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经》两首《关雎》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65190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经》两首《关雎》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经》两首《关雎》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经》两首《关雎》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经》两首《关雎》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经》两首《关雎》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睢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以声传情,以声达意。2.通过对语句的品味,感受美好情感。重难点通过对语句的品味,感受美好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对诗经的认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2、,北市买长鞭。),“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启发。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代表。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一、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音形意检测:窈窕寤 寐淑女君子参差 荇菜友之乐之(忿恚尉、甚异之、哀而生之)二、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理解三、默读课文,概括诗文内容1.关雎反映了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位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2.朗读课文,读出这位男子每一阶段的情感。【师示范,生体会】四、分析课文,感受美好情感1.

3、这位男子为什么为一见而钟情于这位姑娘?2.这位男子追求这位姑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3.这位姑娘会接受这位男子吗?4.朗读课文,感受美好之情感。五、再析课文,理解比兴手法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 美)的审美过程。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一过程的呢?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 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寄托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如归园田居中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

4、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六、诵读课文,引发审美观念关雎是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所以,诗歌在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在诗歌中,这些关系和谐地同构于审美主体,因而形成了理想的爱情审美观。七、课堂练习【生演示,对照评】1.从字词运用的角度赏析“左右流之”中“流”字的妙处。传神地写出了顺着水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采

5、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使全篇充满了动感和生机,进一步点明男子思慕和爱恋她的真正原因。2.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辗转反侧”的妙处。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子思念这位少女的状态、程度,为下文男子的幻想作了铺垫。八、课堂总结孔子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愧为开篇之作。九、课后思考“贾府里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鲁迅在他的杂文“硬译”和“文学的阶级性”板书设计 兴托物起兴触景生情比比喻好逑 钟情 关关雎鸠淑女配君子求之 追求 荇菜流之淑女难求友之 乐之 牵手(虚拟)荇菜采之淑女求得据说关雎这种水鸟雌雄情感专一,如果一个死了,另一个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极笃于伉俪之情。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关雎赞美纯情真爱,颂扬坚贞不渝,倡导对女性人格的尊重,对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古希腊神话中有关爱情的描写相比,中国古诗词中对于爱情主题的表现更富于一种人性美。男女相悦,是人的天性,倾注真爱,付出真情,爱情才会甜美。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