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65390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科学勘察专题计划.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勘察甲级证书190106-kj丰顺县韩江葛布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纲领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8月 丰顺县韩江葛布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纲领核定: 王汇明审查: 林 忠校核: 古晓明编写: 王国军 古晓明 丰顺县韩江葛布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纲领1 工程概况韩江葛布水利枢纽工程为等大(1)型工程,在粤东梅州市丰顺县境内,韩江干流段中游,是韩江干流四个梯级高陂、东山、葛布、潮州计划中第三个梯级,其中东山和潮州两个梯级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坝址在丰顺县留隍镇下游4km处,距丰顺县城公路里程55km,距梅州市公路里程125km,距潮州市公路里程28km

2、。电站装机规模为30MW,是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和其它综合利用工程。坝址左岸有大埔县至潮洲市公路经过,距坝址最近桥梁在留隍镇,往下游至潮洲,坝址右岸有地方村道通行,区内交通总体便利。枢纽工程部署由左至右为:船闸、泄水闸、发电厂房和两岸连接土坝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容量约30MW,坝址控制集水面积为28775km2,正常蓄水位为17.0m,水库总库容约1.46亿m3。枢纽挡(壅)水建筑物及电站厂房、变电站洪水设计标准为:设计洪水50年一遇,校核洪水2一遇。次要建筑物洪水设计标准为:设计洪水50年一遇,校核洪水2一遇。据设计资料,建筑物等级:关键建筑物:两岸连接均质土坝、拦河闸、厂房等级为2级,次

3、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航道建筑物等级为级船闸,通航最大船舶300t级,水工建筑物等级:闸首、闸室等永久建筑物等级为3级,导航、靠船建筑物等永久建筑物为4级。7月,我院完成丰顺县韩江葛布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可研阶段对上、下二个坝址进行地勘工作,设计汇报推荐下坝址方案;同时进行了防护区留隍和东留堤防地勘工作。5月,广东华厦电力发展作为新业主,委托我院重启本工程勘测设计工作。8月 日,院下达 字 号韩江葛布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地勘任务书,任务书要求,本阶段对下坝址第一比选坝线和第二比选坝线进行地勘工作,其中第二比选坝线是设计推荐坝线,在第一比选坝线下游约410m,是本阶段工作关键

4、。除坝址区工作外,据已掌握资料,丰顺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于7月完成“留隍堤和东留堤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汇报”,工程正在施工中,本阶段将搜集上述堤围设计及施工相关资料,评价本工程对防护区影响。依据相关规程规范,结合任务书要求及可研资料,编制成此次地勘工作纲领。2 勘察任务和要求2.1 地勘任务及要求地勘工作范围:水库区域、坝址、天然材料。(1) 水库区域说明水库区域地质情况;说明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情况;说明水库地震条件,提出本工程地震烈度。(2) 坝址区查明上坝线及下坝线地层岩性、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及岩体风化情况,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说明上坝线及下坝线关键工程地责问题;评价坝基岩土体承

5、载力、变形、抗滑及渗透稳定条件;依据上坝线和下坝线地形、工程地质情况,提出坝线选择意见,并针对工程地质情况提出基础处理意见;评价拦河闸下游消能防冲条件,提出河床抗冲流速。(3) 天然建筑材料按就近取材,缩短运距标准考虑。所需关键天然建筑材料(设计用量):碎石32.86万m3,块石料29.92万m3,砂料16.32万m3,土方填筑15.4万m3。上述设计用量为可研阶段设计用量,仅供参考,在初步设计阶段,将给予调整。查明各料场分布、储量、质量及开采运输条件,提出建筑材料物理力学指标。2.2 关键实施规程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汇报编制规程(DL5021-

6、9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 345-)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3 勘察质量确保方法3.1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保持和水工、施工、资环及计划等各相关专业沟通,为设计部门提供优质地质勘察资料和高效技术服务。2)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严格实施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勘察任务

7、书要求。确保勘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产品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3)勘察结果顺利经过上级审查。4)在工地工作、生活期间,严格遵遵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不发生危害生活、生产安全行为。3.2 环境原因和危险源识别本工程勘察过程关键环境原因清单见表1,危险源识别清单见表2。表1 关键环境原因清单环境原因关键环境影响是否关键环境原因控制方法一次性垃圾袋丢弃土壤污染否使用环境保护可降解垃圾排放土壤污染否集中处理污水排放土壤污染否引入排水污渠易燃物品潜在火灾是注意安全表2 关键危险源识别清单危险源可能事故/事件风险评价控制方法乘坐车辆违反交通规则交通事故中等加强安全教育,遵纪遵法乘坐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8、交通事故中等定时检验,有问题立即处理河流溺水中等严禁下河游泳气候炎热中暑中等配置防暑用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掌握工地救护部门位置及电话蚊虫生病、中毒中等配置药品,掌握工地救护部门位置及电话雷电雷击中等掌握防雷知识,停止野外作业3.3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及方法1)提升环境保护观念,加强安全和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遵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不发生危害生活、生产安全行为。 2)野外工作进场前,进行现场查勘,了解并二次识别野外工作区内危险源和环境原因。选定临时住处,确保生活区周围无危及职业健康和安全重大安全隐患。3)钻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专员负责,开工前要依据现场情况和钻探技术要求制订钻探工作计划

