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63297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它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形式。近20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据统计,在已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中,有24%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受到了损害;11%的保护区出现了旅游资源的退化问题;3%的保护区存在大气污染。可见,某些“生态旅游实质上并没有起到保护环境的生态作用。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并探讨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途径。 1生态旅游的

2、概念和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参谋墨西哥人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后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生态旅游做出过定义或解释,如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cotourismassociationofaustralia把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能促进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鉴赏和保护的有利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而澳大利亚旅游局下的定义更为简洁,即: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环境教育、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我国的王献溥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研究、洞悉和不允许破坏自然

3、的旅行,主要以保护区为其观光对象。林永发那么认为生态旅游是人们进入原始地区,实际体验大自然奥秘的这样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张和平提出:“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其摆脱传统走马观花、行程紧凑的旅游形态,而强调体验自然、亲近生态环境、定点式、主题式、知性的、感性的旅游形态。吴长文认为“生态旅游是指人们在人工或天然的生态环境里从事的旅游活动。它与近代旅游业产生以来的各种类型的自然山水旅游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对自然欣赏态度的转变。过去的自然山水旅游强调参与、索取和享受,而现在的生态旅游那么应该主张对自然生态有所不为和静心倾听,尊重自然的异质性,不要按人的意愿强行对自然施加影响。人们通过对自然生态环

4、境的审美感受,重新发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重大意义。 1.1生态旅游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交通拥挤、喧闹、污染、住房狭小等,于是人们迫切要求到大自然中去领略那份珍贵的清新、广袤和宁静,去感受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真诚、朴素和超脱,从而使肌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调节。 1.2生态旅游是一种进行生态教育的知识性之旅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平衡的根底之上的,这种发展的结果是,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降低了环境质量。饱受环境恶化之苦 的人们渴望了解自然界的各种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关

5、系,而生态旅游正是以旅游的形势对人们进行各种生态知识的教育,寓教于乐,使人们更加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1.3生态旅游是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承当义务的旅游活动 不适当的旅游活动容易使旅游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1.4生态旅游能为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奉献 生态旅游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并分享其经济利益,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 2生态旅游在森林公园规划中的作用及意义 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建设数量和经营面积到达了相当规模,森林旅游也形成了一定气候,丰富和多样化的森林资源,优美和谐的森林环境和森

6、林景观,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100多处,公园经营总面积1127万hm2,成为世界上森林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22年中国走进森林旅游的人数到达3亿多人次,占到当年全国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 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会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遭到迫害问题。因此,提出生态旅游来缓解环境压力,以防止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3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实践探讨 为了切实把握好生态旅游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

7、.1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培养 管理上应以省为管理单位,建立一套纵向的分级管理体制,并在上下级之间、行政与业务之间建立一套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以保证各项决策和规划能得以连贯顺利地执行。旅游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罗伯特斯坦顿在1998年来华考察时,把美国国家公园成功的关键归结为两点:具备很有责任心的好员工,这些员工要有不同的丰富学识和经验;不仅仅是管理者知道国家公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游客也知道国家公园的重要性,让游客懂得应该尊重国家公园,而不是破坏它。应加强对公园管理和效劳人员的业务培养,通过在职培训、短期进修、专家讲座等多种渠道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绿色生态意识。特别应培养或

8、引进几位高素质的生态导游员,并借以影响和引导游客,形成良性互动。 3.2合理适度的生态开发 开发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政策。其次是须 对各具体建设项目,如对游乐设施、酒店、餐馆、厕所等的建设不能污染环境。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森林公园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一个适度的原那么。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效劳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应坚决制止。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根底上,生态旅游开发要重

9、视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并将其开发为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内涵和文化品位,切不可像泰国北部少数山区,由于旅游者带来的文化渗透而使其失去本身的特色。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必须有序地分层次合理开发,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珍贵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划为重点保护区,绝对保护的地带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 3.3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化管理 为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景区实行全面的生态管理,主要包括对公园内的环境资源、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的生态化管理。 3.3.1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化管理 加大森林植被的保护力度,不

