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66503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舟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核舟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核舟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舟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舟记》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舟记教案江中 吴丽娟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如实词:为、箬篷、糁、比、绝、类;虚词:以、盖、而、若等;、2、能在老师的引导和自身的体会下翻译全文;3、学习本文生动而条例清晰地说明;4、背诵课文2、3、4段。二、教学重点:目标1、2三、教学难点;目标2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微雕图片。二、 展示目标三、 自主学习:活动一读准读顺,读出疑问四、自主学习和启导精思相结合。活动二:1、 理清说明顺序,了解核舟上雕刻的内容;2、 在理解雕刻内容的基础上初步解决文章的部分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的问题。理解每一段说明的内容和字词句的理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 第

2、一段向我们介绍了核舟的什么?有什么作用?总写核舟的来历,核舟的主题:“盖大苏泛赤壁云” ;作用:总领全文。(2)、第二段向我们介绍了核舟的哪个部分?雕刻了哪些内容?船舱 一个篛蓬,八扇小窗,左右雕栏,一副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6个字 )3、课堂检测:自己补充笔记的解释和翻译。4、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第二段,并写一遍。第二课时一、 课前热身:抽查背诵和一二段的字词解释和重要句子的翻译。二、 自主学习和启导精思相结合。继续上节课的活动二:(1)、第三段介绍了核舟的哪个部分?这个部分雕刻了哪些内容?船头;船舱雕刻了苏轼、黄鲁直、佛印这三个人物的在泛游赤壁时神情动作,此外

3、还有一副手卷、一串念珠。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理解词句的结实,穿插进这之间穿插进学生的演示。结合语段,同学出来演示船头三人的位置,座位上的同学结合文段做导演;结合语段,同学出来演示苏黄的动作和神态,座位上的同学结合文段做导演;结合语段,同学出来演示佛印的动作和神态,座位上的同学结合文段做导演。演示完以后朗读,并明确字词的解释和部分句子的翻译。(2)、第四段介绍了核舟的哪个部分?这个部分雕刻了哪些内容?船尾部分,这个部分雕刻了两个舟子,一条船桨,一个蒲葵扇,一炉一壶。结合语段,同学出来演示舟子的动作和神态,座位上的同学结合文段做导演。演示完以后朗读,并明确字词的解释和部分句子的翻译。(3)、第五段介

4、绍了核舟的哪个部分?这个部分雕刻了哪些内容?船背,题字和篆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确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4)第六段主要介绍了核舟的哪些内容?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三、 自主提升:朗读全文,加深对内容和字词句解释的理解。四、 课后作业:背诵第三段,完善本节课的笔记。第三课时一、 课前热身:抽查背诵和三六段的字词解释和重要句子的翻译。二、 带着问题齐读全文:各段具体说明了核舟的哪些内容。三、 总结全文内容和说明顺序。说明的内容:第一段:概述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总)第二五段:详写详写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题名。(分)第六段:小结总计全核舟的人

5、、物、文字的数目,赞叹核舟的雕刻技艺。(总)说明的顺序:舟首尾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四、启导精思:活动三感受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1、 第一段哪句话表现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苏轼、黄庭坚、佛印、两舟子的神态举止,具体说明核舟上的物件和文字?更具体地表现王叔远技艺高超(奇巧)。3、研读第6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写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 ,再与核舟体积小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4、作者在说明核舟的正面时,

6、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1)因为船舱比较高,比较宽敞,窗门上的文字也特别醒目,符合人们视觉规律;(2)船头和船尾都刻了人物,这些人物的活动和第一段的“盖大苏泛赤壁云”相吻合,把这两段雕刻人物的两段安排在一切写,也是文章逻辑性更强。四、自主提升:课文总结:课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文中对核舟所刻的人、物、字等描摹细致入微,形神兼备。 文章按总分总的顺序,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先概括介绍,然后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顺序具体说明,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紧扣核舟的主题对船头的情景进行生动具体的描摹。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体会。 五、自主提升、课堂检测:质疑问难。六、课后作业:完成第四段的背诵;将自己觉得难解的字词和句子翻译写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