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历史上鼓噪一时的“永动机的创造,时下风行的对一些“脑筋急转弯问题的“创造性解答,局部人士自欺欺人的所谓“伟大发现,实际上都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