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66353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债危机表现及其对欧盟的影响与救助 一、欧债危机的表现。欧债危机从2008年下半年初萌至今已经5年了,综观这5年的危机历程,可以细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末,为危机的潜伏期。在此期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通过先金融后实体经济的方式传导至欧洲,欧盟和成员国为救助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和刺激经济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扩张举措,虽然暂时缓解了金融和经济窘境,但也埋下了财政负担加重的隐患,形成欧债危机的各种因素在不断累积。第二阶段从2009年末至2011年秋,是危机的爆发期,以求援和救助为主线。欧债危机的正式爆发始自希腊自曝财政黑洞,导致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继而因无力偿付

2、国债被迫请求欧盟、欧央行和IMF援助。因欧盟事先缺乏应急机制,事后难以协调各成员国间的不同利益,导致应对效率不高,虽筹集7500亿欧元救助资金仍难以平复市场的不安,随着爱尔兰和葡萄牙的相继求援而令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第三阶段从2011年秋至2013年秋,是危机的危险期,以希腊债务减记始,以金融市场平复、欧债危机出现转机终。期间,经过艰苦努力,希腊于2011年10月26日达致有序违约,而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屡破7%的生死线,西班牙和塞浦路斯亦因银行问题申请救援。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倒逼下,欧盟救助与治理机制改革也亦步亦趋推进,终于随着2012年9、10月直接货币交易(OMT)和欧洲稳定机制(ES

3、M)的相继推出,市场趋于平复,欧债危机开始出现转机。第四阶段从2013年秋开始,是危机的康复期。欧盟经济终于走出二次探底,爱尔兰和西班牙有望在近期步出救助,意大利等国主权债券的收益率也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虽然欧债危机并未彻底痊愈,但是进入了缓慢的康复期。今后虽可能有反复,但总体趋势向好。欧债危机期间欧盟经济表现的主要特点为:1.经济受创严重、危机持续时间长、复苏缓慢乏力。欧盟和欧元区国家经济在2009年受到重创,-4.5%和-4.4%的跌幅为近二十多年来的最差值。而且,此前欧洲在增长率方面领先美日的局面也被逆转:分别从2009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起,美日的经济增长率开始超过欧洲。不仅如此,本次危

4、机的持续时间长、复苏乏力。按照欧盟统计局的预测,虽然欧洲经济大体在2013年第二季度起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是欧盟和欧元区经济的同比增幅依然为负,201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仍将分别为-0.1%和-0.4%,直到明年才能实现1%左右的正增长。从时间跨度看,即便从2009年末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开始算起,危机也将持续4年以上,堪比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的衰退。2.失业问题突出。2009年,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随危机爆发而快速上升至9.0%和9.6%,2010年起欧盟经济虽 有所恢 复,但是失业状况却持续恶 化,至2013年8月欧盟和欧元区的平均失业率已经分别达到10.9%和12.0%.欧猪;国家和波罗的

5、海国家的失业状况更是触目惊心,普遍超过10%,其中希腊和西班牙尤为严重,平均失业率达到破天荒的27.9%和26.2%,青年失业率达到61.5%和56.0%.横向比较,欧盟的失业状况也大幅劣于美日。日本由于国情特殊,失业率长期较低,美国虽在2009-2010年间失业率与欧洲处于同一水平,但自2011年起美国失业状况开始逐步缓和,而欧洲由于欧债危机及其伴随的紧缩政策的影响,失业率还在上升,导致两者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欧元区与美国的失业率之差已超过次贷危机前的水平。3.赤字和债务沉重。欧盟和欧元区的财政赤字率自2009年起双双恶化,分别从2008年的-2.4%和-2.1%,急剧下降至2009年的-6.

6、9%和-6.4%,爱尔兰为了救助本国的问题银行,更是在2010年创下-30.9%的惊人水平。随着财政赤字升高,债务负担也开始不断加重,欧盟;和欧元区在2009年的债务率分别达到了74.6%和80.0%.2009年以后,欧盟整体赤字率虽有好转,但债务负担仍然持续加重,欧猪;国家更为堪忧,平均债务率超过100%.目前,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双双分别低于3%和60%上限的国家,仅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卢森堡、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瑞典和芬兰等少数几个,连德国也因80%以上的高债务而未达标。4.内需疲弱反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对外贸易是欧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欧盟在对外贸易方面长期处于逆差地位。欧债危机以

7、后,欧盟的经常账户在2008年大幅逆差后,奇迹般地快速回升,2012年实现了623亿欧元的顺差。2013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欧盟再接再厉 分 别 实 现 了213亿 和394亿 欧 元 的 顺差,保持了自2012年下半年起的良好势头,而去年同期分别为逆 差48亿 欧 元 和 顺 差26亿欧元。欧盟实现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危机导致的内需不振使得货物进口增幅小于出口增幅,以及欧盟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继续得以保持。按照欧盟统计局的数据,危机前2002-2007年,欧盟货物进口增幅比出口增幅高出8.5个百分点,而在2007-2012年间,进口增幅反比出口增幅低3个百分点,由此导致2012年经常账户下货物子账

