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651699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江苏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注意: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树冠/衣冠楚楚塞车/闭目塞听症结/对症下药B给以/家给自足便利/大腹便便载重/怨声载道C脉络/恪尽职守殉难/徇私枉法缉拿/打躬作揖D逡巡/怙恶不悛裨益/稗官野史褴褛/滥竽充数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波澜壮阔,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B在深圳市政

2、府的大力扶持下,深圳软件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软件出口额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令世人瞩目。C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D台湾盲女歌手张玉霞在台北街头演唱我只在乎你,她那圆润清丽的歌声犹如空谷足音,吸引行人纷纷驻足倾听。 3.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新型混凝土的三个主要优点,不要超过15个字。(4分) 人的皮肤被割伤,除非伤势很严重,一般都会自行愈合,因为人体的微脉管系统很快 就会给皮肤输送材料。帮助修复伤口。美国工程师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拥有与皮肤类似的特性。破碎之后能够自行“愈合”。工程师们利用特殊的微纤维

3、加固水泥,这种纤维允许混凝土弯曲,即使发生断裂,裂口宽度也只有头发直径那么小。断裂后,这种混凝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湿气而后软化并“生长”,填补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造价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但由于维护成本降低,足以抵消高出的造价。4.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万圣节前夜,2012年的10月31日在上海地铁站内惊现4名打扮成“僵尸”的女性乘客, 4人均为黑色长发、白色外衣,脸部画着浓重白色妆容,眼角、嘴角还用颜料营造出“滴血”效果,此举引发网民热议。 请从反对的角度,提出两点理由。要求语言表达准确。(5分)(40字以内)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

4、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曰:“吾有子矣,后何患?”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丁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

5、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遂拜参知政事。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然遂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 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 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

6、卒以后服葬。于是益以公为果可用也。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先期,状公之功行上之太常,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太夫人忧 丁:遭逢B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逆:违背C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改变D若有所属,何也 属:嘱托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3分)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 及其临事,破

7、奸发伏,逆见随决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公少年早慧,十余岁时即能属文,其父早就对其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楣,后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B薛公初举进士,把第一之位让给了里人王严,赢得乡人称赞。为官之后,薛公善解民疾,政绩斐然,在莆田时就因悉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子中只有薛公直言正谏,虽当时未能说服太后,但太后驾崩前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D薛公因病告还,皇上下诏免其上朝,只照常处理政务。薛公

8、多次请辞后才得以退官还乡。在他死后,太常根据有关薛公功行的汇报,议定谥号为“简肃”。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3分)(2)然遂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3分)(3)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

9、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2分)(3)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岂无山歌与村笛, 。(苏轼赤壁赋)、布衾多年冷似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流水不腐, 。(吕氏春秋)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麻鞋之歌叶梓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

10、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 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

11、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 脚下风声习习,医学上有按摩之功效,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

12、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

13、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钓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的。但在他诗句的背后,

14、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11文章第一节为什么引用天水谣?(4分)12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哪些“文化情趣”。(4分)13文中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品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14阅读全文,探究“麻鞋之歌”的内涵。(6分)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历史:近处失明记者:现代汉语词典(2009年第5版)对历史的解释是“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