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66422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教师用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单选题1. 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A. 可燃性B. 还原性C. 吸附性D. 稳定性【答案】C【解析】解: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选C2. “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 具有吸附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答案】A【解析】解:A.由于“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碳单质,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故说法错误; B.“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正确; C

2、.碳的单质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故正确; D.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A3. 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答案】D【解析】解: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正确; B、实验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C、碳在反应中与氧结合,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正确; 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

3、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防止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炸裂,错误; 故选D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序号物质性质用途A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制冷剂B活性炭吸附性防毒面具C氧气助燃性医疗急救D木炭可燃性做燃料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解:A、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于制冷剂,故A性质和用途相关;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故B性质和用途相关; C、氧气能供给呼吸,常用于医疗上抢救病人,不是利用了助燃性,故C性质和用途不相关; D、木炭具有可燃性,能放出大量的热,可用做燃料,故D性质和用途相关故选C5.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

4、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选项ABCD转化关系物质甲H2O2CCaCO3FeCl2乙O2COCO2Fe丙H2OCO2Na2CO3Fe2O3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解:A、过氧化氢(甲)可以分解成水(丙)和氧气(乙),而氧气(乙)可以和氢气或者含氢化合物反应生成水(丙),而水(丙)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氧气(乙)和氢气。故该转化能实现。正确;B、碳(甲)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乙),而一氧化碳(乙)体现可燃性与还原性都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丙),

5、而二氧化碳(丙)和碳在高温的情况下也能生成一氧化碳(乙)。故该转化能实现。正确;C、碳酸钙(甲)高温煅烧或者和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乙),二氧化碳(乙)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丙),碳酸钠(丙)和盐酸等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乙),同时碳酸钠(丙)和氢氧化钙或者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甲)。故该转化能实现。正确;D、氧化铁(丙)无法直接得到氯化亚铁(甲),前者是+3价铁,而后者是+2价。错误;故选:D。6.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三者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B. 构成三者的碳原子结构相同C. 三者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D. 三者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答案】A【解

6、析】解:A、因金刚石、石墨和C60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则三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A说法错误; B、因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的单质,则构成三者的碳原子结构相同,B说法正确; C、因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三者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C说法正确; D、因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一种碳元素组成,则为单质,D说法正确; 故选A7.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符的是()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C.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作钻探机钻头【答案】B【解析】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

7、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C、CO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作钻探机钻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 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A. A、B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 A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 C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答案】D【解析】解:A、在A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在B处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所以,A、B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A

8、正确; B、在A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是典型的吸热反应,B正确; C、由装置的特点可知,C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故C正确; D、由装置的特点可知,D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不需要尾气处理.故D错误故选D9.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A. 木炭用作燃料B. 用墨书写或绘画C. 石墨作电极材料D. 焦炭用于炼铁【答案】B【解析】解:A、木炭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它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项错误; B、用墨书写或绘画是利用了石墨呈黑色的物理性质和在空气中稳定的化学性质,故此项正确C、石墨作电极材料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此

9、项错误D、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项错误故选B10. 最近科学家发现,无定形碳在利用单脉冲激光冲激下生成Q碳,硬度比砖石还高.下列关于这种“Q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B. Q碳中原子间没有间隔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D. Q碳中原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答案】B【解析】解:A、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正确; B、Q碳中原子间有间隔,错误;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正确; D、Q碳中原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11. 传统干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有多方面的应用,如图显示的是干电池的内部构造,请回答下列问题:(

10、1)写出干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上述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写一种);(2)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成分是MnO2和C,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MnO2,可采用的简单方法是_,写出反应方程式_;(3)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了其导电性,请写出一条其他的用途:_;(4)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锌比铜活泼:_。【答案】C;铜帽(或锌皮);灼烧;C+O2点燃CO2;做铅笔芯或润滑剂;Zn+CuSO4=Cu+ZnSO4【解析】解:(1)干电池正极是碳棒,材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干电池中铜帽、锌皮都属于金属材料。故填:C;铜帽(或锌皮);(2)由于碳可以

11、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锰不可以,所以从MnO2和C中得到比较纯净的MnO2,可以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故填:灼烧;C+O2点燃CO2;(3)石墨质软,所以可以制成铅笔芯;石墨具有滑腻感,所以可以制成润滑剂;故填:做铅笔芯或润滑剂;(4)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故填:Zn+CuSO4=Cu+ZnSO4。12. 分如图A、B、C、D四个实验是九年级上册我们的实验探究,请回答: (1)A实验的目的是 _ ; (2)B实验中B烧杯的作用是 _ ; (3)C实验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我们发现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_ (4)D实验中小花变红的是 _

12、(填序号),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作对比实验;CO2+Ca(OH)2=CaCO3+H2O;CO2+H2O=H2CO3【解析】解:(1)根据装置图可知A实验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A、B烧杯所称放的物质相同,由于A烧杯被大烧杯罩住,大烧杯内气体分子运动不出来,A、B烧杯内实验的现象不同,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更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答案为:作对比实验;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的缘故,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4)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则水与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碳酸会使石蕊变红,所以纸花变红,故答案为:;CO2+H2O=H2CO3 (1)根据装置图分析A实验的目的; (2)烧杯B的作用是作对比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根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的缘故分析; (4)依据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以及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等知识结合各对比实验的情况分析解决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装置气密性、分子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等,难度不大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