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墙体设计原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64270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声墙体设计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吸声墙体设计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吸声墙体设计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吸声墙体设计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吸声墙体设计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声墙体设计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声墙体设计原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公司工程设 计 说 明有限公司年 月曰一、噪音声源简析1二、室内吸声材料选用3二、室内吸声原理解析4三、本工程选用材料的吸音原理61、所选材料吸音特性: 62、多孔材料吸声的必要条件是:63、影响材料吸音性能的主观因素:7四、安装方式81、工艺流程8、噪音声源简析1、声源:声音来源于振动的物体,产生声音的振动物体称之为“声源。2、声音的传播:声源发声后要经过一定的介质才能向外传播,而声波是依 靠介质的质点振动而向外传播声能,介质的质点只是振动而不移动,所以声音是 一种波动。介质质点的振动传播到人耳时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通过听觉机构的“翻译”,并发出信号,刺激听觉神经而产生声音的感觉。3、如

2、用小锤敲打音叉,音叉便会发生振动,并带动邻近的空气发生振动, 当音叉向某一方向振动时,便压缩其邻近的空气发生振动,使之变密;当音叉向 另一方向振动时,便反向拉伸这一部分空气,使之变疏,从而导致上述部分空气 随着音叉的振动频率,产生一密一疏的周期变化,即形成振动。而后,其又带动 较远部分的空气亦随之发生振动,使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由近及远,向四面八方 传播。4、设在一无限长的圆管内置一直径与圆管内径相同的活塞,并假设活塞与 管壁的摩擦可以忽略,以外力作用于活塞使之产生振动当活塞受力离开静止位 置向右方作一小位移时活塞右方的空气质点则被压缩而变得密集,具有一定的位 能,同时运动的质点具有一定的动能。

3、接着它就向右膨胀,挤压邻近的质点层, 使之亦变得密集,由于质点的弹性碰撞,动能也随之传递过去。这样,邻近质点 的运动又依次传向较远的质点,密集状态即逐层向右传播,以致离开声源的质点 也相继运动。与此同时,紧挨活塞左侧的质点层由于活塞向右移动而变得稀疏。同样,这一稀疏层也逐层向左传播,下一时刻,当活塞作反方向运动时,它 的左侧出现密集层,右侧出现稀疏层,这样,随着活塞不断地来回运动,它的两 侧就相继形成疏密相间的质点层并逐渐向远处传播,此即为声波。5、声波的反射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如声源发出的是球面波,经反射后仍是球面波,图中用虚线表示反射波,就像

4、是 从声源的映像一一虚声源发出似的,同一时刻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阵面半径相 等。如用声线表示前进的方向,反射声线可以看作是从虚声源发出的。所以利用 声源与虚声源的对称关系,以几何声学作图法就能很容易地确定反射波的方向。图14 声波的反射*平面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厘加罡殳入射线、反射线和反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和反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曲面反射*凸面反射散声*凹面反射聚声6、回声与混响回声是一种特殊的反射声,当传到人耳的入射声与从较远的障碍物反射回来 的声音时差大于50ms,便可清楚地听到两种非常相似的声音。回声产生的条件:足够的时间差足够的声压级差混响:回声以外的其它反射声

5、之和(叠加)为混响声,在围敝空间的声源停止发声后,由于界面的多次反射或散射而逐渐衰减的现象。混响时间:围敝空间的声源停止发声后,其声强减至原声强的百万分之一, 即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7、声波的透射与吸收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墙、天花)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 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若单位时间内入射到构被损耗,通常称之为材料的吸收。件上的总声能为E0,反射的声能为Er,构件吸收 的声能为E a,透过构件的声能为E t,则互相间 有如下的关系;二、室内吸声材料选用EO = Er 十 Ea十 E t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6、,广泛地应用于音质设 图1逋声希的反射、透射与吸L攵 计和噪声控制中。吸声材料:材料本身具有吸声特性。如玻璃棉、岩棉等纤维或多孔材料。吸声结构:材料本身可以不具有吸声特性,但材料制成某种结构而产生吸声。 如穿孔石膏板吊顶。在建筑声环境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使用,包括吸声性能以及装饰 性、强度、防火、吸湿、加工等多方面。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广泛地应用于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中。吸声材料:材料本身具有吸声特性。如玻璃棉、岩棉等纤维或多孔材料。吸声结构:材料本身可以不具有吸声特性,但材料制成某种结构而产生吸声。如穿孔石膏板吊顶。在建筑声环境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使用,包括吸声性能以及装饰 性

7、、强度、防火、吸湿、加工等多方面。材料吸声系数实验报告。标准:GBJ75-84报告中必须指明材料规格型号及安装方法。报告中可以读出平均吸声系数和 降噪系数。有时吸声系数会大于等于1,主要是由于实验室或安装时边缘效应造成。二、室内吸声原理解析在车间、厂房、大的开敞式空间(机场大厅、办公室、展厅等),由于混 响声的原因,会使噪声比之同样声源在室外高10-15dB。,通过在室内布置吸声 材料,可以使混响声被吸掉,降低室内噪声。吸声降噪最多可以获得10-15dB的降噪量。降噪量=10lg(A0/A1),未加入吸声 材料时室内吸声量越少,加入吸声材料后室内吸声量越多,降噪效果越好。在建筑声学中,往往要涉

8、及到声波在一个封闭空间的传播,即室内声场学原 理。室内声场的显著特点是;(1) 距声源有一定距离的接收点上,声能密度比在自由声场中要大,常不随 距离的平方衰减。(2) 声源在停止发声以后,在一定的时间里,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个界面 的迟到的反射声,产生所谓“混响现象”。此外,由于与房间的共振,引起室内声音某些频率的加强或减弱;由于房 间的形状和内装修材料的布置,形成回声及其他各种特异现象,产生一系列复杂 问题。1、声音的增长:在围蔽空间里发出连续的声音,声波在室内传播,遇到界 面时,部分被吸收,部分被多次反射,在空间形成一定的声能密度。在一定时间 内,随着声源不断地供给能量,室内声能密度将随时

9、间增加而增加,此为声音的 增长。2、声音的稳定:当单位时间内被室内表面吸收的声能与声源供给的能量相 等时,室内声能密度就不再增加,而处于稳定状态,此为声音的稳定。(一般只 需 1-2s)3、混响时间:当将处于稳定状态的声源切断后,声音立即开始衰减,声音 自稳定状态衰减60dB所用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一个室内吸声量大、容积也大的房间.稳态前某一时间的声能密度,比一个 吸声量或容积小的房间声能密度要小。室内总吸声量越大,衰减就越快;室容积 越大,衰减越缓慢。4、混响半径:根据室内稳态声压级的计算公式,室内的声能密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是直达声,相当于Q/4 n r2表述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扩散声(包括第一次及以后 的反射声),即4/R表述的部分。可以设想,在离声源较近处Q/4nr2 4/R,离 声源较远处Q/4 n r2iZ1.000,750.500.250101OO 1 k IO kHzcgG匸po u*ldosqt3.3、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还与安装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多孔吸声 材料背后有空腔时,与该空气层用同样的材料填满的效果类似。尤其是中低频吸 声性能比材料实贴在硬底面上会有较大提高,吸声系数将随空气层的厚度增加而 增加,但增加到一定值后效果就不明显了。1 k 7 LI kn?1,000.750.50O.2S3.4、使用不同容重的玻璃棉叠和在一起,形成容重逐渐增大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