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366974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5年制-理论大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五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 课程负责人:孟运莲 课程中文名称: 组织学与胚胎学 课程英文名称: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课程类别: 必修 课程学分数: 2.5 课程学时数: 63 授课对象: 2006 级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五年制、口腔5、7、 8 年制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组织学( histology )与胚胎学( embryology )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我国医学教育习 惯地将它们列为一门基础课程。 组织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光镜下微细结构、 电镜下超微结构及 其与功能的关系,内容分为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二部分。 胚胎学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 内容

2、分为胚胎的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器官系统的发生、先天性畸形等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 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得到适当的技能训 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达到: 掌握或了解人体各种组 织和器官的光镜下微细结构、 主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与功能关系; 掌握或 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 胎膜胎盘、 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 在基本技能方面要 求学生达到: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用途, 熟悉使用并善于保护光学显微镜, 能在光学显 微镜下识别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 能用语言文字正确描绘或描述镜下所见; 能辨认各 主

3、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图象, 并适当联系功能; 能根据模式图适当描述人体胚胎的早期 发生、 各主要器官的发生与畸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为学习后继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打 下基础。二、学时按排教学计划规定学时数: 63.0 学时。理论讲授学时 36.0 学时(组织学 28.0 学时,胚胎学 8.0 学时)。实习学时 27.0 学时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内容理论学时实习学时第一讲绪论、上皮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软骨4学时3学时第二讲血液、肌组织、神经组织4学时3学时第三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4学时3学时第四讲消化管、消化腺4学时3学时第五讲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4学时3学时第六讲

4、泌尿系统、眼和耳4学时3学时第七讲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4学时3学时第八讲胚胎总论4学时3学时第九讲胚胎各论4学时3学时四、教学内容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1 组织学的研究内容; 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2 常用的组织学的研究方法。熟悉:1. 电子显微镜术; 2组织化学细胞化学术 ;免疫细胞化学术了解1 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学习组织学的意义及方法;2 其它的组织学技术。 理论授课内容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1组织学的概念;2基本组织的概念、类型;3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二、组织学的研究技术1 .光镜技术:石蜡切片,HE染色法,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的含义;组织

5、亲银性和嗜银性的含义;涂片法,铺片法,磨片法,冰冻切片法,活细胞观察法等。2 .电镜技术: 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特点及应用。3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PAS 反应,酶细胞化学定位等。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1 . 理论与实验结合;2. 形态与功能结合;3. 局部与整体结合,立体形态与断面形态结合。上皮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1.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2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结构、功能和分布; 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熟悉 腺上皮与腺体的概念;腺细胞的类型。了解上皮组织的再生。 理论授课内容 一、上皮组织概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二、被覆上皮1 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2各种

6、被覆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 皮、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细胞衣、微绒毛及纤毛的结构和功能。2上皮细胞的侧面: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及缝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 3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的结构和功能。四、腺上皮和腺1腺上皮与腺的概念; 2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3腺细胞的分类。固有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1. 结缔组织的特点、功能、分类及起源;2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熟悉1. 致密结缔组织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2 脂肪组织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了解网状组织的结构和分布

7、。 理论授课内容 、结缔组织概述1 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功能; 2 结缔组织的来源,间充质的结构。二、疏松结缔组织1 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脂肪细 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2 纤维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的形态结构及理化特性;3 基质 基质的化学成分、特性与功能,组织液的形成及作用。三、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四、脂肪组织脂肪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五、网状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 实验授课内容 1光镜观察疏松结缔组织铺片与切片; 2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切片; 3观察成纤维细胞、

8、和脂肪细胞的电镜图像。软骨和骨 目的要求 掌握1透明软骨的结构和功能;2骨组织的结构。熟悉1软骨的分类及其生长方式;2骨的发生和骨的改建。了解1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 2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在血钙调节中的作用。 理论授课内容 一、软骨1软骨组织的结构:软骨细胞,软骨的纤维和基质;2透明软骨: 透明软骨组织,软骨膜的结构和功能,透明软骨的分布和功能; 3软骨的生长方式。4弹性软骨: 弹性软骨的分布、结构特征。5纤维软骨:纤维软骨的分布、结构特征。二、骨1骨组织的结构:类骨质、骨基质和骨板的结构,骨组织的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形态结构与功能。2长骨的结构

