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642864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考点梳理考点一:字音1.易混的多音字 zh(折腾) (恶心)png (屏幕) kn(看守) zh(折纸) (凶恶)屏bng (屏气) 看kn(看见) 折sh(折本) 恶w(厌恶)2.易读错的字忧虑() 磨蹭(e) 腔调() 遭殃() 疙瘩( a) 譬如() 聋人() 昂首(ng) 解闷() 窥伺( ) 局促() 叫嚣() 狗吠() 啼叫() 奢侈( )考点二:词语听写贪玩 尽职 稿纸 解闷 遭殃 讨厌 忠厚 大坝 成绩 孵蛋 警戒啼叫 郑重 叫嚣 歪斜 京剧 譬如 侍候 饭馆 附近 汤圆 掘地狗吠 脾气 敏捷 起伏 昂首 供养 磨蹭 毒蛇 花盆 勇猛 高傲呼唤 满月 淘气考点三:词语积

2、累1. 四字词语丰富多腔 屏息凝视 生气勃勃 变化多端 如怨如诉 左顾右盼局促不安 大模大样 一丝不苟 三眼一板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不胜其烦 无忧无虑 枝折花落2.近义词古怪奇怪 的确确实 呼唤叫唤 开辟开创讨厌厌烦 忠厚忠诚 预备准备 凄惨凄凉高傲骄傲3.反义词温柔暴躁 讨厌喜爱 忠厚狡猾 集合分散勇敢胆小 从容慌张4.三字成语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应声虫 哈巴狗 井底蛙 替罪羊 笑面虎 落汤鸡 呆头鹅 考点四:句子赏析1.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赏析: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鸡,对母鸡

3、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所有母亲的赞颂。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赏析:“高傲”是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具体表现。同时,它也是过渡句,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出了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考点五:课文理解1.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2.母鸡这篇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

4、再讨厌)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3.白鹅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特点)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考点六:日积月累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一一黄帝内经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一一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事物的发展总会经历一个阶段,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高明的大夫能够在一个更长的时 间段中把握人体的生长规律,从而做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普通的医生只能被动地应付疾病。 这也是我们时常提到的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的道理,“于

5、无声处听惊雷”,这是真正的大智慧。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体验?产生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包含的意思,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培根说过:“愚者等待机会,智者造就机会。”生活中,很多人觉得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都是偶然,这是说不通的。那么他们为什么取得成功呢?因为他们做好了准备!钢琴家朗朗曾在他的自传中写道,他刚开始只是一名替补,还是第七替补。这意味着只有当演奏家和六位替补全部病倒他才有机会上场,这样的机会几乎为零。但他从没有放弃过,他夜以继日地练习。终于他的韧劲打动了一个著名的音乐

6、家,将他提升到第一替补的位置。在一次偶然上台演奏时,一曲终了,全场听众起立为他鼓掌整整七分钟。他就是抓住这一次机会一炮走红,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试想,如果不是他从未因为是第七替补放弃,如果没有夜以继日地练习,就算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他又如何能够弹奏出一鸣惊人的曲子呢?这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的背后一定埋藏着长久的努力和坚实的基础。生活中一些人总在抱怨,为什么别人能抓住机遇,而自己无法得到呢?其实很多时候,机遇就摆在眼前,只是自己没有抓住。事实上,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出现几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但是常常只有少数人会抓住机会并取得成功。一名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这样讲:“

7、人生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会。”的确,连一件小事情都做不好的人能够成就什么大事呢?放眼我们的学习生活,作为学生,学习就是我们最大的机会!如果现在不趁这大好时光,抓紧这个唯一能够全部把握好的机遇,那么对于志在四方的我们都会是一种极大的损失。每当我们看到班里第一名同学的成绩,也许会震惊、羡慕,会发出赞叹声,但他们只是把握了每一次考试机会,对事情有认真专一的态度,长此以往养成了遇到问题就会多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就好比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你的好习惯都是你平常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而来的,而就是这些好习惯会带着你走向属于你的每一次机遇。机会偏爱有心人,它只留意

8、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它的人,只喜欢有理想的实干家。倘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遇到逆境悲观失望,灰心丧气,机会是不会自动来拜访的。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用绝对的自信和实力来迎接每一次机遇了吗?你准备好用年轻踏实的心去创造每一次机遇了吗?现在就开始准备吧!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在读了上述材料后有怎样的体验,产生怎样的思考,要请根据以上材料包含的意思,写一篇文章,

