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364089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曲阜模拟)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对应的是( )选项ABCD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作口罩滤芯碳棒(含石墨)作电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性质干冰升华吸热性活性炭吸附性石墨导电性氧气助燃性A . AB . BC . CD . D2. (2分) (2016亭湖模拟)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煤的燃烧B . 铜的锈蚀C . 烧碱变质D . 洗衣粉乳化油污3. (2分) (2012海南) 下列各组物质的签别方法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羊毛

2、与涤纶灼烧B . 铝片与银片加稀硫酸C . 硬水与软水过滤D . 食盐水与食醋闻气味4. (2分)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冰块受热变为液体B . 熨斗通电后变热C . 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D .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5. (2分)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平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1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 8mLB . 大于8mLC . 小于8mD . 无法判断6. (2分) 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B . 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

3、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C . 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D .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7. (2分)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动物的呼吸B . 汽油挥发C . 水加热沸腾D . 西瓜榨成汁8. (2分) 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充入氮气防腐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物质的区别方法D化学中常见的“三”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酱油和醋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

4、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A . AB . BC . CD . D9. (2分) (2019潍坊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B . 闻药品气味C . 读出液体体积D . 加热液体10. (2分) (2018滨州) 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它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g/cm3)约为( )A . 12.4%B . 17.2%C . 16.9%D . 12.5%11. (2分) (

5、2015八上哈尔滨期中)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加入固体粉末B . 氧气的验满C . 加热液体物质D . 倾倒液体物质12. (2分) (2016九上双柏期中)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菜刀生锈B . 湿衣晾干C . 大米酿酒D . 食物腐烂13. (2分) 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A .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B . 敞放的固体烧碱C . 露天堆放的生石灰D . 干燥木材吸水14. (2分) (2017九上无锡月考)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6、A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B . 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 .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 .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15. (2分) (2017本溪)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硬铝B . 啤酒C . 水银D . 河水16. (2分)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A . B . C . D . 只有17. (2分) (2017九上浦东期中)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开始前气球沉在烧杯底部,过一会儿气球悬浮在烧杯内(气球

7、本身质量忽略)下列对气球内充的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 氢气B . 氮气C . 空气D . 氧气18. (2分) (2020嘉定模拟) 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 . 供给呼吸B . 富氧炼钢C . 支持燃烧D . 钢铁生锈19. (2分) 在反应2Mg+CO22MgO+C中,氧化剂是 ( )A . MgB . CO2C . MgOD . C20.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凉开水养鱼B . 在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但可用铁丝代替红磷C . 量筒不能用于加热,但试管、烧杯、烧瓶都可用于加热D .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

8、,不能仰视,否则会导致读数偏大21. (2分) (2019九上辽阳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B . 水生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22. (2分)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氧气可用于炼钢B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C . 红热的细铁丝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D . 食品包装袋中常用铁粉做保鲜剂,其目的是将氧气除去23. (2分)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9、. 氧气B . 氮气C . 稀有气体D . 二氧化碳24. (2分) (2019九下瑶海月考)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的二氧化锰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B . CO还原氧化铜,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C . 将等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等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生成气体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D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5. (2分) (2017九上藁城期末) 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禁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结合当地资源实况,开发利用风能、水能等淸洁能源监控工业废水、生

10、活污水的排放用密目网覆盖建筑工地内裸土以减少扬尘A . 只有B . 只有C . 只有D .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2分)26. (12分)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氟原子_;五氧化二磷分子_;氮气分子_;碳酸根离子_(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a盐酸 b干冰 c氧气 d生石灰_用于人工降雨;_用作干燥剂;_用于金属表面除锈;_能供给生物呼吸(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锌与稀盐酸_;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加热_;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27. (5分) (2018九上揭西月考) 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实验操作的目的(填标号) A以免污染药品 B

11、.防止残留的药液腐蚀标签 C.避免读数错误 D.避免液体溅出 E以防发生爆炸(1) 拿细口瓶倒液时,贴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处_(2) 吸取过试剂的滴管,清洗后吸取别的试剂_(3) 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慢慢倒入漏斗中_(4)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5) 点燃甲烷气体前,检验其纯度_ 28. (4分) (2019九上吉林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是什么?(填名称) (1) 从广口瓶中取少量木炭粉用_; (2) 实验室中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里; (3) 向集气瓶里加数滴澄清石灰水用_; (4) 把颗粒状固体研成粉末用_。 29. (7分) (2016三元) 根据

12、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_;_ (2) 用装置B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气体收集方法可选用图中_(填图中标号) (3)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选择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 30. (4分) (2019江津月考) 现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 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_; (2)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 (3) 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 (4) 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 三、 综合题 (共3题;共21分)31. (4分) (2018九上韶关期末) (1) 做“木炭的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人集气瓶时,应由上而下(填“缓慢”或“迅速”)_放入请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