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65585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报告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攻坚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及中山市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要求,现就我市2019年前三季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根据我市与省政府签订中山市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目标包括:全市水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66.7%,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断面消除劣类;我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县级以上集中

2、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度达到或优于类;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且无极差点位;近岸海域水域水质保持稳定,达到省下达的目标要求;入海河流消除劣类水体。二、水环境质量完成情况(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2019年前三季度,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禄水厂及马大丰水厂两个水源地月均值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二)地表水考核

3、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地表水劣类断面控制比例我市地表水省考断面分别为布洲断面、珠海大桥断面、洪奇沥断面、中山港码头断面、板芙大桥及南沙湾断面六个断面。2019年1-9月监测数据表明,我市布洲断面、珠海大桥断面、中山港码头及洪奇沥4个国考断面水质均值为II类,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板芙大桥及南沙湾断面水质均值分别为类及为类,其中南沙湾断面达到考核要求,板芙大桥断面暂未达到目标要求。综上,目前我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66.7%,达到目标要求,地表水劣V类断面控制比例达到目标要求。表1中山市地表水断面水质情况表序号河流断面名称平均水质类别考核目标是否达标备注1磨刀门水道布洲类类达标国考断面2磨

4、刀门水道珠海大桥类类达标国考断面3洪奇沥洪奇沥类类达标国考断面4横门水道中山港码头类类达标国考断面5石岐河板芙大桥类类未达标省考断面6前山河水道南沙湾类类达标省考断面(三)消除黑臭水体比例我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共有15条河涌,分别为横涌(石岐段)、情景路北侧河、大滘涌、莲兴涌、羊角涌、白沙湾工业明渠、马恒河、称钩湾、员峰新涌、恒大二期排洪渠、渡头涌、白石涌、黄边坑涌、西河涌、大小鳌溪排洪渠。截至目前,莲兴涌等8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公众评议结果达到“初见成效”,占总体比例为53.3%。(四)地下水极差比例我市地下水考核点位为黄圃镇北部组团垃圾填埋场、三乡镇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神湾镇

5、神湾振扬油库,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标准)的综合评价法,监测结果表明,我市地下水极差比例为0,达到目标要求。表2中山市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情况序号镇区考核点位(详细位置)同比变化情况(恶化/改善)水质综合评价1黄圃镇北部组团垃圾填埋场无极差类2三乡镇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无极差类3神湾镇神湾振扬油库无极差类(五)入海河流断面水质我市共有3条入海河流进行考核:兰溪河、泮沙排洪渠、中心河,水质同比改善显著,水质类别从劣类提升为类及以上,均能满足考核要求。表3中山市入海河流考核点位水质情况测点名称断面名称2020年考核类别2018年水质类别1-9水质类别兰溪河翠亨宾馆类类类泮沙排

6、洪渠泮沙桥类劣类类中心河合水口类劣类类三、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攻坚劣类断面在省全面实施国控断面水质攻坚的基础上,2019年3月6日,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第一总指挥市委书记、总指挥市长发出关于开展全面攻坚地表水考核断面行动的命令(下称“一号令”),决定自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以洪奇沥、板芙大桥、南沙湾、白沙湾渡口、张溪口、翠亨宾馆、泮沙桥、合水口等地表水断面和东灌河为重点,开展全面攻坚地表水断面专项行动。开展污染源强分析及水质保障对策研究项目,提出污染控制与河流生态恢复解决方案,推动水质保障工作有序进行。2019年1-9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

7、量排名中,中山水质改善居全省第1、全国第4。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副市长靠前指挥,多次到重点断面、河涌开展实地调研和指导,督促各部门和镇区落实治水责任。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将“一号令”列为我市重点督办事项。为进一步巩固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印发2019年中山市水质保障联动工作方案;对全市镇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估;对水质超标镇区发预警超标函13份。5月29日及10月16日,组织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及镇区开展水环境质量达标工作调度; (二)强化优良水体保护1.我市上半年依托相关技术单位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调查工作,形成中山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年度环境状况评估自查报

8、告,4月18日上报省厅;中山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4-2020年)修编、中山市应急供水保障方案、中山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配套排水改道工程方案、中山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配套水质保障整治工程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2.由于近年来我市供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2018年5月,启动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优化调整。10月18日赴省生态环境厅汇报方案编制进展,确定10月22日召开专家评审会。评审会后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通过合法性审查后,10月底由市政府上报省政府审批。3.2018年我市正式启动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工作,印发中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办法,目前已下发饮用水源

