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信地唱歌.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656953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自信地唱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孩子自信地唱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孩子自信地唱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自信地唱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自信地唱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自信的唱歌付丽娜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其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兴趣不是天生的,要*后天的引导和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都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语言描绘、音乐欣赏等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特别是低段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游

2、戏,寓教于乐。游音乐课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唱歌的乐趣。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二、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 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

3、蹲下来和学生交谈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去面对学生。现在不是提倡“微笑”教学吗?记得在上学期期末时学生在“写给音乐课的一句话”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我觉得音乐课应该是很愉快的,但有时我们太不像话总要惹老师生气,但请老师不要生气,我们会改的,请你笑一笑,让我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我想我们会更喜欢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唱歌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设计教学并按部就班地教完每一首歌,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发现问题,用我们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

4、学生,使学生认识自我。教师只有研究学生情感,了解学生情感,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信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而歌的信心。 三、开展小型竞赛,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些竞赛或以独唱、齐唱的形式进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开展;或者要求接口唱,或者要求编词唱。我们知道十个手指不会一般齐,对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学生,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对于一些对独立唱歌感到紧张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背唱歌曲;而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唱歌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逐步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喜爱唱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