8、户的逆差额减少20%以上。服务贸易方面,虽然顺差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在2007-2012年间顺差额依然增加了92%.5.成员国国债收益分化明显。在欧债危机期间,德国国债被市场视作欧元区的避险资产,因此出现危机加重时收益率走低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尤其在2011年末至2012年中欧债危机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德国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2013年以后,随着欧债危机形势有所缓和,德国国债收益率反而有所升高。作为欧猪;国家典型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它们的国债收益率的走势与德国国债大致相反。在2011年末至2012年中这段时间内连连告急,此后缓慢走低,目前已经降至欧债危 机前的水平。6.欧元汇率虽大幅波动但总体平

9、稳。影响欧元汇率走势的因素较多,除了欧洲的经济形势外,也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及世界经济形势息息相关,所以欧元走势较为复杂。不过,欧债危机形势恶化时往往会引起欧元汇率走低。比如:希腊求援后不久的2010年6月7日,欧元汇率一度跌破1.19;在欧债危机陷入危急时的2011年末至2012年中,欧元也走出了一波二次探底的行情。总体看,欧债危机期间欧元大致围绕1.30波动,虽然与1.60以上的历史高点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欧元在欧债危机期间除了阶段性暴跌之外,并未持续大幅贬值亦是事实。二、欧债危机对欧盟一体化趋同性的影响。从经济指标观察,各成员国在2009-2012年间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存在巨大的优劣差异。比 如

10、 经 济 增 长 率,拉 脱 维 亚 在2009年 以-17.7%的跌幅创下了欧盟内部的最差纪录,而爱沙尼亚2011年9.6%的增长率则反映了该国在反弹中的优异表现;荷兰2009年3.7%的失业率显示出该国在危机爆发时较为良好的就业状况,而西班牙在2012年25.0%的失业率则代表了欧猪;国家在危机后期糟糕的就业现实;财政方面,爱尔兰2010年-30.8%的财政赤字率和希腊在2011年170.3%的债务率,与某些国家良好的财政状况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差异是否对欧盟一体化趋同性产生影响,本文使用Theil指数法进行实证研究。Theil指数法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其中Vi为第i个成员

11、国某个经济变量(本文中指GDP、债务、失业人口)的值,V为该经济变量的欧盟总值,所以Vi/V也就是第i个成员国某个经济变量占欧盟总量的比重。Li为第i个成员国的人口数,L为欧盟的人口总数,Li/L为第i个成员国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比重;T即为Theil指数的值,数值越小表示差异越小,按时间持续减小就表明差异不断变小,即存在趋同现象。考虑到欧盟成员在2004年与2007年进行了两次主要针对中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扩大,从15国增加至27国,新成员国在入盟后可能存在较强的趋同性。因此,将欧盟27国分为2个组:老成员国组,成员为欧盟15国;新成员国组,成员为新入盟的12国。对Theil指数进行分解,

12、得到如下计算式:T=Tc+Tg.其中Tc为不同组之间的差异,Tg为各组组内差异的加权和,权数为各组的某个经济变量占欧盟总量的比重。经过计算,结果见图9、图10和图11.1.经济规模的趋同性。从图9可以看出,危机之前,欧盟27国经济规模的整体差异显著缩小,但是这一差异缩小的主要因素是新成员国的贡献,欧盟15国的经济规模差异在危机之前几乎没有变化。危机之后,欧盟27国经济规模的整体趋同性被完全打破。更细致地分析则可以看出:整体差异在2009年有所扩大,但是2010-2011年间起又有所缩小,至2012年由于经济二次探底的影响,差异再次扩大。但是危机之后新成员国和老成员国在趋同方面差异较大:(1)由

13、于欧债危机爆发,新成员国经济趋同的进程在2009年被打破,差异显著增大,但自2010年开始再次趋同,且2012年的差异程度还 小 于2008年。(2)老 成 员 国 的 差 异 在2009年由 于 经 济 整 体 变 差 而 有 轻 微 缩 小,自2010年起,经济差异开始不断扩大。2.债务的趋同性。从图10可以看出,危机之前:(1)新成员国的债务差异在2006年之前不断扩大,分析实际债务数据可知,匈牙利和波兰的债务率持续扩大,罗马尼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持续缩小,塞浦路斯、马耳他、拉脱维亚、捷克先升后降。(2)欧盟15国则是大体上呈轻微下降态势。(3)由于欧盟15国的权重较大,导致最

14、终结果是欧盟27国的总体债务差距在2004年以后稳中有降。(4)2006年后新老成员国债务走势相反,但不改欧盟债务的整体差异稳中有降的格局。欧债危机之后,由于各国债务情况普遍恶化,所以无论欧盟整体,还是新、老成员国,债务差距都在显著缩小。3.失业人口的趋同性。从图11可以看出,危机之前:(1)新 成 员国的就业差异在2008年之前显著缩小,显示趋同现象明显。(2)欧盟15国则是先升后降,但是 变 化 幅 度 不 大。(3)导 致 的 结 果 就 是,2007年之前欧盟总体 差距显著缩小,2008年虽然新成员国差距有所缩小,但是老成员国差异扩大,同样 由于权重的关系,使得欧盟整 体的就业差距扩大。欧债危机之后,在老成员国就业差异显著加大的强力推动下,欧盟就业的总体差异不断扩大,新成员国在2010年前就业差异也有所扩大,但自2011年起差异又开始缩小。4.结论。(1)无论经济、债务还是就业,欧盟27国在危机前都存在趋同性,危机后发生了变化:债务差异缩小、经济趋同停滞、失业差距显著拉大。(2)总体上看,新成员国比老成员国表现出更强的趋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