9、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共计6989万元,有效推动我市良好水体保障工作,为良好水体的安全牢筑坚实后盾。(三)强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管理。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安装设置标识、警示牌和视频监控,其中一级保护区界标54套、二级保护区界标96套、航道或道路警示牌29块,共计安装标志牌329块;完成了9个河流型水源地(全禄水厂、大丰水厂、古镇新水厂、稔益新水厂、南部供水总厂、东海水道、东升水厂、南头水厂、新涌口水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物理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工作,并在取水口上游及下游一定距离各布置1支带红外激光灯的摄像枪及LED灯,共建设物理隔网27429米,带红外激光灯的摄像枪及LED

10、灯19套,监控设备基础结构23个,交通警示牌30个,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2.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情况。2018年2月起,根据国家和省的工作要求,我市启动了新一轮饮用水源违法项目专项清理行动,应纳入整治的项目共10个(其中环保专项行动8个,国家专项督查交办问题2个),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完成率为100%;同时大力推进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专项排查工作,初步形成问题清单,下阶段拟组织人员对清单问题项目作进一步核实;(四)全力开展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按照“五个全”(全流域整治、全系统治理、全市域监测、全民共同参与和全过程监督)的思路,加快推进全市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我市建成区

11、纳入国家黑臭水体监管平台监控的黑臭水体15条,由住建部门负责中心组团五区三镇(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由水务部门负责非中心组团河涌的水体整治工作。市住建部门按照“统筹流域治理、按成效付费”的思路,采用EPC+O模式,分阶段推进中心组团五区三镇404平方公里范围内内河涌水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整治工程共分5个项目,即恒大二期排洪渠、中心城区10条河涌、中心组团项目一二三(147条):恒大二期排洪渠、中心城区10条黑臭水体、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项目一(港口,含40段河涌)、项目二(西区、石岐区、东区,含白石涌、西河涌、大小鳌溪排洪渠3条新增黑臭水体共43段河涌)、项目三(沙溪、大涌、南区、

12、五桂山,含新增黑臭水体黄边坑涌共64段河涌)等5个项目。其中,恒大二期排洪渠整治提升工程作为试点先行项目已经竣工验收进入水质管养期,下一步还需进行上游东区槎桥村截污工程;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中心城区10条河涌)已完成清淤、排口摸查、违章建筑拆除、管道检测和修复等,2条(白沙湾工业明渠、员峰新涌)进场敷设管网,设计方案第二轮优化完成;项目一项目三已完成合同签订,正在加快开展前期深化设计和施工准备、同步开展拆除涉河违建、征地拆迁、排水口摸查等。市水务部门根据河涌连通情况将全市划分为15个流域,按照“分流域、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开展未达标水体整治,已重新修订五乡大南联围等8个

13、流域(共四个项目)未达标水体整治可研报告,并挂网招标;剩余7个流域开展立项前期工作,计划2020年6月底前剩余7个流域全部完成前期工作已进入招标阶段。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覆盖全市1041条河涌每季度一次的水质监测,并将各镇区每个季度及全年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定期在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中山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公布,以常态化监督倒逼河长责任落实;投资3.5亿元建设全省前列的、先进的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在全市15个流域的主要河涌,共设259个自动站点,全面、实时全流域河涌水质情况。正式印发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方案;18个水库水质自动监测设施正

14、式进入建设阶段, 17个浮般站的到货验收,3个岸边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已动工建设;14个城区绿地范围的设施正办理占用城市绿地审批及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194个位于河涌边上的设施报建材料已提交市水务局审核。 “中山市水环境监控中心”于10月12日在怡景假日酒店主楼挂牌成立,等完成移交手续后推进建设。污染通量项目2个浮标站点的投放已于9月26日获广东省交通厅批准同意,经商请中山海事局同意已于10月19日完成投放。(五)着力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效率1.强化城镇污水截污纳管。按照攻坚任务要求,我市2018-2020年需新建成管网建成620公里, 2019年新增污水管网238公里。截止目前,全市新增管网里程

15、148.065公里,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比例62.2%;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三年比例51.1%;暂不能满足时序进度要求,目前正在按照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加快进度。2.我市强化老旧管网的检测与修复,累计检测长度182540.18m,检测出管道缺陷483处,累计维修管道缺陷332处,老旧管网年度累计完成修复37公里(以维修管段即检查井之间管段长度为单元进行统计),已完成2019年、2020年的改造城镇老旧污水管网的任务。3.推进全市共21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截至目前,有11家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暂未达到省政府考核目标要求,东升、板芙、大涌7座已进入在建阶段,力争2019年年底前完成提标改造工作;东凤、古镇、港口启动招标程序。(六)切实提高生活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中山市民东有机废物有限公司、6月完成板框脱水单元土建主体工程、板框脱水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工程,7月完成热水解单元设备、管道和相关配套设施安装工程,开始进泥调试。力争沼渣处理符合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