9、这是明确的任务。材料中,第一则黄帝内经强调治疗疾病要预防为主,第二则班固汉书伍被传强调聪慧明智往往有先见之明;然后导语中又强调“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的道理,“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真正的大智慧”。这些都是强调了想问题做事情要预先做好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到把握历史规律,顺势而为。供选立意有:1、凡事预则立;2、成功偏爱有准备的人3、把握规律,顺势而为;4、准确预判,事半功倍;5、未雨绸缪,遇事不慌等等。参考素材:1、雏鹰扇动翅膀,跃跃欲飞,那是它为搏击长空做好准备;蒲公英随风飞扬,落入泥土,那是它为新的萌发做好准备;毛毛虫忍受黑暗,几经苦难,那是它为蜕变成蝶做好准备,世间万物皆亦如此

10、,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获得卓越的成绩。2、著名舞蹈家邰丽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因高烧而丧失了听力。在聋哑学校就读期间,她热爱上了舞蹈,梦想着成为一位优秀的舞蹈家。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便不断地为梦想拼搏,为梦想做充分的准备,她把自己幻想成一只旋转的陀螺,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事业中。她从生命的低谷到达事业的巅峰,她穿越荆棘,舞出强者的气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充分的准备成就了她完美的理想。3、残奥会游泳冠军何军权令我们钦佩,他不屈不挠的毅力令我们感动。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是他却从不放弃自己,但困难的处境中他仍旧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他刻苦训练,从不言败,虽然他花费在训练上的时间比一般人多,虽然他要浪费很大的精力

11、才会获得稍许的进步,但是他无怨无悔。正是由于平常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才会在赛场上笑到最后,在残奥会四项游泳赛事中均获得冠军的称号。他一次次用金牌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假使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我相信,成功一定不会属于他。4、作家张洁在她的一篇散文里说到:“找到了水源却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初想这是多么的无知。可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在想,却发现它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做好准备在出发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5、李宁,是大家所熟悉的体育名将,连续征战几届奥运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有体操王子的美誉。真是令人羡慕啊!诚然,这与他的天赋有关。可想取的这么好的成绩也与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12、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刻苦训练就像成功之前的准备一样。他准备充分了也就达到了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于是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成功了。6、现实中却往往有人等不及,虽然他也取得了成功,可他却付出了比做好充分准备都得多的代价。古代就有两个人,一个是贫穷的,而另一个个人却是富有的。有一天,穷人对富人说:“我要去南海”。而那个富人却不屑一顾的说:“就你?你带什么去?”穷人回答说:“一杯,一钵足矣”。富人很是吃惊,可他却故作镇定的说:“在等两年吧,我造好了船送你去”。穷人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一年后,穷人回来了,而富人却羞愧难当。不光是人,就连动物也有心急的时候。有一种蝴蝶在没有完全长成的情况下,就忍不住寂寞破茧而

13、出了,虽然不用再忍受被茧包围的痛苦,却造成了它今日的残缺,让人生憾啊!是啊,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准备充分了,机会成熟了。便可静极而动,取得成功。我们不要像残蝶那样忍受不了寂寞,就毁了自己。让人生憾啊!行文结构:首先引用名人名言开门见山切入中心因为他们做好了准备!接下来通过钢琴家郎朗的具体事例论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接下来通过讲道理论证“成功绝非偶然,它的背后一定埋藏着长久的努力和坚实的基础”,接下来联系学生学习实际,阐明“学习就是我们最大的机会”,从而激励读者抓住机遇努力学习,最后再以排比句重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并以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思考,让结尾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并点

14、题收束全篇。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视频显示,事情发生在青岛。公交车上,老人发现鞋带松了,几次弯腰,却够不到脚面,一时有些尴尬。很多人都在看着老人的这种状况。旁边的一位姑娘看在眼里,仿佛自然而然,就过来帮忙了。姑娘蹲下身来,给坐着的老奶奶系鞋带。老人似乎有些扭捏,不大好意思似的,姑娘不为所动,静静地把一只鞋系完,又去系另一只。视频传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善念如烛,请多呵护善念止于想法,好比风中之烛,乍起乍灭;起而行

15、之,始可长放光明视频中,姑娘蹲下身来,给坐着的老奶奶系鞋带。老人似乎有些扭捏,不大好意思似的,姑娘不为所动,静静地把一只鞋系完,又去系另一只。帮系鞋带,通常是亲密的举止。这是孙女在给祖母行孝吗?不是,两位素昧平生。事情发生在青岛,视频显示,公交车上,老人发现鞋带松了,几次弯腰,却够不到脚面,一时有些尴尬。旁边的姑娘看在眼里,仿佛自然而然,就过来帮忙了。小小举止,却温馨得很。好多人看得眼眶湿湿的:啥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亲孙女也就这样了!对照之下,笔者还有点惭愧。因为类似的场景,我也遇上过。曾经见到一位老人,两手拎着东西,又费劲地在兜里翻找物件,一时又找不到,老人一会儿一头汗,挺狼狈的;敬老、爱老、帮人,这些道理我都懂,脑中也转过“去帮帮她”的想法,可是,还是没做。为啥呢?想法太多,顾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