10、得以任何借口滥伐林木、破坏植被。对于一些生态脆弱带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生态恢复工程;并结合一些保护措施,如在一些特殊植被区如草甸区、沼泽区、观花区等铺设木地板,要求游客沿着木地板道观光游览。保护森林山体,不得从事采矿、采石、挖沙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如人工设置鸟巢,禁止在夜间给动物拍照,建立并管护好动物迁徙的绿色走廊,保护动物食源等。 3.3.2对旅游设施的生态化管理 公园内旅游设施的建设和选址要符合环保和生态学原理,尽可能和环境融为一体,贴近自然,力求简朴实用,并尽量少地影响动植物的生境。不大量建设人造景观,人造景观应处于附属地位,并且人造景观的形式、位置应与环境相

11、协调。做好垃圾的收集、转运、分解工作,做好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采用节能设备,所有能源及物质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向游客提供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 3.3.3对游客的生态化管理 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讲解说明生态旅游的含义和方式,提倡绿色环保旅游。方式可多种多样,建立环境教育中心,动植物标本馆,建立各种标志牌及宣传画册等均可,并注重导游的解说和身教。确定公园合理的环境容量,防止 旅游发展后过量游客的涌入对公园生态环境的破坏。 3.3.4对居民的生态化管理 对当地居民的管理,一方面要进行不间断的长期宣传,并辅以严厉的惩罚手段,扭转当地居民的不良习

12、俗,与现代文明接轨;另一方面,开设生态农家乐旅游景点、旅舍等,使其在公园旅游发展过程中受益,增强其对环境保护管理的认同感。 3.4提高导游质量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导游人员。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游客对大自然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山川是如何形成的,大瀑布形成于什么时候,地形地貌有何特色,有哪些植物种群,属哪种气候环境等等生态常识成为游客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只有高素质的导游才能把生态知识、生态理念传授与旅游者,才能体现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所特有的高水平、高层次的特征。因此,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离不开导游的高质量效劳,导游素质的上下直接决定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是否健

13、康发展,导游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公园的导游有以下要求:参加生态旅游知识培训,理解生态旅游的理念;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观念,适时地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以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熟悉当地的自然和文化,并尽量向游客进行介绍;建议游客购置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的土特产品。 3.5研究森林公园的自然承载容量,并建立生态环境检测体系 目前常用的自然承载容量测算方法如线路法、面积法、瓶颈法等都是笼统的对整个公园提供一个承载容量的测算值,而事实上一个公园中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自然承载力有

14、很大的区别,所以应分别区域、景观类型、旅游季节等来确定承载容量;建立环境检测体系。生态保护措施是否成功最终需要通过环境质量指标来检验,应该建立大气质量、土壤质量、水质等有关指标的检测档案,并确定一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警戒值,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通过限制游客量或调节景点开放时间等措施来防止资源的过度使用。 3.6森林公园要注重促进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对当地社区与居民的利益不可无视。森林公园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社区和居民,二者唇齿相依,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能否使当地社区与居民从旅游中获得利益,直接关系到在那里开展的旅游能否得到他们的支持而持续发展下去。 首先

15、,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和居民参与森林公园各项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必须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建筑、经营、管理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供应当地居民优先参与的时机,让他们从生态旅游和实际发展中受益,并感到满足, 如此才能说服他们放弃放牧、砍伐、农作、打猎等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否那么,当地居民为谋生存,难免会重操旧业,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让社区与居民参与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吸收当地居民作为森林公园的管理与效劳人员,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时机。应防止森林公园附近的旅馆、餐馆及纪念品的经营被外地企业所垄断。应从立法方面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比方明确规定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比率,以此缔造双赢,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那么。并同时对旅游、生态、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营造一种文明、和谐的生态旅游社区环境。 4结语 有人认为,生态旅游业的悄然兴起,印证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使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许多旅游学家认为,生态旅游标志着世界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3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