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63921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民携手同心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军民携手同心 共谱双拥新篇-县双拥工作典型材料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周边分别与本省竹山县,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重庆市巫溪县毗邻,是湖北省面向渝陕的门户之一。全县辖15个乡镇,296个村,14个国有农林特场,总人口37.3万人,农业人口29.2万人,版图面积3310平方公里。现有各类优抚对象1503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其中:在乡复员军人1130人;现役军人家属2861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238人;革命残疾军人及伤残工作人员269人;退伍军人10534人;军休干部6人。驻溪部队有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通讯哨所等5个单位。近年来,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全省水电大县和茶叶大县的目标,全面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民营活县、生态立县”的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县委、县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把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作为支援国防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提上了议事办事日程,坚持从基础抓起,不断完善配套地方性政策、法规,扎扎实实地为优抚对象和驻军做好事、办实事,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格局,巩固了全省“双拥模范县”的成果,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加强组织

3、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一是成立了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双拥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和县人武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县委办等31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民政局长为办公室主任,抽调3名同志为办公室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全县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县直8个系统也相应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全县各村组、居委会成立了428个拥军优属服务站或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各部队、机关团体、学校、厂矿等单位,根据自身特点成立了各类双拥服务组织168个。服务组织人员12500人。基本形成了多功能社会化的双拥组织网络,为做好双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把“

4、双拥”工作纳入量化目标管理,强化考核。县委、县政府把“双拥”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年初制定“双拥”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每半年组成专班对双拥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年终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使“双拥”创建工作纳入了规范化运作的轨道。三是建立“双拥”工作联系点制度,实行领导帮扶责任制。县级领导在15个乡镇和5个驻军单位建立了20个联系点,乡镇和县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到村,每人帮扶一户特困优抚对象。制度规定,联系点领导必须定期深入到驻军和基层了解双拥工作进展情况

5、,解决实际困难。仅近两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县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现场办公,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460多万元解决军事指挥中心、民兵训练基地建设资金缺口、消防大队搬迁、武警中队拆建等问题,改善了部队训练、生活条件,有力地支持了军队建设。在解决好驻溪部队困难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动员各级、各部门,联系帮扶50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分析困难原因、研究对策,开展送款、送物活动,使他们的“三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努力营造双拥氛围(一)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双拥氛围。双拥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只有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才能稳固双拥工作的基

6、石,促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因此,必须广泛宣传,为“双拥”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优势,扩大宣传,把双拥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县电台、电视台、今日每年都定期开办宣传专栏,宣传双拥法律、法规、政策和“关爱行动”活动情况,大力弘扬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的先进典型。近年来,我们把每年的八月定为双拥宣传月,县电台、电视台、今日开辟了双拥新曲、双拥之声等专栏节目,共播发“双拥”政策性、法规性文件36个,采用宣传双拥稿件430余篇,制作电视专题片3部。二是设置、刷写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固定双拥宣传标牌8处,各乡镇在村头、路边醒目处刷写永久性宣传双拥标语1

7、200多条,各基层双拥组织定期举办宣传专栏260余期。三是树立双拥先进典型,弘扬爱国拥军精神,促进双拥工作更大发展。近年来,在创建活动中,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军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努力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涌现一大批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副县长尹熙祥、光荣院副院长马盈安等48位同志分别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国家民政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拥先进个人、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称号;县民政局、蒋家堰镇等43个单位分别被省、市、县授予双拥先进单位和先进乡镇,典型的模范示范作用,激发了全县广大军民的爱国拥军热情和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双拥工作全面发展。四是定期举行联欢活动,

8、为双拥争创造势。通过举行文艺晚会、军民联欢晚会、军民体育友谊比赛等活动,普及“双拥”法规,密切军民关系。近几年“八一”建军节,我县举办了“双拥情”专场文艺晚会和军民鱼水情军民联欢晚会,晚会以颂扬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和我县双拥工作为主题,宣传“关爱行动”的丰硕成果,激发了全县人民的爱国拥军热情。晚会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全县近15万人收看了晚会,使全县人民在寓教于乐中,受到了爱国拥军和国防宣传教育,把双拥工作推向了新的热潮。(二)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同军队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我们始终把国防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从党员干部抓起,从学生抓起,从基层抓起。一是领导带头学,成立了国防教