9、: 松质骨与密质骨,密质骨的骨板排列方式,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3骨髓的类型与分布;4骨发生的两种方式,骨发生的基本过程。 5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组织的再生。 实验授课内容 1光镜观察三种软骨的切片、骨切片、骨磨片以及软骨呢成骨的切片;2 观察软骨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电镜图像。 思考题 1软骨组织与软骨、骨组织与骨的关系。2透明软骨的结构及其与其它两种软骨的异同点。1 骨组织、类骨质及骨基质的区别和联系。2 长骨的结构。3 软骨内成骨的过程。血液、淋巴和血细胞的发生 目的要求 掌握1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正常值、结构和功能; 2网织红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意义。熟悉1造血干细胞;2血细胞和

10、血小板在发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了解1红骨髓的结构;2血液有形成分发生的过程;3淋巴液的形成及功能。 理论授课内容 一、血液1血浆、血清及血液有形成分的概念;2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和正常值。3 红细胞: 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血红蛋白的功能和正常值,渗 透压对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影响,溶血与血影,红细胞的寿命; 4网织红细胞形态结构特点、正常值及功能意义;5白细胞的分类、正常值、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三种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 巴细胞;6血小板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二、血细胞的发生1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器官;2血细胞和血小板的发生过程、形态特点及其形态变化规律。 实验授课内容 1血涂片的制作;

11、2光镜观察血涂片;3观察各种血细胞及血小板的超微结构;4骨髓涂片示教。 思考题 1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2白细胞的分类、正常值、结构和功能; 3血小板正常值、结构和功能。肌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1. 骨骼肌纤维的结构,肌丝的分子结构;2. 心肌纤维的结构及其与骨骼肌的区别;3. 平滑肌纤维的结构。熟悉肌组织的分类及结构和机能特点。了解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理论授课内容 一、肌组织概述 1肌组织的分类及其机能特性; 2肌肉的组成。二、骨骼肌1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肌膜、细胞核、肌原纤维(明带、暗带、H带、M线、Z 线、肌节)。2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原纤维、粗肌丝和细肌丝、

12、肌膜和 T小管、 肌质网和纵小管;3 肌丝的分子结构;三、心肌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四、平滑肌平滑肌纤维的光、电镜结构。神经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1. 神经组织的组成和功能;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化学性突触的结构;4 .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熟悉:1.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2 .神经末梢的种类、结构和功能。了解1. 神经元的分类; 2.突触的分类; 3.神经纤维的分类; 理论授课内容 一、神经组织概述1. 神经组织的组成和功能;2. 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的关系。二、神经元1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胞体(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内的尼氏体、神经原纤维)、树突和轴突

13、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元的分类。三、突触 突触的定义和分类,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四、神经胶质1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 细胞和室管膜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2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节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的分布及功能。五、神经纤维1 神经纤维的组成及类型;2 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 3无髓神经纤维的结构特点。六、神经末梢1 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的分布、结构和功能,有被囊的神经末 梢的分类、分布、结构和功能;2 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终板的结构和功能 ,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的分布、 结构和功能。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1. 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

14、构和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分布。2. 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及功能。3. 掌握心脏壁的各层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熟悉1. 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2. 微循环各段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了解1. 了解过渡型和特殊类型的动脉管壁结构与功能关系,动脉的年龄性变化。2. 了解淋巴管的一般结构。3. 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 理论授课内容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的超微结构、分布及其 功能。毛细血管的功能与形态结构的关系。三、动脉 动脉的一般结构。大、中、小动脉的结构及其功能。动脉的年龄性变化。四、静脉 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小、中、大静脉的结构特点。静脉瓣的结构。五、微循环 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微循环的各段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六、心脏 心脏壁各层的组织结构、心房特殊颗粒及内分泌功能。心瓣膜的结构与功能、心脏 传导系统的组成、分布与功能。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及蒲肯野纤维等的结构特点。七、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导管的结构特点。免疫系统 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