9、和安全方法及应急处理方法。钻探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要求。河水为饮用及浇灌水源,钻探过程中,严禁将废弃机油、柴油、生活垃圾等倒入河中,严禁在河水中清洗带油污器材和物品。严禁到河里游泳。水上作业需配戴水上救生设备。4)时值汛期,随时关注气象信息,雷暴雨天气和洪水期间停止一切野外作业。5)全部勘察工作应满足相关现行规程规范质量及技术要求。4 地质概况4.1 地形地貌本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形态较为简单,关键以侵蚀地貌为主。区内峰岭高程多为200m500m,为燕山期花岗岩和中生代侏罗系沉积岩、火山岩地域。火山岩地域往往形成陡峻山岭,坡度通常在2535之间,山谷多呈“U”字形,岩

10、层受北东向结构影响,倾向北西,山坡东缓西陡。花岗岩地域,山体较为浑圆,高程300m以上较多岩石裸露,侵蚀强烈,山脊走向受结构影响多为北西向。除强烈侵蚀地形外,区内低于200m高程丘陵以剥蚀地形为主,该类地貌山体较为平缓低矮,风化较深,坡度通常在1525之间。沉积岩地域地形高程多在100m200m之间,花岗岩地形高程多在60m100m之间,冲沟较沉积岩地貌发育,水系呈树枝状特征。除侵蚀和剥蚀中低山地貌外,第四系堆积地形关键分布在高陂、潭江、三洲、桃花、神砂、小东、东留、留隍、葛布、白莲和各河流谷地两侧,面积很小,谷地关键为第四系砂、砾石、粉质粘土和粘土。韩江河谷两岸分布不连续、面积窄小河漫滩及一

11、级阶地堆积,高程20.0m32.0m,由上至下由粘性土、中粗砂及含卵石砾砂组成。韩江自北向南流,河道弯曲,河流走向在区内呈“S”型,河床宽200m600m,断面呈宽“U”字型,河床地形平缓。上游东山水利枢纽工程闸坝至本坝址河道长约26km。4.2 地层岩性区内关键发育燕山三期花岗岩(52(3))、燕山二期二长花岗岩(52(2))和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火山岩地层(J3)、侏罗系下统金鸡群砂页岩地层(J1ja),库区两岸大部分为燕山期花岗岩。占全区面积60%以上,另外局部分布有第四系地层,本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述以下:(1) 沉积岩、火山岩:侏罗系(J):侏罗系广泛分布于本区下部,沉积岩岩层走向呈N

12、2040E,倾向NW,倾角2540。按岩相、岩性及化石群特征,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各统又细分为亚群。1) 下侏罗统金鸡群(J1j):本区出露为下亚群,下亚群(J1ja)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粉细砂岩、粉砂质页岩及泥质粉砂岩。分布在东山至小东村及神砂一带,范围不大,厚度大于680m。2) 中侏罗统漳平群(J2):本区出露为上亚群,上亚群(J2b)为一套紫红色、黄白色杂砂质石英砂岩和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凝灰质粉砂岩互层。分布在金山崠一带,范围较小,厚度大于2880m。3) 上侏罗统高基坪群(J3):可分为上、下两个亚群:下亚群(J3a)分布在东山石九村、神砂京山、白莲、度军坪

13、、坪坑一带,为陆相喷发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夹流纹质凝灰熔岩、安山玢岩、凝灰岩及流纹斑岩,东山一带有二长斑岩和流纹斑岩等,局部可见有角砾凝灰岩,和下伏地层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690m;上亚群(J3b)为一套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岩性为流纹斑岩、角砾熔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和熔结凝灰岩等,和下亚群整合接触。分布在葛布田站、白页一带,厚度大于3500m。第四系(Q4):韩江两岸及河床为现代冲积层(Q4al),分布不对称,面积较小,由中粗砂、含卵石砾砂和粘性土层组成。(2) 侵入岩:区内侵入岩以燕山三期(52(3))最为发育,组成横贯本区北部大埔岩体,其次还有燕山二期隍二长花岗岩(52(

14、2))及燕山五期细粒花岗岩(53(2)。燕山三期侵入岩占全区面积60%以上。岩体总体展布呈北东南西向,显著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局部入侵时又受北西向张性断裂组控制,形成“梳状”结构,即岩体长轴呈北东南西向,北西方向出现数条相互平行残留侏罗系地层。燕山二期二长花岗岩关键分布于阝留 隍镇一带,称为阝留 隍岩体。岩性关键为二长花岗岩(52(2)),岩石呈肉红色,中粒花岗粗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燕山五期侵入岩(53(2)呈岩墙、岩脉或小岩株零星分布。岩性为细粒花岗岩,和三期侵入岩最显著差异是岩石黑云母含量较少。4.3 地质结构(1) 褶皱结构:本区沉积岩褶皱结构属北东向新华夏系铜鼓幛桐子洋复向斜北东端,轴向北东。核部岩层为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火山岩系,翼部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群砂页岩,在工程区岩层产状为:走向呈N2040E,倾向NW,倾角2540。(2) 断裂结构:关键断裂有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三组,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体,和区域北西结构互为配套,组成“多字型”结构格架,东西向结构时隐时现,断续展露。本工程在北西向潮州韩江断裂、饶平高陂断裂及北东向政和丰顺海丰断裂、潮州普宁断裂之间。工程区周围关键断裂有13条,现分述以下:1) 北东组断裂大埔五华深圳断裂带:在本工程区西侧向北东展布进入福建省境内,N3050E,倾向NW,倾角4585,断裂带见硅化岩、糜棱岩等结构岩,是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宽度20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