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668249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原癌基因累积的结果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内核酸具有差异性C衰老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但功能不变D由于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所以一般情况下比白细胞寿命短2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

2、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3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种类相同的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都相同B无机盐只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细胞中C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4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ABCD5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图中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

3、营养级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6下列对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变化就是“J”型增长或“S”型增长B外来入侵物种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必定表现为“J”型增长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C青蛙通常在近岸水边腐草丛中产卵,可采用等距取样法估算该蛙卵的密度D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8(10分)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

4、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某种鱼成年个体分布在水体的底层,幼年个体分布在水体上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特征ABCD二、非选择题9(10分)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g/L)。号培养基: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g/L)。号培养基: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g/L)。回答下列问题。(1

5、)在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号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_。(2)若将土壤悬浮液种在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_,其原因是_。(3)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4)假设从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_和_。10(14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该图示缺少处于_期的示意图,而该时期细胞主要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即进行

6、_。(2)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图D中1结构称为_其向四周扩展会形成_。(4)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的图示是_。(5)A图细咆有染色体_条,DNA分子_个,染色单体_条;B图细胞有染体_条,DNA分子_个,染色单体_条。该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_条染色体。11(14分)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1)核移植技术使“克隆人”成为可能,该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你想克隆自己吗?为什么?对于“克隆人”,谈谈你的观点。_(2)如图,最近校园内多功能厅前月季园内的一种植物龙葵遭受了严重的虫害。如果这是一种经济作物,将几乎颗粒无收。请你列举为减少环境污染生物

7、防治害虫的方法,谈谈你对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看法(你是否支持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理由是什么?有风险吗?)_12抗虫的转基因植物,含有Bt蛋白,也叫毒蛋白,Bt蛋白本身其实没有任何毒性,但是鳞翅目幼虫的肠道壁上有一种特别的蛋白,喜欢与Bt蛋白结合,引起肠道壁穿孔,导致幼虫死亡。(1)抗虫植物的抗虫效果与Bt蛋白的表达量直接相关,可通过制备_作为特异探针对Bt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2)将Bt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_等。在农杆菌转化过程中,防止农杆菌过度生长是转基因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结束后,转化组织需要_处理,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浓度很关键。光电比色

8、法可用于细菌细胞密度的测定,OD600指的是某种溶液在600nm波长处的吸光值。吸光值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呈正比,通常用于细菌细胞密度(OD600)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溶液中的细菌处于_状态。由图可知,_对农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当浓度为300mg/L时,OD600降为0,说明_。注:Cef(头孢霉素),Carb(羧苄青霉索)(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一直为人们所担忧但大量的研究表明该抗虫的转基因植物对人体并没有任何伤害,原因是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在个

9、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题目详解】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内核酸RNA具有差异性,B正确;C、衰老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功能也会发生改变,如物质运输效率会下降,C错误;D、红细胞寿命大约120天,而大部分白细胞的寿命只有几天,D错误。故选B。2、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

10、选项。【题目详解】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溶于水形成碳酸,导致发酵液最终呈酸性,A正确;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溶于水形成碳酸,导致发酵液最终呈酸性,B正确;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C错误;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发酵液呈酸性,D正确。本题选C3、D【答案解析】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有关;植物细胞内不含有胆固醇,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题目详解】A如果氨基酸的种类,但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功能就不一定相同,A错误;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也有以化合态存在

11、,B错误;C.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C错误;D. 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考生明确结构决定功能,并且识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识记胆固醇的生理作用。4、B【答案解析】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用于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可与还原糖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题目详解】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应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液,错误;脂肪颗粒可被苏丹染液染为橘黄色,正确;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错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

12、紫色,正确。故选B。5、D【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题目详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A错误;图中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C错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一部分被由于呼吸消耗、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所以是逐级递减的,D正确。【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6、D【答案解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正常情况下,

13、自然界中一定空间存在一定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增长会呈“S曲线。【题目详解】A.“J”型和“S”型增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A错误;B.一个外来物种种群进入一个新环境,虽可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种群数量增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环境不适合其生长时,外来入侵物种不会表现出“J”型增长,B错误;C.在理想条件下,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C错误;D.在自然界中,决定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和迁出等,同时气候、天敌、食物、传染病的影响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外部因素,D正确。故选D。【答案

14、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7、C【答案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题目详解】A、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B、基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B错误;C、青蛙通常在近岸水边腐草丛中产卵,可采用等距取样法估算该蛙卵的密度,C正确;D、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