9、育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学习国防知识,每年举办一次国防知识竞赛,并印刷国防法16000多份,发至全县干部职工和基层民兵组织进行学习,增强了全民国防意识。二是各乡镇以党校和成人技术学校为阵地,结合民兵整组和征兵工作,每年开展2次国防教育,每年国防教育授课达2000多课时,受教育人数达22万余人,国防教育普及率达66%以上。三是把国防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规划,编写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县人武部定期为中小学生作国防形势报告,指导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军训,培养青少年牢记历史、磨练意志、热爱祖国的品质。四是建立了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基地,让人民群众和中小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树立有

10、国才有家、为国作奉献的思想。县实验中学“县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每年接待全县党、团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来馆瞻仰,受教育人数3万多人次。还多次接待曾在战斗工作过的老干部及其家属缅怀先烈,较好地发挥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健全双拥政策法规,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健全双拥政策法规,把双拥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近几年来,我们把健全双拥政策法规、规范双拥工作程序作为抓好双拥工作的重点,先后出台了县拥军优属暂行办法、县优待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实施办法、县军人优待金社会统筹暂行办法、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试行办法、关于在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的通知

11、、创建双拥模范乡镇、模范单位实施细则、关于在全县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的通知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优抚对象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仅使他们能够享受党和政府的优惠照顾,而且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还制定了双拥工作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军地联席会议制度、议军制度、建立双拥工作联系点制度、拥军优属服务站制度等20多种规范性的职责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促进双拥工作的开展。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还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水坪镇制定了优待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实施细则等4个文件。县河镇制定了义务兵家属优待实施细则等6个规范性文件。这些政策制度 的建立健全

12、,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优抚对象实际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双拥工作的全面发展。(二)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我县地处偏僻,经济滞后、财政困难,但我们坚持把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作为一项硬任务、铁纪律予以落实,使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一是义务兵优待工作一年一个新变化。优待标准随着人平收入的增长逐年提高,由2001年税改前的户平优待900元提高到2009年的户平1800元,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2009年义务兵优待342户,其中农村义务兵优待252户,户平优待1800元,优待面100%;城镇义务兵90户户平优待900元,优待面100%;对于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士兵按立功等次分别给予1001000元

13、的奖励优待。同时对生活困难的1530多名“三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按其生活困难情况给予2002000元优待。2009年共发放优待金87万元。优待政策的落实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优抚对象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的积极性。近三年来,籍在部队服役的官兵在部队荣立三等功87人,被评为优秀士兵的107人。二是大幅度提高抚恤定补标准,足额及时落实到人。近年来,我县按上级政策多次为享受抚恤补助的4037名优抚对象提标。其中2009年提标后,85户“三属”按城镇、农村不同标准人年达到43507940元;269名残疾军人按等级标准不同人年达到331020700元,1097名在乡老复员军人人年达

14、到45004980元,1966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年达到2460元,620名参战参试退役军人人年达到2400元。驻军官兵和六级以上残疾军人享受医疗保险,医疗费实报实销;近三年增加调标经费400多万元,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地方配套调标经费24.2万元,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已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同时落实预算安置保障金160万元;认真落实了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其退休工资每年都在提高,按时发放到人头,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县光荣院收养的56名孤老优抚对象,生活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平40元,提高到现在的月人平410元,增加10倍,并由光荣院每月发给零花钱,使他们享受

15、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幸福地安渡晚年。三是改革安置办法,强化安置措施,妥善安置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在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的情况下,近两年接收安置3名军队转业干部,并安排了相应的职务;2009年接收142名退伍军人,按政策应安排工作66人;安置5名军嫂到行政事业单位吃“皇粮”。退伍军人安置采取岗位与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办法,使符合政策安置的退伍军人都得到妥善安置,并组织48名退伍军人进行技能培训,采取多渠道就业方式,推荐开发参聘公安干警、交警协管员、汽修工等方面就业78人。解决了退伍军人的实际困难,促进了社会稳定。四、深入开展“关爱行动”,努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根据省市党委、政府和业

16、务部门的要求,我县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动真情、办实事,广泛深入开展“关爱行动”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使特困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得到缓解,“关爱行动”成效显著。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办、县政府办相继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特困优抚对象帮扶工作的通知(溪办发200448号、200526号文件),对全县开展“关爱行动”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了要求。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也相应成立“关爱行动”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关爱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县委、县政府将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乡镇。94个单位、15个乡镇迅速行动,将50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头上,保证特困优抚对象户户有人帮,家家有人管。开展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