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导学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659638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祭十二郎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生参照注释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从而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亲人。【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南南阳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邢部侍郎。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 在文学上,

2、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 2、了解背景: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党祸被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韩愈随往,年仅十岁。次年,韩会卒于任所。郑氏于是举家北归中原,寓居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韩愈也依随郑氏生活,直到十九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才离开宣州。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

3、生活,与侄子老成(本为韩介之子,因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将老成出继给韩会。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3、介绍文体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

4、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二、 温故知新 31、给加点的字注音注音 闻汝丧( ) 不省( ) 所怙( ) 兄殁( )南方省( )坟墓 归取其孥( ) 丞相薨( ) 遽( )去尚飨( ) 万乘( )之公相 殒( ) 窆(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2、零丁孤苦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4、敛不凭其棺 三 自主学习 101、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本文自始至终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点拨: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是因情而写,所写皆情。A、流露出一种遗憾酸楚之情B、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痛惜、自责之情C、流露出一种悲凉凄楚之情2

5、、文章开头告诉了我们什么?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说明祭奠的时间,对象,首告闻丧以志哀。3、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四 合作探究 10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

6、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2、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抒发了哪些悲情?)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

7、,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如果时间充足让学生谈人生启示 5【资料收集】韩愈名句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3.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 4.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 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7.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8. 蚍蜉(p f)撼大树,可笑不自量(ling)。9.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0.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1.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有关成语落井下石 动辄得咎 杂乱无章 垂头丧气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含英咀华 名存实亡 异曲同工 兼收并蓄 悲天悯人 混为一谈 大声疾呼 俯首帖耳 摇尾乞怜 休养生息 百孔千疮 深居简出 弱肉强食 袖手旁观 雷厉风行 再接再厉 蚍蜉撼树 大放厥词 焚膏继晷 提要钩玄 力挽狂澜 号寒啼饥 佶屈聱牙 形单影只课堂小结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死之数,乃至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婉动人。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