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65577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肌声学密度(AD)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分成4组:正常构型组(20例)、向心性重构型组(22例)、向心性肥厚型组(30例)和离心性肥厚型组(20例)。安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AD技术测量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矫正的声学强度(AI1、AI2)及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VIB1、VIB2),LV测定二尖瓣口血流速率E/A比值。结果(1)正常构型组的AI1、AI2、VIB1及VIB2值与正常对照组比拟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余组的AI1、A

2、I2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向心性肥厚型组为最高,其次是向心性重构型组、离心性肥厚型组,VIB1、VIB2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向心性肥厚型组为最低,其次是离心性肥厚型组、向心性重构型组;(2)高血压各组E/A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AI1、AI2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VIB1、VIB2与E/A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心肌AD参数可用来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心肌纤维化程度,并且与左室舒张功能显著相关。【关键词】心肌声学密度;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高血压早期可发生左室重构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yardia

3、lfibrsis,F)和舒张功能障碍1,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austidensitetry,AD技术)是以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baksatter,IBS)为根底的一种方法,以评价心肌组织的声学特征。初步研究显示采用心肌AD技术可用来评价F2。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不同左心室构型心肌AD各参数的变化,并讨论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高血压组选自济南市中心医院2022年3月在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及分类标准3,共入选92例,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61.39.72)岁,通过其他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肝

4、、肾、肺、骨骼及内分泌疾玻左心室构造的测量: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I)和相对室壁厚度(RT)值,参照Ganau等4的方法(正常值上限:LVI男125g/2、女120g/2;RT男女均为0.45)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正常构型组:LVI与RT均正常(n=20);向心性重构型组:LVI正常,RT增加(n=22);向心性肥厚型组:LVI与RT均增加(n=20);离心性肥厚型组:LVI增加,RT正常(n=22)。1.1.2正常对照组选择安康体检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58.0311.89)岁,无心脏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心脏经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透等无异常发现。1.2型及二维超

5、声测量指标及方法采用PHLIPS7500型超声显像仪,被检查者左侧卧位,取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分别测量室间隔(IVS)舒张末期的厚度(IVSTd)及左室后壁(LVP)舒张末期的厚度(PTd)、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LVIDd)等及脉冲多普勒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E、A峰峰值和E/A比值,其中左室重量(LV)按照Devereux等5推荐的公式计算,LV(g)=1.04(IVSTd+LVIDd+PTd)3-IVID3-13.6g,体外表积(BSA)=0.0061身高()+0.0128体质量(kg)-0.1529,左室重量指数(LVI)=LV/BSA,相对室壁厚度(RT)=(IVSTd+PTd)/LVIDd

6、。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包,计量资料数据以xs,各组间的比拟采用方差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组间比拟用2检验。2结果2.1各组一般资料由表1可见,高血压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各组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表1各组一般资料比拟与对照组比拟:1)P0.012.2高血压各组及正常对照组AD各项测值及E/A值见表2。正常构型组的AI1、AI2、VIB1、VIB2值与正常对照组比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组的AI1、AI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7、),以向心性肥厚型组为著,其次是向心性重构型组和离心性肥厚型组;VIB1、VIB2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以向心性肥厚型组为著(P0.01),其次是离心性肥厚型组(P0.01)和向心性重构型组(P0.05)。E/A值在高血压各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间比拟:向心性重构型组的AI1、AI2值显著高于正常构型组(P0.05),向心性肥厚型组的AI1、AI2值较正常构型组亦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P0.01),且向心性肥厚型组的AI1、AI2值较向心性重构型组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离心性肥厚型组的AI1、AI2值较向心性肥厚型组显著性减低(分别为P0.0

8、1,P0.05)。VIB1、VIB2值在向心性肥厚型组和离心性肥厚型组均较正常构型组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P0.05);E/A比值:向心性重构型组和向心性肥厚型组均较正常构型组显著减低(P0.05),而离心性肥厚型组较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型组和向心性肥厚型组显著升高(P0.01)。表2各组心肌声学密度和舒张功能指标比拟与正常对照组比拟:1)P0.05,P0.01;与正常模型组比拟:3)P0.05,4)P0.01;与向心性重构型组比拟:5)P0.05,6)P0.01;与向心性肥厚型组比拟:7)P0.05,8)P0.012.3AD各参数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说明,AI1、AI2与

9、E/A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61,P0.01),VIB1、VIB2与E/A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26,P0.01)。3讨论心肌活检是高血压活体F诊断和动态监测最可靠的技术。然而,心肌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难以广泛应用6。近年开展起来的AD技术可以对F的严重程度进展定量评估2。AD技术的常用指标有IBS、IBS的VIB,IBS的AAI,以及矫正的AI2,7。本研究采用了IVS和LVP矫正的AI及VIB两项指标来研究高血压时心肌AD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转贴于论文联盟.ll.研究发现,高血压各组除正常构型组外,其余各组IV

10、S及LVP的AI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VIB值显著降低,并且AI及VIB值均以向心性肥厚组变化显著。Nait等8的研究说明:高血压F时,IBS值较正常心肌明显升高,而VIB减低。但是,高血压早期心肌纤维仅存在不同程度代偿性肥大,而无其他明显病理改变,室壁收缩功能根本正常甚至增强,因此其AI及VIB值没有明显改变2。故正常构型组患者的心肌AI、VIB与正常对照组比拟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向心性肥厚型组患者LVI较大,心肌RT较大,心肌变性纤维化显著,故其IVS及LVP的AI为各组中最大。而LVI不增加的向心性重构型组,其AI值仅低于向心性肥厚型组。离心性肥厚型组主要表现为室腔的增大,LVI较大,心

11、肌RT不大,但其纤维化程度升高,收缩力下降,所以AI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这与国内王晓光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VIB值与IBS值反映的是不同的心肌声学特性。VIB与室壁收缩功能和组织血流灌注有关10。所以,本研究中VIB最小的为向心性肥厚型组,其次为离心性肥厚型组,且两组的VIB1及VIB2值较正常构型组亦显著减低,而向心性重构型组较正常构型组差异无显著性。DiBell等11研究亦显示,向心性肥厚组的高血压病人,LVP的VIB值明显低于其他3组,除此之外,E峰与A峰比值(E/A)在此组病人也降低,说明VIB值与心肌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有关。本研究尚发现AI1、AI2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VIB1、VIB2与E/A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提示AD技术可用来评估其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