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362484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在_县_乡,有一个叫_的小村庄。这里平均气温只有15摄氏度。青山为障,加上杉林和茂盛竹林的“伪装”,这个小山村一度与世隔绝,成了当地人眼中的“世外桃”。_村位于_县最北部,是_与_、_三县交界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20_年全村共有_余人,其中全年外出务工人员就达_余人,是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处于空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民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何摆脱贫困,摆在了村“两委”面前的头等大事。一、立足生态、深挖优势_村四面环山,_河自南向北穿村而过,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多,日照少,无霜期达232.9天。地处_县考溪生态旅游基地和_县_镇_村

2、红色旅游基地旅游路线交汇点,_河绵延6公里,水流充沛、水质清冽,全境无工业污染,溪内鱼虾种类繁多、资丰富,尤其石斑鱼、马口等小型鱼类数量众多。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依托当地独特自然条件和水资优势,_村“两委”在扶贫项目支持下投入数十万元资金,以村持股形式成立了_县_乡_天然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在_河沿岸搞起了石蛙养殖育种基地。二、产业引领、规划先行_村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绿色发展战略,结合当地盛产“双石”的村情,确定以“双石”(石蛙、石斑鱼)养殖为精准脱贫产业项目,以石斑鱼孵化、河道投苗养殖、田塘流水养殖、养殖技术推广、鱼产品加工等为项目建设内

3、容,先后出台了_村产业发展规划和_天然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发展规划。规划指引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规划了路径,落实了措施。_村“两委”干部振奋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每项工作、每件事情列出任务清单,一件一件抓落实。以规划为引领,围绕“双石”产业布局,做到不散光、不偏向,不分心、不分神,紧盯项目。着力发展观光、垂钓、农家乐餐饮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休闲观赏渔业示范基地,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三、创新模式、多方共赢20_年,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成立_县_乡_天然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入股10万元,农户按每股1000元自筹资金62.5万元入

4、股,24户47名贫困人口全部加入了该合作社,全村参股率达90%,共养殖石斑鱼20万尾、鱼苗50万尾。随着_天然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的势头稳步发展,加强河道整治和保护势在必行。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对河磅进行修复,利用_河道资,进行天然放养。截至目前,合作社现已建成可养殖池18个、大中型鱼塘3个,休闲农家接待中心1处,基地总养殖水面5000平方米。同时,_石蛙养殖场不断扩大规模,基地占地35亩,现有养殖池5000平方。黄粉虫养殖车间300多平米。种蛙2000对,年产30万尾蝌蚪,年产商品蛙产量可达1万公斤。吸收贫困农户在基地务工,实现了“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5、,又有效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四、项目支持、强化保障为加快推进_村脱贫攻坚,村党组织积极向农委、扶贫、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重点对该村给予扶持,并派出扶贫工作队,常年驻村进行帮扶指导。还以_天然石斑鱼养殖基地为中心,在流转土地35亩,打造经果采摘园项目,目前已种植早酥红桃等品种果木3000余株,果木长势良好。合作社的运转也为村内群众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增加收入,也进一步帮助了贫困户的脱贫,很好地巩固了20XX年以来_村“村出列、户脱贫”工作。村集体年收入也达到10万余元。近年来,_村还先后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_村休闲公园一期工程、停车场护栏挡墙及绿化工程、养殖基地建设工程、经果林采摘园二期工程、荷花观赏园建设工程、墓坑进村道路硬化工程和南门岭村组饮用水管道维修工程等9个项目,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该村“双石”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该县产业扶贫工作的“亮点村”。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