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661335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峄城区六校联考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2B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B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C矿泉

2、水是纯净物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2已知3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在一定量Na2SO3的溶液中加入6.4g Na2SO3后,恰好为30的饱和溶液。若用Na2SO37H2O晶体代替Na2SO3,欲使原溶液在30时恰好为饱和溶液,则需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A12.8gB14.6gC20gD25g3某温度下,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另一瓶为12%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少量的硝酸钾B加一定量的水C室温下蒸发一定量的水D略降低温度4判断镁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产生耀眼白光B放出热

3、量C生成白色固体D镁条变短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B钨的熔点高,被用来做灯泡里的灯丝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6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其有效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NaClO是一种氧化物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7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以也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

4、量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同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B通常状况下都是无色气体C都不能供给呼吸D都有毒9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B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C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10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液氧作为助燃剂B用铜制作导线C用二氧化碳灭火D用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11下列有关

5、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12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爱护水资源就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B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C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D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_(2)检查 B 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侧导气管, _,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3)实

6、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序号);(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填序号),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_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后,应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7、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作用,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与B相比,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15选做题一: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请计算所需蒸馏水的体积_(水的密度约为1g/ mL)。(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天平平衡。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没有用到游码,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_(填“有” 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选做题二: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1)小明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检验氧

8、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2)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若用加热高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_?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必须在A试管口加_。(3)若用G装置盛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用装置D收集氧气,如何验满:_,集气瓶应该_(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4)实验室要做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用

9、装置_收集氧气,原因是_,细铁丝在H装置中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5)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可)_。(6)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则甲烷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理由是_。收集装置可以选用E,据此推断甲烷的的密度比空气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用“侯氏制碱法”值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有氯化钠杂质)称量某纯碱样品12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与160g氯化钙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g请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2)反应后所得

10、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18松油醇(C10H18O)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1)松油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2)松油醇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15.4g松油醇所含碳元素质量与_ g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要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红磷燃烧_。(2)在空气中加热铜片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答案解析】A、我国人均水量很少,故

11、要节约用水,错误;B蒸馏水属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正确;C矿泉水是混合物,错误;D硬水通过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错误。故选B。2、C【答案解析】设:6.4g Na2SO3溶解在质量为x水中达到饱和,由溶解度的意义可得:, 。设: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y,由化学式Na2SO37H2O可知,Na2SO37H2O中Na2SO3与H2O的质量比=126:718=1:1,所以Na2SO3的质量为0.5y,含有的结晶水的质量为0.5y,由溶解度的意义可得:解得:y=20g。故选C。3、B【答案解析】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各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晶体不溶解,可区分开

1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故此选项正确。B、各加入少量水振荡,都没有现象,故此选项错误。C、蒸发少量水,饱和的溶液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降低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4、C【答案解析】A、产生耀眼白光属于实验现象,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错误;B、放出热量属于实验现象,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错误;C、生成白色固体是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正确;D、镁条变短属于实验现象,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化学变化伴随着许多实验现象,但能证明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是

13、由新物质产生。5、C【答案解析】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正确;B、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做灯泡里的灯丝,正确;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正确。故选C。6、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NaClO是一种氧化物,是错误的叙述,氧化物是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是正确的叙述;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合价的计算、氧化物、有关化学式

14、量的计算7、A【答案解析】A、 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由于木炭在空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的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符合题意; B、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推理正确,不符合题意;C、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推理正确,不符合题意;D、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是相同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推理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点睛】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燃物的要求是足量且燃烧产物是固体;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8、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B二氧化碳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