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提炼.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365778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提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提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提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提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提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提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提炼.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背诵知识点文化与社会一、文化的特点1、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创造了文化并享用文化。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二、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

2、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5、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四、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3、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5、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多样性1、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

3、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考查的题型是“为什么”,要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作答)(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2)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3)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又是世界的。(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必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

4、础。(2)重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二、文化交流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5、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交流和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有利于扩大中华

5、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有利于加强各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6、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2)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又要

6、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7、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该自觉加以改造与剔除。(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3)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8、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面向世界,

7、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4)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5)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史书典籍。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标志。(2)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3)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8、,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的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5)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6)青年学生(公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建设社会

9、主义文化强国1、针对我国当前的文化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1)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文化企业: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3)公民个人: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1)从国家角度看: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发展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

10、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2)从个人角度看: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为什么(决定因素):A、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B、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C、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党的视角)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历史视角)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国内视角)是

11、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2)怎么做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5、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必要性: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含义表现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

12、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二者关系: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类社会能动的发展。(4)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最

13、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补充:1、怎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3)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4)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怎样加强

14、精神文明建设(1)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2)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4)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5)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7、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

15、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补充: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是什么:灵魂:马克思主义;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2)为什么(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怎样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8、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增强抵御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