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63028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上《迷人的张家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迷人的张家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絮、劈、纤、杉、皆、锦、怡 2、读懂课文,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多种途径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景色,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这篇课文所描述的景色,单单靠文字的表述来让学生领会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尝试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直观地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师生的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教师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学习中,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又为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了条件,达到及时检查、巩固的目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围绕读文,质疑,解疑,再读,再解疑这一中心环节,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课文、查找资料中解疑,在感情朗读中体会表达方法,在仿写练笔中培养写作应用能力。 【教学条件】 1、主要教学地点:机房(在本班教室)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本次教学对

3、学生的基本要求:熟悉计算机常用操作,打字有一定的速度;能搜集并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 4、硬件:教师用计算机一台,学生计算机30台,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教室,专用教学平台,投影机,学生回家用Internet / 5、软件 (1)学科素材/资源库:有关的资料(网上查找和教师准备相关学习资料) (2)学科教学软件:自制网页 (3)教师自编课件 (4)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网页。 (5)自制课件介绍: 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整合,创设情境,或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情境,或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学生所需信息,或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简单描述。总之,课件的使用,以工具性

4、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并使之水乳交融。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看看这些图片,知道是什么景点吗? 今天这一课,我们要去湖南的张家界走一走,领略哪儿的迷人风光(屏幕出示:迷人的张家界,“迷人”二字用红色显示) 观看泰山、华山、黄山、桂林、张家界的景色图片(以张家界的图片为多) 齐读课题。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图片,直观形象地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入景,入情地领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为什么说张家界迷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

5、一看。(大屏幕展示张家界的景色,配乐朗读。) 再快速读一读课文 你有什么疑问吗?写在“问号姐姐”栏里。(屏幕出示:问号姐姐)师巡视指导操作 学生初次欣赏张家界的景色,听配乐朗读,认识生字。 学生提出问题,把问题打在学生机上的相应位置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解决生字词 三、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部分问题 自由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在书上圈圈划划,看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对解决问题多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 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后打在大屏幕上。 学生按要求自学。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解决的问题后打“* ”,屏幕上会出现表示夸奖的图片(在学生机上操作

6、) 集体讨论,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自由读课文,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能通过阅读和思考,小组合作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查找搜集资料,解决重点问题,体会表达方法 你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呢? 以小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看哪些小组解决的问题多。重点指导解决: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家界的“迷人”。 2、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开头的中心句及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师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库) 学生分四人小组,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负责查找、搜集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运用现代

7、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练习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了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减缓了练习的坡度,教师的适时点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发挥。 五、练读课文,体会感情。 你喜欢这篇课文吗?最喜欢哪一部分?说说理由。 请看大屏幕,用鼠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一读。(屏幕出示五幅图,分别是二六自然段,配以文字,供学生选择) 你读得怎么样?读给你最要好的同学听一听? 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一听?(配乐) 请五个同学分别读二六自然段(配上音乐) 学生说出喜欢自己喜欢的一段及理由。 学生在学生机上自由选择自

8、己喜欢的段落,反复练读。 学生互查朗读情况。 学生展示读书情况。学生在叙述喜欢的理由时,使刚学的表达方法及时得到巩固。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强学生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达自己在学习课文中产生的想象,达到积累语言,感情朗 读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仿写练笔,课堂小结 张家界的美景可多了,除了书上介绍的,你在课前还收集了那些资料,愿意介绍给同学们吗? 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的张家界美景,给大家看一看。(大屏幕播放录象,最后定格成一幅幅画面)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想写下来吗?模仿书上的写法,选择一幅画面写一写。 请学生来读一读自己的练笔。 小结,提出疑问:我们该怎样保护这些风景名胜?(屏幕出示一些风

9、景名胜遭破坏的画面。) 欣赏有关张家界的音乐,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 学生观看录象。 学生在学生机上选择喜欢的一幅画面,点击,再次观看,进行小练笔。 学生修改,朗读自己的练笔。学生思考问题,课后解决,可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资料展示,激发了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使学生开阔视野,练笔的设计,达到语文教学使学生能“语”能“文”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课后问题的提出,将语文学习的范围延伸至课外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板书设计计】 张家界的迷人(峰林金鞭岩狮子林金鞭溪珍贵的动植物)迷人的张家界 【课后记】 课前学生收集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张家界的迷人风光,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高潮出现,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克服。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